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如今很多網(wǎng)吧都引入簡約時尚的一體電腦,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體型(相對)苗條產(chǎn)品的性能竟然比很多笨重傳統(tǒng)臺式機還要強悍。實際上,這類一體電腦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AIO”,而是全新概念的“PIO”。
AIO的性能瓶頸
AIO(All-in-One PC)就是我們常說的品牌一體電腦,此類產(chǎn)品擁有簡約時尚的外觀,非常適合融入家居環(huán)境。然而,為了獲取足夠吸引用戶的“顏值”,此類設備在硬件上都有所縮水,比如選擇桌面CPU+移動GPU或移動CPU+移動GPU的組合,不僅性能孱弱,價格還不菲。以15999元頂配版的華碩Zen AiO Pro 傲世一體機為例(圖1),其配置也無非是i7-6700T+GTX960M,可輕松被6000元DIY出來的臺式電腦所秒殺。
令人遺憾的是,品牌一體電腦的DIY潛力極為有限,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品僅能升級內存和硬盤(圖2),如果碰上以移動CPU為核心的產(chǎn)品,連處理器都無法更換。因此,想解決一體電腦在性能上的尷尬,提供全方位的DIY功能必不可少。于是,“PIO”概念就此誕生。
PIO的DIY潛力
PIO全稱“Parts-In-One”,即可自由組裝的“準”一體電腦。我們可以將PIO理解為“空心”的AIO,它由尺寸不等的屏幕和各種轉接線組成,用戶可以根據(jù)預算和需求另行購買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盤和電源,并將這些硬件以DIY的形式塞進PIO的體內,從而搭建出一套完整的一體電腦。
和品牌一體電腦相比,PIO的特點是完全采用桌面PC的硬件,那些可以裝進迷你電腦里面的ATX主板、ATX電源、動輒2xcm長度的顯卡都能被PIO納入其中(圖3)。當然,不同檔次PIO的DIY潛力也是有所區(qū)別的,而這些差異就體現(xiàn)在屏幕(尺寸、分辨率、面板、色域)、支持處理器風扇的高度、支持顯卡的長度等參數(shù)上。
PIO的結構分類
PIO并非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09年,剛剛收購冠捷科技的長城就借機推出了PIO概念的組裝一體電腦。時至今日,PIO在結構設計上已經(jīng)趨于成熟,兼容絕大所數(shù)常見的DIY配件,稍有DIY經(jīng)驗的玩家都能輕松搞定整個裝機過程。
從結構上來說,PIO可以分為三個類別:無法安裝獨顯的“集顯廉價型”、顯卡豎置的“獨顯傳統(tǒng)型”、顯卡橫置的“獨顯超薄型”。下面我們就依次看看三類別PIO的特色和優(yōu)劣。
集顯廉價型
顧名思義,這個類別的PIO主打實惠,21.5英寸的版本可能都不足1300元。為了降低整體成本,集顯廉價型PIO沒有預留安裝獨立顯卡的空間,而且只支持Micro ATX/Mini-ITX主板和100W額定功率以內的迷你電源(圖4)。因此,最適合集顯廉價型PIO的裝機方案就是那些已整合(移動)CPU的超高集成度的主板(比如集成賽揚J1800處理器的映泰J1800NH2,京東僅售399元),再加上內存硬盤等其他配件,整體組裝成本可控制到200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集顯廉價型PIO為了降低成本,其屏幕面板的素質普遍不高,而筆者也不太推薦大家考慮此類產(chǎn)品,因為它已失去了DIY的樂趣。此外,2000元價位也足夠我們購買自帶VESA標準壁掛支架的顯示器和迷你電腦了,將迷你電腦掛在支架上后的整體體驗和這種類型的PIO沒什么分別。
獨顯傳統(tǒng)型
對喜歡PIO的玩家而言,能夠安裝標準顯卡才是其真正吸引人的賣點所在。所謂獨顯傳統(tǒng)型PIO,就是以傳統(tǒng)DIY的思路給PIO裝機。此類PIO的后蓋大都采用了“凸”字形的后蓋(圖5),后蓋凸起的空間用于安置顯卡。獨顯傳統(tǒng)型PIO會將內部劃分出主板區(qū)、硬盤區(qū)、電源區(qū)三大部分,我們可以按照要求將裝好CPU、內存和顯卡的主板,硬盤和電源固定其中,接好連線罩上后蓋即可使用。
獨顯傳統(tǒng)型PIO的最大缺陷就是不規(guī)整的后蓋影響了美觀,超標的厚度對空間占用的要求更高。但它的優(yōu)勢是對主板的兼容性更高,一些獨顯傳統(tǒng)型PIO甚至支持超長的GTX970顯卡,從而獲得極為強悍的游戲性能。
獨顯超薄型
獨顯超薄型PIO是相對獨顯傳統(tǒng)PIO而言的,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厚度相對纖薄,而且整個后蓋是一個水平面,顯得更為整潔和美觀(圖6)。為了將顯卡藏在超薄的后蓋空間里,此類PIO采取了顯卡橫置的設計,也因此必須購買PCI-E插槽橫置的主板與其搭配(比如技嘉GA-B85M-PIO-SI和微星B150M-ICAFE- AIO等)(圖7)。至于其他硬件的裝機思路和方法與獨顯傳統(tǒng)型PIO相同,整個裝機流程同樣非常輕松。
可惜的是,目前PCI-E插槽橫置的主板種類并不多,而且基本沒有高端芯片組主板涉足。還好,相信也沒有多少玩家打算拿PIO一體電腦超頻,在不超頻的前提下,哪怕是入門級的B85主板也足夠使用了。
PIO裝機思路演示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PIO的DIY特色,下面我們就以HKC C320為例,簡單了解一下獨顯超薄型PIO的裝機流程。簡單來說,HKC C320是一款配備32英寸曲面屏幕的PIO,擰下后蓋螺絲就可看到它的內部結構(圖8)。
HKC C320的裸機價格為2999元,包含32英寸曲面顯示器、定制的技嘉GA-B85M-PIO-SI主板和400W電源。因此,需要我們額外購買LGA 1150接口的處理器、DDR3臺式機內存、最高24cm雙層結構的顯卡(GTX970基本沒戲了)和最多2塊2.5英寸+3.5英寸硬盤。
安裝過程相信不用多說,稍有DIY經(jīng)驗的玩家都能搞定(圖9)。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包括HKC C320在內的絕大多數(shù)PIO都不支持高塔散熱器,只能通過下壓式散熱器“鎮(zhèn)壓”CPU的熱情。此外,PIO后蓋布滿了散熱孔,但其內部卻鮮有配備防塵網(wǎng)的,時間一長內部極易被灰塵入侵,建議大家可以自行購買防塵網(wǎng)并貼在后蓋內層的散熱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