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那首《聽媽媽的話》的歌里是這樣唱的:“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聽媽媽的話,晚點再戀愛吧!”生活中,單親家庭長大的周杰倫與媽媽相依為命,和誰結婚,也是媽媽說了算。他還說過,最大的愿望就是盡一切可能讓媽媽快樂!
是的,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能讓父母幸福快樂。在孩子的頭腦中,認為父母愛我們,為我們奉獻了一生、犧牲了一切,所以我們要報答他們,要聽他們的話,這就是愛,就是孝順了。
可當我們長大,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面對某件事、某個人,我們與父母有了分歧,我們心中所愿與他們所愿相違背,怎么辦?
如張靚穎,也是出自單親家庭,也是與媽媽相依為命,一路看著媽媽為她付出的艱辛,她的回報是乖巧懂事,聽媽媽的話。直到,直到她深深地愛上了一個男人,他并不完美,但讓她幸福,帶給她快樂。她原以為,“我快樂,所以媽媽快樂”??娠@然不是,媽媽并沒有分享她的幸福,反而向全世界公開質疑、否定這個男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感情,矛盾沖突到“有我沒他,有他沒我”的地步。
雖然,目前雙方達成一致,3人一起出現(xiàn)在媒體前,曬幸福合影??墒怯行睦韺<曳治觯瑥暮嫌爸?人的姿勢仍能看出,媽媽與準女婿并未在內心中和解,隔閡依然存在。
一場母女大戰(zhàn)好像落幕了,可于張靚穎來說,這場博弈早就開始,也遠未結束。而她的態(tài)度從公開信中也能窺到幾分:“我愿意和媽媽耐心解釋,但不盲從。在我死之前,想做完自己想做的事,體現(xiàn)我活過的價值?!?/p>
中國式親子關系的最大矛盾就是:不放手的父母和想要獨立的兒女。其實,愛媽媽,并不等于聽媽媽的話。兒女想告訴父母:“我愛你們,但我還是我自己,我要體驗自己的人生,找到活著的價值感,而不是重復你們的選擇和人生?!?/p>
而父母干預兒女人生最常用的理由就是 “我是為你好”。就算父母的決策都是對的(顯然事實并非如此),兒女也要學習獨立思考和判斷,哪怕錯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錯了,才知道什么是對的。如果永遠只聽父母的安排,何為自我?何時獨立呢?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那首《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戳中了很多父母的死穴,卻也為“何為父母之愛”做出不一樣的解讀。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wěn)定的弓?!?/p>
是的,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你愛他們,但你不能替代他們的思想、靈魂與明天。這就是父母與兒女之間的緣分,這就是奇妙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