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辦理業(yè)務排隊、超市結賬排隊、汽車加油排隊……縱使網上繳費功能日漸完善,可各大營業(yè)點排隊情況依舊有增無減。隨著移動支付客戶端的崛起,各大經營行業(yè)紛紛奇思妙想,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在降低服務成本。
近期,太原市各大銀行陸續(xù)在大廳里擺放出了一個新設備,它不是叫號機,也不是自動取款機,而是自動辦卡機。辦卡業(yè)務一直都是銀行的主要業(yè)務,復印身份證、開卡、存錢等一系列煩瑣流程一直是造成銀行排隊的主要因素。這樣一臺自動辦卡機的出現,只需要市民拿著身份證進行掃描,根據下一步提示辦理,就可以拿到一張屬于自己的銀行卡。銷卡、掛失業(yè)務也可以同時辦理。這樣一臺辦卡機若是能全部普及,將會大大改善銀行排隊辦理業(yè)務的情況。
近期,蘋果支付等產品正式上線,移動支付概念再一次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野。這些產品的核心,都是通過科技手段NFC(近場通訊技術),在無需網絡的情況下完成支付。事實上,不僅是在移動支付領域,金融科技的創(chuàng)新手段正在惠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以實現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這種無卡支付在越來越多的行業(yè)中涌現,并且無需網絡的支付方式,因為不需要聯網,所以也就不會有植入性木馬病毒等的出現,支付將會更加安全、快捷。通常的移動支付需要打開軟件、進行掃描、輸入密碼等一系列程序,會更加節(jié)約支付時間。
在減掉了輸入密碼等過程后,雖然支付方便了,但是賬戶資金如何保障?據了解,憑借動態(tài)密鑰、個人指紋掃描、云端驗證等多重安全保障,在支付時,都需要得到銀行或銀聯系統的認證。銀聯及銀行還會對小額免密免簽交易進行風險控制,例如檢查單筆交易金額及累計交易金額、暫停授權可疑交易等,另外對于卡片丟失、資金損失等情況,也有相應的賠付措施。
過去銀行對快捷支付重視程度不夠,把支付就看成是單純的支付,沒有看到增強客戶黏性等方面的作用,現在不少銀行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積極彌補。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行業(yè)也在積極加入移動支付的行列,餐飲、醫(yī)療、通訊、旅游……“互聯網+金融”對居民的生活影響已悄然開始裂變,正在朝一個更加安全、快捷的通道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