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傳統(tǒng)教學評價方式的影響,中職英語教學難以滿足社會和企業(yè)對學生英語能力的需求。所以,要改變中職英語教學的評價模式,激發(fā)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活力。形成性評價就是這樣一種著眼于學習過程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中職英語;有效教學
一、中職英語教學注重形成性評價的背景
1.對中職英語教學評價主體的重新認識
中職生都是所謂的普高“落榜生”,他們的英語學習有以下的特殊性:
(1)英語學習出發(fā)點和心理過程的特殊性。普高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的學習有緊迫感,積極主動自覺。而中職生的學習以“飯碗”為目的,以“是否有用”為學習的標準。又迫于學校課程的設計,他們學英語都是被動的。鑒于此,大部分中職生都有“重專業(yè)課,輕文化課”的心理,更談不上對“天書”英語的學習興趣了。
(2)英語基礎的特殊性。中職生大都是初中階段的“后進生”,他們有“不懂不學,不學不會,不會厭學”的陋習,因此,英語基礎普遍較差。
2.中職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1)評價結構體系不科學,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
在評價結構體系中,內容標準的制定是核心要素,它對各部分結構要素進行定量規(guī)范和要求,是教學目標達成的刻度,即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的問題。目前,中職英語評價忽視學習內容的選擇對學習的影響,即考的內容與生活、未來就業(yè)關聯(lián)度不大,學習沒有動力;只重書面測試輕自我反思,學生只關心取得的分數(shù)而不是通過自我反思,認識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及取得的進步;在評價手段上,重書面語輕口語,注重考查學生掌握了多少語言知識,忽略對包含英語口語在內的語言能力的考查。
(2)權重比例不恰當,很難體現(xiàn)評價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英語的功能
權重是評價結構體系的內部杠桿,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的比例都會影響到整個結構體系的平衡。目前中職英語學習評價結構體系中各部分內容的權重比例已經(jīng)很難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舊的評價體系中對知識的記憶測試多于運用和實踐;教師的評價多于學生的互評和自評;詞匯語法知識的測試多于口語和聽力的測試;終結性評價多于過程性評價。
二、形成性評價的內涵和特點
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泰勒通過長期研究證明,如果把培養(yǎng)高級智慧技能作為教育目標的話,那么這些技能就必須加以測量。在此基礎上,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教育評價理論。一般認為,教學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極性評價。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即終極性評價使學生失去了發(fā)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部動力,難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忽視了學生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抹殺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形成性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和評判。形成性評價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強調學習者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構建和重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在教師定制的和學生自己設計的學習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習方案執(zhí)行的情況進行的測量和評價。通過收集、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動態(tài)情況和效果,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節(jié),使計劃、方案不斷完善。形成性評價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共同分析,制定標準,描述進展,收集結果,記錄反思和表現(xiàn),讓師生共同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以幫助學生改進缺點,發(fā)揮優(yōu)點。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實施
1.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中職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相對來說不是太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主要還是通過教師的不斷評價讓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課前預習評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課堂表現(xiàn)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3)課后作業(yè)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主誠信作業(yè);(4)課外英語習得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2.自我評價——周自評
讓學生時時關注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皩W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自然也是評價的主體。因此,要把評價權還給學生,實現(xiàn)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自主評價。教師在學生的自我評價中,了解了學生學英語的真實狀況,可以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幫助。
3.學生互評——月互評
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我采用的“小組評價法”有兩部分組成。(1)課堂小組活動中與教師對每組表現(xiàn)的評價穿插進行的各組自我評價。(2)每月末的小組之間的互評。這主要是指每組依據(jù)一個月下來的各組分數(shù)所進行的互評和反思。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集體的力量去競爭。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你追我趕的上進心。這樣的評價,對于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
在英語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增強了學英語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了自我,主動參與了學習,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少數(shù)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太理想,這需要教師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要不斷地給予學生的學習活動適時和恰當?shù)闹笇?。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實際的學生情況,不斷改變形成性評價的內容,這樣才能使形成性評價真正發(fā)揮作用,使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更加有效。我相信,只要我們真正用心去對待學生、對待教學,中職英語的教學和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一定會有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羅少茜.英語教學中的行為表現(xiàn)評價[J].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欣.教師教學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禹明,盧福波,梁祝.小學英語教學評價[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