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籍尹 陳奇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扎扎實實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扎扎實實推進脫貧攻堅,扎扎實實推進民族地區(qū)發(fā)展。
近日,青海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視頻會議在西寧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座談會精神,對學習教育進行部署。
省委書記、省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駱惠寧強調,開展“兩學一做”,要牢牢把握經常性教育這個基本定位,突出“做”這個關鍵,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統(tǒng)一思想和行動,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通過學習教育,推動每一名共產黨員傳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基因,弘揚“缺氧不缺精神”的本色,奮力打造青海精神高地。
“我們要聚力‘三個扎扎實實,就要把‘兩學一做同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用學來促進工作,聚焦立足崗位作貢獻,用工作的成效來檢驗學的效果。”青海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昌升說。
本期昆侖講堂?面對面欄目記者采訪了用真情做好群眾工作,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帶領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曲麻河鄉(xiāng)黨委書記尕塔和把環(huán)保事業(yè)作為頭等大事的牧民黨員尕瑪,聆聽并記錄了他們在帶領牧民群眾推進“精準脫貧”和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tài)保護優(yōu)先原則,扎扎實實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作方面的寶貴經驗以及如何將“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深植于廣大農牧民黨員心中的故事。
主持人:在大家心目中,基層的一把手位置很重要,責任自然也重大,用真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是踐行“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的紐帶,您是如何履行自身職責的?
嘉賓:尕塔(玉樹曲麻河鄉(xiāng)黨委書記)
我是從曲麻河鄉(xiāng)鄉(xiāng)長轉任的鄉(xiāng)黨委書記,當時就想著工作上要有新的舉措,要為扶貧工作干出一番業(yè)績。有了這個想法,就要付諸實踐,該從哪里下手呢?
我跟鄉(xiāng)長還有其他黨員干部溝通,組織召開鄉(xiāng)、村黨員干部大會,把我的想法在會議上公開說明,得到了絕大多數鄉(xiāng)、村黨員干部的支持。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為鄉(xiāng)里創(chuàng)辦一個“酥油協會”!
說干就干,經過層層動員,與鄉(xiāng)上的其他黨員干部、村社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地做牧民的工作,得到群眾認可后,成立了鄉(xiāng)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酥油協會領導班子,拉起了以村社黨員干部為主力的酥油協會工作隊伍。
接下來,要按季節(jié)從牧民手中收購酥油,但是收購資金從哪里來?牧民們是不欠賬的,要錢貨兩清,要把賺到的紅利分給大家才行。鄉(xiāng)上除了財政撥款的辦公經費外,沒有其他資金來源,籌措收購資金成了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就跑到縣扶貧局說明情況,請求幫助,這才從扶貧產業(yè)資金中得到了20萬元的支持。但是,估算過的收購資金最少需要50萬元,沒辦法,只有從我叔叔那兒借了25萬元,這樣,總算與50萬元的資金目標相差不遠,項目可以啟動了。
