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如何準確理解、深刻把握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基本要義和工作部署,是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話題。前不久,北京市法學會和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第十一屆首都法學家論壇,邀請中國法學會、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及北京市司法實務部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為主題展開研討、交流。
全面依法治國的要義與創(chuàng)新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在作本屆論壇主題報告時提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核心思想體現(xiàn)在十一個方面:其一,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其二,憲法的生命和權威在于實施;其三,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其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其五,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其六,厲行法治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內在要求;其七,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其八,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其九,厲行法治、嚴肅軍紀是治軍帶兵的鐵律;其十,建設一支持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法治隊伍至關重要;其十一,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魯為說,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依法治國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戰(zhàn)略部署,集中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集中反映了新時期黨和人民賦予法治建設的歷史任務。
北京市法學會黨組書記苗林介紹,首都法學家論壇于2005年創(chuàng)辦,每年舉辦一屆。第十一屆首都法學家論壇旨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建設,并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林以九論重點闡述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理論邏輯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是治國方略論。治國方略論有兩個“基本”,即依法治國是治國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基本方式。二是人民主體論。三是憲法權威論。四是良法善治論。五是依法治權論。六是保障人權論。七是公平正義論。八是法治系統(tǒng)論。九是黨法關系論。這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一個重要亮點。于此,要把握好以下命題:第一,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是有機統(tǒng)一的;第二,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第三,黨法關系要從政治和法治的關系上理解;第四,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的一致性。
全面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與路徑
著眼于戰(zhàn)略層面,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戰(zhàn)略研究部主任李忠說,全面依法治國由五部分構成:一是道路為先,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二是系統(tǒng)推進。三是綱舉目張。四是依法治國與依規(guī)治黨雙輪驅動。五是德法并舉。
從立法上看,中國人民大學馮玉軍教授認為,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其一,樹立憲法權威,完善憲法監(jiān)督體制機制;其二,完善立法體制;其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其四,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從基本關系上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旭提出,全面依法治國要正確處理五個基本關系:一是法治道路、理論與制度的關系。二是法治的領導基礎與規(guī)范功能的關系。三是法治的中國性與世界性的關系。四是法治發(fā)展長遠性與階段性的關系。五是戰(zhàn)略目標和戰(zhàn)略舉措的關系。
從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看,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任進認為,第一,應該把領導干部尊法放在第一位;第二,要把領導干部學法、懂法作為前提;第三,要讓領導干部模范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第四,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
從國防和軍隊建設上看,中央軍委法制局原正師職法制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建田說,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提升了依法治軍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戰(zhàn)略地位,具體表現(xiàn)是將依法治軍和從嚴治軍提升到“強軍之基”的高度、提升為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提升到與政治建軍、改革強軍共關聯(lián)的層面。
全面依法治國的首都與首善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曾提出,“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qū)”。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壯闊征程中,首都北京正積極作為,力爭“首善”。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副巡視員姜俊梅認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一是要堅持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維,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二是要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三是要推進民主立法,個中核心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說,在檢察工作法治化建設中,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是根本,檢察機關全面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是主力軍,加強檢察權監(jiān)督是重要保障,三者均是把握法治化和公信力“兩個主基調”的重要抓手,是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馬強重點介紹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下的先行調解制度完善。他認為,需要法院探索解決的問題是:先行調解的機構與人員、案件類型、管轄與進行、流程管理與建檔標準、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需要立法解決的問題包括:先行調解開始的時間與適用范圍、先行調解的程序、先行調解與訴訟的銜接。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辦主任華列兵介紹,十八大以來,首都公安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突出做好六個“強化”,即強化頂層設計,科學謀劃推進首都法治公安建設工作;強化執(zhí)法制度建設,健全執(zhí)法依據(jù)體系;強化規(guī)范執(zhí)行和辦案安全,深入推進執(zhí)法辦案場所規(guī)范化建設;強化執(zhí)法監(jiān)督管理,著力提升執(zhí)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強化嚴格依法行政,著力創(chuàng)新公安行政服務管理;強化市區(qū)素質執(zhí)法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培訓機制。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孫超美說,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全面推動首都司法行政工作科學發(fā)展,其一要積極推進司法職權優(yōu)化配置,確保司法公正;其二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其三要全面堅持依法服務管理,著力打造服務高效、誠信執(zhí)業(yè)的律師法律服務隊伍;其四要依托資源優(yōu)勢,加快構建結構優(yōu)化、布局合理的法律服務體系;其五要堅持源頭治理,建立健全部門聯(lián)動、根植基層的社會矛盾多元調解體系。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編輯一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