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風晚,漸行漸遠的馬蹄聲在歲月里錯落回響,經(jīng)久不息。那是一場詩意的離別,詩人用清淚譜寫一曲相見歡,此后常伴他煙雨浮生。
每每別離,愁都入骨蝕心,所以我寧愿此生能有一段宿緣,做水邊那株搖曳生姿的蘆葦,看一場風雅唱和的離別。
我愿輕撥細弦,帶去清音,去逢上那浩渺煙水邊的詩意。李白緩步踏上輕舟,回首頓默,青色的襟帶不經(jīng)意間沒入江水,沾上一抹微涼。思量許久,終是拋下那縷不舍,由著小舟輕渡。
正要離去時,卻忽然聽到岸上有離歌之聲,吹奏成韻。他循聲望去,沒有絲竹管弦,而是好友用腳踏地打節(jié)拍為自己送行。這踏塵之聲似世間最動聽的音樂,在他心上婉轉(zhuǎn)繚繞。
古人重情意,每當送別之時,一方會送去代表深情厚誼的物件。汪倫卻踏地而歌為李白送行,沒有親手贈物的鄭重,沒有陽關(guān)勸酒的莊重,也無遙望天山馬蹄痕的凝重。然而就是這樣的送別方式,刻于青卷,令人銘感。定是情誼深厚,才會想到以這樣簡單又深情的方式告別。
隔江凝望,不敢開口,怕一開口說的是留下。他本天性浪漫,于是執(zhí)筆揮墨,寫下一首詩來回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苯痖浊寰埔埠茫胶剖幰擦T,我偏愛這場詩意離別,它從我心底掠過,彈上一曲詩意蒹葭。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边@畫卷真美,有歌有酒有遠去。不知是誰唱著小調(diào)解舟而去,而送別的人帶著滿腸牽掛,提著老酒醉入夢鄉(xiāng),直到醒來一望,人已無蹤,這才輕嘆,故人呵,真的已遠去,我在渡頭睡去,還在夢里與你相聚呢。
你風雅著送離,我又怎舍得不詩意著遠去?且做一回歲月的癡人,寫下如春柳的詩句,然后借東風一縷,將情深意重送至那人手中。是否回來都已不重要,只要此刻楊柳垂地,楊花漫天,你我以長情作弦,譜一曲詩意流年,可供日后回首便好。
看到這樣詩意的別離后,我心里就多了一份念想。或許是盼著我就是那個打馬歸去的人,曾躊躇不前,盼著會有一個人心思玲瓏,折來柳枝,輕放我手中。然后對我說:“天涯路遠,一路珍重?!敝皇菤q月已經(jīng)歷千百輪回,哪里還有那個倚著煙水呢喃、揮筆寫意委婉的人?
久掩于覆滿塵埃的舊紙殘卷里,那古老離別的詩意,只等有緣人將它溫柔地鋪開,繾綣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