牧民們習慣把酥油凝結成大塊,一整塊的酥油平均重量都有80斤左右。整塊的酥油體積大,給裝車、運輸、上市和銷售帶來了不便。消費者來買酥油,一般都是幾斤的小數量,誰又能一次性買七八十斤的酥油呢?大塊的酥油手工分割困難,切割時的碎塊散渣成了廢品,造成銷售環(huán)節(jié)的損失。
要在酥油方便上市方面動腦筋、做文章,把大塊的酥油分割成小塊,包裝上市。在牧民大會上,我把改換包裝的想法和原因講清楚,把已經定制好的小塑料袋分發(fā)給牧民??墒撬麄儏s把塑料袋灑向天空,大罵著“自古以來酥油就是用羊肚子、牛肚子大塊包裝的,哪里有這樣的包裝方法,傻子!”塑料袋像龍達一樣四處飄散,大家一哄而散。推廣的塑料袋改換酥油包裝的想法沒有得到牧民的支持,這次嘗試失敗了。
這之后只有和鄉(xiāng)干部們挨家挨戶地上門談心,向牧民講清楚改換酥油包裝的原因和目的,承諾改換包裝后的酥油產品以略高于市場均價的價格收購,并保證返還紅利。慶幸的是通過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動員,先前反對的牧民們開始理解,慢慢轉變了態(tài)度。牧民們把塑料袋包裝好的酥油送到了酥油協會,收購工作見到了效果。
我?guī)ьI著幾個黨員干部,跑到拉薩、格爾木、囊謙,尋找酥油銷售市場,順便帶了一些酥油兜售。當時在拉薩市的八廓街上售賣酥油時,被城管當作無證無照、流竄經營的小販子攆來攆去,吃盡了苦頭。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在拉薩租好了鋪面,有了固定的銷售點,算是初步打開了曲麻河酥油在拉薩的市場。
這時候,更大的麻煩來了——塑料袋包裝的酥油出現了異味,變質了。酥油分小塊包裝密封后,多次轉運、集中儲存中經過高溫日曬,一部分塑料袋里的酥油化了,這可怎么辦?!如果虧損了,給牧民們是不好交代的,歸還借款也會成為一句空話。還好,還好,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分揀整理,運到拉薩、格爾木搶時間銷售。不僅還清了25萬元的借款,還賺了2萬元,給牧民們分了紅。
主持人:作為共產黨員、曲麻河鄉(xiāng)黨委第一責任人,如何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怎么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是非常實際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群眾不發(fā)動起來,光靠“送”,長期下去就會形成“等、靠、要”的思想。我們提倡勤勞致富,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人生的出彩。
嘉賓:尕塔(玉樹曲麻河鄉(xiāng)黨委書記)
就是,你說的這點太重要了!我們第二年還是收購資金短缺,又四處借款,籌到了60萬元,加上牧民們入股的現金,收購資金有了著落。前年,酥油協會在兌現了收購成本和紅利后,有了2萬元的公共積累,又得到了105萬元的政府扶持資金,我們搭建了簡易的酥油廠房,漸漸走上了正軌。
第三年的時候周轉資金落實了40萬元,但是也費了許多周折。到2015年上級部門為酥油協會撥付了300萬元的運轉經費,解決了大問題。這筆錢投入到協會生產經營中,當年就凈賺了11萬元。
三年來我?guī)ьI村社黨員,深入牧戶家中給他們做工作,打消他們的顧慮,開展一對一帶動幫扶模式,并簽訂酥油質量承諾書;把黨員帶動牧戶、黨員銷售酥油,黨員帶頭分紅的工作模式貫穿于協會的發(fā)展中,形成牧戶信任黨員,黨員帶領群眾的格局,不僅壯大了酥油協會的收入,同時帶動了牧民增產增收,加大了全鄉(xiāng)脫貧攻堅工作的力度。目前,有1374戶牧戶入股酥油協會,從剛開始的零起步到如今累計年分紅30余萬元,協會的酥油收購范圍,在原來曲麻河鄉(xiāng)4個村的基礎上,延伸到了葉格鄉(xiāng)的龍麻村、來洋村,巴干鄉(xiāng)的麻秀村,瑪多鄉(xiāng)的扎加村和治多縣扎河鄉(xiāng)的瑪賽等村,增加了周邊群眾的收入,也打開了銷售市場。
我一直在想,今后我就算是調換了新的工作崗位,我也要為曲麻河的鄉(xiāng)親們辦事。我打算在勒池村藏羚羊灘,舉辦一次沙漠公園摩托車競技賽;把牧民們生產的酸奶擺到公路沿線兩邊,發(fā)展‘路邊經濟;在措池村舉辦長江第一峽谷雪豹觀光旅游節(jié),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促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還想制定一個曲麻河鄉(xiāng)長期發(fā)展的規(guī)劃,保證鄉(xiāng)上的工作思路不會因領導班子的調整而出現變化,一屆接著一屆干,一步一個腳印地扎扎實實取得成果。
對我個人而言,不管在哪個崗位上,能做到生命沒有浪費、工作精力沒有浪費,對這片土地和牧民群眾盡力了,這樣就行了。
主持人:作為一名身居三江源國家公園腹地的牧民黨員,面對脆弱的自然環(huán)境,您是怎樣做到積極參與生態(tài)保護的?
