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蠅王》通常被認為是一部揭示人性惡的著作。近年來,隨著空間理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蠅王》的空間建構。本文通過分析《蠅王》中異質空間的建立,指出該小說既具有烏托邦的隱喻和救贖功能,又具有惡托邦的批判和對抗功能,并最終對異質空間的書寫進行了反諷。
關鍵詞:《蠅王》;異質空間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一、緒言
異質空間是??聦鹘y的時空觀念進行反撥,為空間復魅而提出的哲學概念?!爱愘|空間”是相對“烏托邦”而存在的。??抡J為,烏托邦是一個充滿希望和神圣光環(huán)的整齊劃一的空間,真理戰(zhàn)勝謬誤,光明消滅黑暗的完美世界;異質空間則是存在于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體驗中,是多個元素混雜,打破二元對立走向多元化的無所不包的空間。
威廉·戈爾丁的《蠅王》可以從很多角度進行解讀,但對其中異質空間書寫進行研究的并不多。該小說通過設置明暗對比以及具有雙重意義的意象和色彩而建立起來的異質空間,兼具烏托邦與惡托邦的雙重特性,既是對現實世界的隱喻,企圖尋找遏制人類劣根性與罪惡的方法,又是對現實社會戰(zhàn)爭糾紛的對抗與批判。
二、《蠅王》中異質空間的建立
《蠅王》中塑造的異質空間是具有雙重性質的,既是勾勒人類美好未來藍圖的烏托邦,又是預警人類末日的惡托邦。為構建這樣一個雙重的異質空間,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技巧,光線明暗的對比以及雙重對立意義的意象和色彩,講述了一個世外桃源逐漸走向人間煉獄并最終毀滅的故事,旨在警示讀者時刻提醒著內心的陰暗面,謹慎地思考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類的未來。
(一)光線明暗的強烈對比
為構建一個雙重特質的異質空間,作者有意安排了光線明暗的對比?!断壨酢分杏写罅康拿靼到惶娉霈F。例如,熱情洋溢、生機勃勃的白天毫無征兆地轉向如同被披上黑布而暗無天日的和黑夜;在陰暗陌生的樹林里追逐獵物的孩子們一下子沖進了陽光下。在這個明暗交織的小島上,孩子們的行為也在理性和瘋狂中來回變換。白晝來臨,孩子們理性的思考,在烏托邦里正常的生活。一旦夜幕降臨,海島便被邪惡的惡托邦控制??謶謬@著孩子們,他們漸漸變得躁動不安,并最終失去理智。
(二)具有雙重意義的意象
小說中蘊含雙重意義的意象也增加了異質空間的矛盾特性,包括大海、煙和火。在小說中,大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蠅王》中,戈爾丁賦予了大海迥然不同的雙重特點。孩子們生活在寧靜的港灣里,在陽光的照耀下,溫暖和煦的海風帶來神秘莫測的海市蜃樓,給與他們獲救的希望;而在海島的另一側,海水波濤洶涌,怒不可遏地拍打著海岸,像狂風暴雨似的要把整個小島吞入腹中。此外,孩子們生火用來烤熟食物以填飽肚子并且在夜間照明,同時火也將森林點燃,燒毀了海島。煙是孩子們與外界的唯一聯系,是他們獲得救援的關鍵,同時又能將陽光遮蔽,使得海島被黑暗籠罩。
(三)具有雙重意義的色彩。
具有雙重意義的色彩是雙重異質空間構建的另一重要元素。以紅色為例,首先紅色象征著血腥與殺戮、淋淋的鮮血,杰克的頭發(fā)是紅色,提醒著讀者西蒙和豬崽子的死。而具有相反意義的紅色也不少見,帶來光明、驅散黑暗的火,孩子們的臉蛋都是紅色的,以及象征著民主發(fā)言權的海螺上都點綴著粉紅色的斑點。因此,紅色蘊含著截然不同的含義,對雙重異質空間的構建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雙重異質空間的寓意
小說《蠅王》營造了兼具烏托邦與惡托邦兩種極端的異質空間。一方面,該小說作為戈爾丁重要的釋義手段,構建了一個有別于社會常規(guī)的異質空間,是對現實社會的隱喻,為我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烏托邦的想象試圖為現代精神危機尋找一條出路,為現代文明提供救贖。原始又具有野性的荒島上,遠離文明社會的體制、傳統的約束,與現代文明社會形成強烈的反差。
另一方面,《蠅王》呈現的是一個海島逐步走向以文明秩序的破敗的末日圖景,由烏托邦異質空間走向惡托邦異質空間。在戲劇性的故事下隱藏的是作者對戰(zhàn)爭根源以及人性惡的思考,這是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與反抗。《蠅王》中小島的最終毀滅也是對“異質空間”救贖功能的巨大諷刺,過度依賴荒島的逃離也無法解決人類精神領域的困境與罪惡問題。
四、總結
小說的結局是杰克為了逼迫拉爾夫現身不惜放火燒山林,也正是這熊熊大火被過路的軍艦看到,在拉爾夫的生死關頭救下了他,結束了這場鬧劇,將他們帶回了文明社會。孩子們的這場鬧劇可以由大人們來解決,那么我們成人社會的糾紛該由誰來解決?這也是戈爾丁創(chuàng)作的初衷,希望人們來認真的思考人類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羅燕.《蠅王》中的異質空間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61.
[2]薛敏,張中載.時間藝術中的空間藝術--評《蠅王》的空間美[J].外語教學.2013:81
[3][英]威廉·戈爾丁.蠅王[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4]周和軍.空間與權力--??驴臻g觀解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