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瑞祺
摘 要 本文介紹了一種干濕結合型黑板擦的設計方案,主要結構上具有板擦固定連接體、背部柔性磁鐵面、干板擦部分以及濕板擦部分;濕板擦部分包括布質材料與綿質材料部分,干、濕兩種板擦的配合使用,能夠有效避免粉筆灰的產生及擴散,以保證不會因粉筆粉塵的擴散影響課堂上老師及學生的身體健康,為老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工作及學習環(huán)境。本設計現(xiàn)已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420677060.2。
關鍵詞 干濕結合;防粉塵;黑板擦;布綿結合;環(huán)保實用
中圖分類號 TS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137-01
小于5mμ的塵粒能夠被吸入人體肺泡并在肺泡沉積。從而使肺泡纖維化,導致肺部呼吸功能下降。
根據(jù)相關科研成果,有相當大量的5mμ以下的粉筆塵擴散于教室環(huán)境中。粒徑越小,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被人吸入呼吸道深部。
另外,粉筆灰中的微粒子具有很強的病菌吸附能力,粉筆的成分是堿性物質,而有害病菌、堿性物質都極易引發(fā)教師和學生的呼吸系統(tǒng)以及皮膚、耳道等部位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肺癌、肺氣腫或腎臟損害等后果。
市場上現(xiàn)有的經過改進的黑板擦,雖然都已基本解決了粉筆粉塵的產生及擴散問題,但卻存在諸如:造價高、吸入的粉筆灰難以清理等問題,顯得不夠實用。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文提供了一種新型干濕結合型黑板擦的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
本設計是一種干濕結合型黑板擦,具有板擦固定連接體1、干板擦部分3以及濕板擦部分4,其中板擦固定連接體1通過間隔分成兩部分,分別粘接干板擦部分3和濕板擦部分4。濕板擦部分4包括布質材料部分41和綿質材料部分42,其中布質材料部分41將綿質材料部分42包敷于里側。以上結構為本創(chuàng)新改良最基本結構,能夠達到干、濕兩種板擦配合使用的效果。
濕板擦部分4采用布、綿結合設計。綿質材料部分 42較厚,暫時儲水;布質材料部分41較薄,控制清潔出水。在工作時,因為布質材料部分41能夠較好控制出水量,所以能在將黑板上的書寫痕跡順利擦除的同時,防止可能因一次性出水過多而導致的黑板面過于潮濕、干板擦部分3難以干燥到位或重新書寫受阻等情況的發(fā)生。干板擦部分3選用吸水效果較好的海綿或其他吸水效果好的材料制造,使其能快速地對黑板上殘留的水分進行吸收與干燥。故即使是在冬天,黑板也能在清潔后,很快恢復干燥,便于再一次的書寫。
壓框6將干板擦部分3以及濕板擦部分4的邊部壓接于板擦固定連接體1的邊框及間隔上。該壓框6可以從板擦固定連接體1上取下。使得兩塊清潔板擦體均可取出,便于定期的清潔或材料的更換。
為了方便操作,板擦固定連接體1背面設有把手5。把手5形同“凹”字,但前后兩端不一樣高,是一塊厚體、實心板塊。該把手5位于黑板擦背部的中線位置,長度以人們抓取把手,手掌發(fā)出“握”的動作時,手掌的寬度為準。把手5本身有一定厚度,厚度應迎合抓取時手掌所需的接觸面大小。
把手5左右兩側,分布有對稱的兩塊等大的防滑紋路面8,與手掌接觸的一面也有一塊防滑紋路面8。
板擦固定連接體1背面設有可使黑板擦吸附于黑板面上的三塊等高吸附磁鐵7,加設于黑板擦背部,三塊吸附磁鐵7中較大的一塊,位于把手5的前端,俯視呈圓角矩形。與把手5后端相接的較小且等大的兩塊,俯視也呈圓角矩形,且與把手5末端的左右兩側分別平整、圓滑相接。三塊吸附磁鐵7的邊沿與板擦固定連接體1的邊沿對齊且厚度適宜,磁力大小恰好能用于暫時固定黑板擦,并不會在使用時影響黑板擦工作部分的正常清潔工作。
吸附磁鐵7是用改性橡膠或PVC(聚氯乙烯)為主要原料的柔性磁鐵,添加人工磁粉粉末后制作而成的,也稱橡膠磁或PVC磁。使用者在使用間隙,將黑板擦翻一個面,兩個板擦的工作面向外,帶柔性的吸附磁鐵7的一面向著黑板,即能將其隨意吸附在黑板面上。
蓋子2扣合于板擦固定連接體1上,其對應干板擦部分3工作面以及自身向外的3個側面均設有透氣口21,采用規(guī)律性布置的矩形開口,以促進干板擦部分3所吸收的水分的揮發(fā)。矩形開口在合理范圍內盡量大面積,以保證干板擦部分3所吸收的水分得以盡快揮發(fā)。
蓋子2對應干板擦部分3工作面的非透氣口部分相當于擋條22,以防止干板擦部分3的下表面在放入置于桌面上的蓋子2里時,被灰塵或其他物質污染。蓋子2的底面還可以設有支撐凸條23或凸塊。
本設計將黑板擦原有四角長方體外圍輪廓改為圓角長方體,在去除四角后,整個設計將顯得更加人性化,更安全,同時也更加富有生氣,使黑板擦整體顯得更加大方、美觀 。
本設計的外圍主輪廓還可為其他多邊形,也可設計為卡通圖形等形式。
本設計能對黑板進行快速、高效的清潔,加快黑板的利用率;高質量的清潔效果可以讓學生更清楚的看清黑板的內容,對加快老師的教學進度具有重要意義。
以該項目本身合理,高效的創(chuàng)新設計,打破了多項傳統(tǒng)思維,拓寬了涉及的思維面,既節(jié)約了能源,又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利潤增加,提高生產力,無論是從生產或是現(xiàn)實使用角度衡量,都極具可行性,節(jié)省生產成本,適于使用,從而可向產業(yè)化、規(guī)?;l(fā)展。環(huán)保耐用,高度契合當下消費者主流消費理念,使用功能保住了原有市場,新增亮點開啟新興市場,將自身銷售價值提升,也為將來更廣的市場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
[1]華彤文,王穎霞,卞江,等.普通化學原理[M].4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82-79.
[2]姜鵬.關于教室粉塵污染的研究[J].家庭醫(yī)生,2010(5):25-27.
[3]任志剛,張亞增,程海明,等.粉筆塵對教師健康危害的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2):189.
[4]魏宗蘇,魏傳光,金龍哲.全工班呼吸性粉塵測定及防塵措施研究.中國安全網-安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