嘉賓:尕瑪(玉樹曲麻河鄉(xiāng)措池村書記)
我們措池村處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腹地,這是一個離天最近、最干凈的村子,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村子里生產、生活垃圾的處理,是一件很棘手的問題。
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初是把垃圾埋在地下。許多垃圾在地下不分解、不降解,而且飲料罐、易拉罐、塑料這些個垃圾本身就有一定的揮發(fā)性,又會造成草皮下的地層土壤污染。后來,村子里又采用集中焚燒的辦法,但是焚燒產生的煙霧四處飄散,給人和動物造成健康隱患,時間長了、焚燒的次數多了,會造成大氣污染。
青藏公路經過措池村通往格爾木,要比我們到曲麻萊縣城的路途還近,所以村民們平時都習慣到格爾木買東西。家家戶戶的垃圾都由自家分揀存放后,在去縣城、去鄉(xiāng)上、去格爾木時,順便運送到格爾木西大灘垃圾場集中處理。
我們的村子處在可可西里的邊緣,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經常在村子周邊活動。夏秋季節(jié)的雨后,天空藍藍的一塵不染,草地像一片綠色的毯子,各種野花盛開,動物們在對面那座高山下覓食,牛羊從草場上下來。那種風景,真是平安祥和的人間仙境。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有些人在措池村的周邊偷獵,殘害藏羚羊。商量后,我們成立了村里的巡邏聯防隊,又在曲麻萊縣、治多縣的支持下,組建了“野牦牛拾荒者協會”,村里的60多名青壯年村民都加入到協會里,巡邏隊的力量壯大了,每年分冬春夏秋四次開展巡山活動,很快就杜絕了槍殺、捕獵藏羚羊的現象。
在巡山過程中,巡山隊員還對草山植物開展監(jiān)測。比如草原上的羊羔花,今年在哪片草場上的長勢比較繁茂?植株有多高?花冠直徑多大?花期有多長?明年的同一個季節(jié)里這片區(qū)域的羊羔花生長情況又與今年有什么不同?等等。對于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數量、活動周期、種群繁殖、遷徙路線等等,也都有詳細的監(jiān)測記錄。
一些環(huán)保工作人員也時常來到村里,宣傳環(huán)保知識,手把手地教會村民們一些最簡單、最普通的環(huán)保方法。州縣鄉(xiāng)村各級干部在鄉(xiāng)里的會議上講、到村里講,學校里老師給學生們講,村社干部們到村民家里講。還把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和保護生態(tài)寫到了村規(guī)民約里,由村社干部監(jiān)督、村民們互相監(jiān)督著推行,在村民中形成良好的環(huán)保行為習慣。另外,我們還動員宗教界人士,宣傳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起到了積極作用。
現在,我們的環(huán)保意識強得很,無論村里的學校、衛(wèi)生室,家家戶戶,每一個人都不會隨便丟棄垃圾,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吃了糖果,包裹糖果的皮子(外包裝)都要裝到衣服口袋里,回家后放到垃圾存放點?!?/p>
前年,曲麻河鄉(xiāng)所屬的四個村,得到了省林業(yè)廳“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UNDP-GEF”的大力支持。我們措池村推行了以生態(tài)保護為核心的“村社共管”模式。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支持下,措池村的巡山隊伍取得了巡護證,村民們自發(fā)開展的巡山管護行動合法化了。
這幾年,我和牧民黨員們一起堅持宣傳和保護并進,帶動黨員和村內51名生態(tài)管護員,長期開展環(huán)境宣傳、監(jiān)測、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作。下大力氣推行村里的社區(qū)共管、馬背措池等做法,讓牧民有低成本大保護、自己籌資自覺保護的思想意識。作為基層牧民黨員,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大好機遇下,充分開發(fā)野生動植物資源,發(fā)展高端旅游,實現環(huán)境優(yōu)美,天藍草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綠色江源!
結語: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兩學一做”的提出恰逢當前精準扶貧的關鍵時刻,在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中,廣大基層干部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以最嚴黨紀嚴格要求自己,以“四講四有”的標準要求自己,做“忠誠、干凈、擔當”的領路人,做對黨忠誠的好干部。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不僅廣大基層干部要堅持“三嚴三實”的工作方法,我們的普通黨員也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精準扶貧的道路上沒有“路過人”,現在我們的脫貧攻堅戰(zhàn)缺的不僅僅是資金、是技術,更重要的是人心。我們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將“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深植廣大黨員的心中,把農牧民黨員團結起來,人人都為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獻策出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確保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