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鐵肩膀”郭鳳蓮:受陳永貴提拔,把青春獻給大寨

      2016-04-29 00:00:00
      黨史天地 2016年23期

      1964年,隨著毛澤東“農(nóng)業(yè)學大寨”的提出,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一支由23名少女組成的“鐵姑娘戰(zhàn)斗隊”,漸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也成了許多人年少時的偶像。她們用挑肩扛的大無畏精神,大戰(zhàn)狼窩掌,領頭的隊長就是郭鳳蓮,人稱“鐵肩膀”。

      “窮山溝里出好文章”

      郭鳳蓮出生于昔陽縣武家坪村,因為母親早逝,而且家里姊妹太多,3歲時被父親送到大寨村的姥姥家寄養(yǎng),從此她就成了大寨村人。

      1955年,郭鳳蓮進入大寨小學讀書時,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陳永貴正帶領58個村民“首戰(zhàn)狼窩掌”(狼窩掌是大寨七條山溝中最大最難治理的一條。為治理好此山溝,大寨人連續(xù)苦戰(zhàn)了三個冬春,即“三戰(zhàn)狼窩掌”),而且開始組建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

      郭鳳蓮讀到高小畢業(yè),父親說家里窮,不能再讀書了。那時候郭鳳蓮又瘦又小,腰桿只有碗口粗,一看就沒什么力氣,村支書陳永貴就說:“你去看幼兒園吧?!惫P蓮看了一年半幼兒園后,她覺得一個人看幼兒園太孤獨,就要求參加勞動。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昔陽縣大旱,正在上小學的郭鳳蓮吃榆樹皮,吃糠,吃白菜幫子,即便如此,還填不飽肚子。當時雖然大寨村的農(nóng)業(yè)情況比較好,但是大量的糧食賣給了國家,完成統(tǒng)購糧任務后,剩下的才是農(nóng)民的口糧。1963年8月,大寨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大寨人堅持“先治坡后治窩”的原則,采用分工負責、分線作戰(zhàn)的辦法,苦干兩個多月,沖毀的莊稼被扶了起來,沖塌的房屋又被修繕一新。秋天,大寨的糧食平均畝產(chǎn)達到372公斤,總產(chǎn)21萬公斤,向國家交售糧食12萬公斤。除留足種子、飼料外,社員人均口糧200公斤,實現(xiàn)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標。

      大寨人的英雄事跡很快傳到了北京。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大寨之路》的報道,同時發(fā)表《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qū)的好榜樣》的社論。3月28日,時任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向毛澤東匯報大寨事跡。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窮山溝里出好文章。”隨后,周恩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表揚了大寨村。報告把大寨精神總結為8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從此,全國農(nóng)村掀起了長達十幾年的“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拌F姑娘”成了眾多國人心中時代女性的特征,成了那個時期的青年偶像。

      意外當上村支書

      1963年8月,即大寨遭遇特大暴雨災害的時候,大寨村在狼窩掌組織成立了“鐵姑娘隊”,趙素蘭任“鐵姑娘隊”隊長,郭鳳蓮參加了“鐵姑娘隊”。1964年初,趙素蘭得病了,郭鳳蓮被大伙兒推選為第二任“鐵姑娘隊”隊長。在“鐵姑娘隊”的22名成員中,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不過18歲。就是她們,在一場罕見的洪水沖毀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們一樣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災難。這些和男人們一樣承受苦難和繁重勞動的少女們,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們用“鐵姑娘”來為她們命名。

      那是一個充滿激情但仍然擺脫不了苦難的年代。郭鳳蓮回憶說,她參加勞動的前三四年,自己養(yǎng)活不了自己。剛開始一天只給一分二,3角錢的勞動日分值,一分二,掙的不到5角錢。掙不下錢,郭鳳蓮就回武家坪村向父親要口糧錢,走到門口掉著眼淚不敢進家,感到心里特別內疚,還是繼母發(fā)現(xiàn)了她,讓她進了家門。

      那時,郭鳳蓮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重建家園的工地上,帶領鐵姑娘們,吃冰碴飯,干重體力活,贏得了大家的信賴和欽佩,人稱“鐵肩膀”。

      郭鳳蓮的名字第一次被很多山西人知道是參加北京軍區(qū)的民兵大比武。陳永貴組織了幾個女民兵打靶,郭鳳蓮打得最好,后來就選上到了榆次、太原,結果獲得“山西省女民兵神槍手”稱號,上級還獎勵了她一支半自動步槍。

      1966年1月,郭鳳蓮被批準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那一年,“文革”爆發(fā),陳永貴很快被卷進了浪潮中,先后成為昔陽縣核心小組成員、山西省核心小組成員、山西省革委會副主任。但郭鳳蓮當時只想著如何進一步改變山村面貌,想著多掙一些工分。

      1968年,陳永貴提拔了一批村干部。郭鳳蓮就在這一年當上了團支書和黨支部副書記。1973年,已進入中央政治局的陳永貴辭掉了黨支部書記,由郭鳳蓮接任。

      “老陳一開始想讓56歲的賈承讓接班,周總理說賈承讓年紀大了,讓年輕人干吧,我才當上村支書的。那年我剛26歲,感覺很意外?!惫P蓮回憶。

      大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山村,迄今仍然只有216戶,523口人。無論是從地理方位、土地、人口、糧食產(chǎn)量以及工業(yè)產(chǎn)值等方面來衡量,大寨都沒有優(yōu)勢能讓自己從中國64萬個行政村中脫穎而出。

