教學目標:
1、聆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
2、熟悉主題,培養(yǎng)音樂記憶能力。
3、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4、師生合作創(chuàng)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學重點:
1、感受樂曲,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和想象力。
2、師生合作創(chuàng)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學難點:
在教師啟發(fā)、指引下,創(chuàng)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學用具:
電子琴、字母圖片、自制打擊樂器、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基本訓練
1.我是快樂的小樂手(葫蘆絲)
2.我是神氣的小鼓手(架子鼓)
三、欣賞《森林狂想曲》
(一)引課,初聽感受
同學們葫蘆絲吹奏的優(yōu)美動聽,架子鼓打的是熱情奔放,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畏浅L貏e的音樂,仔細聆聽,看它會給你帶來什么感受呢?。úシ湃?/p>
誰來說一說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蟋蟀、青蛙、鳥叫等)給你帶來什么感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這首樂曲是由大自然中各種動物的鳴叫聲和樂器的美妙樂音交織而成,奏響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把我們帶入了美麗的大自然。大家聽到的聲音都是大自然中真實的聲音,這首樂曲是森林探險家和音樂家們親自到大森林里將一些自然界最美妙的聲音悄悄地錄制下來,然后配上音樂,用了5年時間精心制作而成的,樂曲的名字就叫森林狂想曲,又叫森林的歌聲。
(二)欣賞樂曲
1.主題A
①同學們你們聽,這是誰來啦?是青蛙,青蛙的音樂語言你懂嗎,沒關系,老師變一個小魔術,你們看,這就是青蛙的音樂語言,讓我們來聽一聽,小手指點一點。(播放主題A)
能用“?!眮沓怀獑幔咳绻曇糨p快跳躍一些就更好了,再來唱一唱。
②它唱的是什么旋律呢,你們看,(出示曲譜課件),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這兩樂句前幾小節(jié)是完全相同的,請同學們用葫蘆絲試著吹奏一下。
③同學們再來聽一聽,這段音樂力度有什么變化。(由弱到強)就像我們離森林越來越近了,讓我們和小青蛙打招呼吧,請同學們看著老師的手勢來唱“呱呱”。那能不能按照這段音樂的力度變化把小青蛙的歌聲和音樂合起來呢。
④小青蛙歡迎我們越來越熱情啦,這段歌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呢?(歡快活潑的)
2.主題B
接下來我們欣賞第二主題,聽聽這部分的演唱情緒是什么(優(yōu)美抒情的)我們伴著這么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來呼吸森林里最清新的空氣,有一個小要求,數(shù)數(shù)一共做了幾個深呼吸。(4個)對,這段音樂就有4個樂句,為這段音樂伴唱的小動物也很多,你們聽,聽到唱的最歡的是誰呀,是小鳥,看著老師的手勢加入喳喳喳的叫聲好嗎?讓我們用小鼓棒輕輕地敲擊來代替鳥叫聲吧。
3.主題C
我們的伴唱很和諧現(xiàn)在我們伴著歌聲繼續(xù)前行,森林的第三段音樂又回響在我們的耳畔,它的情緒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呢?(播放音樂)(熱烈歡騰的)
4.區(qū)分主題
現(xiàn)在老師彈奏樂曲,同學們來聽辨一下老師彈奏的是哪一個主題,用手勢來表示。
看來同學們對這三部分都很喜歡,現(xiàn)在老師播放樂曲的第一部分,當你聽到第一主題時別忘了和青蛙打招呼,第二主題時和小鳥一起歌唱,現(xiàn)在我們和小動物一起來唱歌吧?。úシ诺谝徊糠郑?/p>
5.曲式結構分析
現(xiàn)在讓我們拿起小卡片,把你聽到的主題按順序填到上邊,誰到前邊來填呢?(找生)你們填的也都是A嗎?那就對啦。
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就是這樣的,是不是很有趣??!
6.模仿大自然的聲音
下面我們要開展一個有趣的活動,叫我們的森林音樂會,老師準備了很多道具,我們演奏一下自己的森林狂想曲,你來選一選看模仿森林里什么聲音。(三角鐵、木魚、方便袋、沙錘,小盒子等)準備好了嗎?(夜幕降臨啦,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出來都散步啦,聽,多熱鬧?。∵h處有風聲,還有流水的聲音,蟋蟀也來湊熱鬧,小青蛙也耐不住寂寞出來找食吃了,烏鴉在枝頭唱歌呢,森林里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你聽像不像一首優(yōu)美的歡快的森林狂想曲呢!天黑啦小動物們都要回家睡覺啦?。?/p>
(三)表現(xiàn)樂曲
森林這么美小精靈們這么可愛,多才多藝的你們能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這首樂曲嗎,可以是一個主題。(加詞演唱、舞蹈、葫蘆絲、情景劇等)
四、總結提高
同學們大自然是上天賜給我們人類最寶貴的禮物,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地球可以一鍵還原,你希望地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要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請把你的想法寫在綠葉上。(寫完讀一讀,貼在黑板上,組成一棵大樹)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讓我們一起加油成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吧!(擊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