      然而,大寨就是脫穎而出了。最輝煌的時代,大寨一天接納各地參觀的人數(shù)有2萬人次。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大寨共接待來自全國的參觀者多達960萬人次。其中,1967年突破100萬人次,1968年突破200萬人次,1969年超過276萬人次。其間,周恩來曾3次陪同外賓前往大寨,多次接見郭鳳蓮。對于郭鳳蓮來說,這是永遠難忘的記憶。

      1977年,郭鳳蓮先后被任命為山西省委常委、省革委會副主任,當年舉行的中共十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次年,郭鳳蓮又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無論職位多高,她始終堅持在大寨工作,從未離開過基層百姓。

      帶領大寨重新光榮綻放

      粉碎“四人幫”后,大寨經(jīng)驗受到懷疑,郭鳳蓮的地位也開始動搖了,為此她心中一直存有疑慮。在一次到北京開會時,她見到了鄧小平,向鄧小平談了自己的疑慮。鄧小平說:不管怎么樣,你還是勞動模范!這句話讓她放寬了心。

      1980年4月,郭鳳蓮辭去了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的職務,此時,她只有一個身份:普通農(nóng)民。

      調離大寨后,郭鳳蓮種過果樹、修過公路,但始終沒有再回過大寨,這樣一晃就是10年。

      1991年11月15日,在群眾的呼吁聲中,離開了11年的郭鳳蓮以昔陽縣委副書記、大寨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大寨村黨總支書記的身份重返大寨,這一身兼三級的任命也是大寨的政治傳統(tǒng)。

      然而發(fā)展談何容易,郭鳳蓮曾想給過去認識的華西村支書吳仁寶寫信求助,但寫完還是撕了,“不好意思寫,人家都發(fā)展了,你還那樣?!彼f。

      這一年,郭鳳蓮4次北上,3次南下,“害怕別人認識,主要是……我們窮得很?!钡峙氯思也徽J識,畢竟大寨還有影響,“你要自我推銷。”轉了一圈的郭鳳蓮意識到還是要靠大寨過去的名聲,主打大寨品牌。

      大寨隨后成立經(jīng)濟開發(fā)總公司,郭鳳蓮任董事長,第一個動作是和江陰市聯(lián)手辦羊毛衫廠,對方看中了“大寨”兩個字。1992年11月28日,“中國大寨羊毛衫廠”在北京舉行新聞發(fā)布會,“鐵姑娘”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云和紡織工業(yè)部部長吳文英請到了主席臺。

      此后,郭鳳蓮開始馬不停蹄地跑項目。沒有任何經(jīng)驗的郭鳳蓮學著商業(yè)談判,甚至學著陪笑臉求人、學著喝酒。有一回去山東出差,別人請她吃飯,為了談成那筆生意,郭鳳蓮差點醉死在山東,“那天住在醫(yī)院,幾個小時以后才醒過來,那次以后就害怕了。”

      其時建材市場火爆,大寨黏土和石灰石多,是生產(chǎn)水泥的主要原料。郭鳳蓮決定冒險一搏,投資2000多萬,辦一個大廠。大寨村委會會計賈海文說,大寨自籌了400萬,貸款600萬,幫扶城市借給了400萬。郭鳳蓮又請省政府牽線,讓香港中策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投資,成立“大寨中策水泥廠”。這個水泥廠在隨后山西修建太舊高速公路時效益大增,大寨經(jīng)濟從此翻身。

      走過了一段五味雜陳的創(chuàng)業(yè)路,郭鳳蓮逐漸得心應手。她甚至學會了品牌的有效擴張,在三家與外地的合資企業(yè)中,光是“大寨品牌”這一無形資產(chǎn)就占有25%多的股份。以“大寨”命名的產(chǎn)品不斷涌現(xiàn),包括酒、醋、面粉、雜糧、核桃露等等,很多產(chǎn)品都是聯(lián)合經(jīng)營,大寨“品牌投資”。鐵道部還特批大寨在臨近的陽泉市建了煤炭分運站,讓大寨把村里1983年開挖的煤礦里的煤運到山東和河北。

      全村總產(chǎn)值由此實現(xiàn)三級跳,由1992年的327萬到1997年的4796萬直至2002年達到1個億。一起一落后,郭鳳蓮和大寨再次站在聚光燈下。

      如今,在大寨這個500多口人的小山村,每家每戶門口都停著小汽車,每一位村民都是大寨集團的員工,每個人每年都有股票分紅。2011年,全國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77元,而在大寨,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多元。但作為大寨集團董事長的郭鳳蓮卻從來沒有從集團拿一分錢工資,只領公務員那份。

      從某種角度來看,郭鳳蓮是新中國農(nóng)村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郭鳳蓮說:“人不能和歷史賭氣?!边@是60多年人生閱歷,教給這個農(nóng)村女子的智慧。

      (摘自《中國財富》、《北京晚報》2012年3月29日)

      郯城县| 昌图县| 方城县| 巴林左旗| 株洲县| 天峻县| 陇西县| 巴里| 安岳县| 郓城县| 常德市| 中宁县| 涞水县| 锡林郭勒盟| 利川市| 红原县| 崇阳县| 武宣县| 三穗县| 南木林县| 潼关县| 米林县| 新竹市| 通渭县| 阳山县| 开封县| 财经| 雷山县| 延寿县| 锦屏县| 奉节县| 荆门市| 临海市| 奎屯市| 清涧县| 琼海市| 察哈| 新宁县| 四子王旗| 青川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