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波公運集團寧南汽車客運分公司
如何降運營成本?從細化機務管理開始
文/寧波公運集團寧南汽車客運分公司
客運機務管理是對車輛的技術管理、設備管理、材料管理以及經濟定額的制定和實施;對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經濟效益,提供安全、及時、低耗、高效的運力具有重要作用。
1.駕駛員
(1)規(guī)范操作:公司要求駕駛員做到起步合理操作、注意換擋時機、保持勻速行駛、合理運用檔位、控制最高車速、避免長期怠速、減少制動增加預判、正確使用空調、監(jiān)測胎壓、保持冷卻液正確溫度。這些對節(jié)約燃油,降低機務成本起到了關鍵作用。
(2)日常維護:以清潔、補給和安全檢查視為作業(yè)中心內容,包括對水、油、電、氣的泄露情況,制動、燈光、喇叭的工作情況,以及其他車輛附件設施的完好情況,做到勤檢查,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報修,確保車輛技術狀況完好有效。
(3)隨車修理:公司車輛均配備指定保管駕駛員,要求駕駛員必須在進場、門檢、一保、二保及小修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全程陪同,加強修理工與駕駛員的溝通,這樣既有利于修理工能全面掌握車輛的使用情況和故障原因,也能降低誤判及重復修理幾率,從而減少車輛拋錨,降低維修成本,提高車輛安全系數。
(4)與時俱進:新技術在客車上的應用日新月異,公司每次在接新車或者新技術培訓時,都會選派部分優(yōu)秀駕駛員,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培訓和講解,使其能正確、規(guī)范、合理的操作駕駛,并在日常工作中帶動全體駕駛員共同提高,使得這些新技術能發(fā)揮出先進性和價值優(yōu)勢,最終起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2.維修人員
(1)維修人才是車輛維護保養(yǎng)作業(yè)的主力軍,公司對維修人員的培養(yǎng)采取從專業(yè)職校畢業(yè)生中選拔,通過實習優(yōu)中選優(yōu),確保公司維修隊伍質量。針對營運車輛新車型的不斷增多和新技術的不斷出現,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組織員工加快對新技術的學習、掌握和運用。在日常維護維修過程中通過“以老帶新”“手幫手”傳授技能的方式,提高員工的維護水準。
(2)公司經常性開展崗位練兵比武活動,活躍維修作業(yè)的良好氛圍,同時調動員工學技術、樹標兵、創(chuàng)品牌、增效益的積極性,并且要求員工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因為有些傳統(tǒng)的維修經驗已跟不上形勢的發(fā)展,只有遵循科學的方法才能解決車輛日常問題,提高維修質量,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起到降低機務成本消耗的關鍵性作用。
公司建立完整的車輛維護制度,嚴格按照國家關于汽車維護的技術規(guī)范要求確定作業(yè)項目。車輛日常維護由駕駛員實施,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由維護部門組織實施,并做好記錄。
車輛日常修理嚴格遵循以修為主、以換為輔、視情修理的原則,根據車輛實際情況予以修復,避免鋪張浪費、粗暴作業(yè)現象發(fā)生。
車輛設施設備的完好對車輛的安全運輸起到基礎性保障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對車輛實行每月車輛設施設備檢查,如安全帶、座椅、GPS、視頻系統(tǒng)、VCD安全播放系統(tǒng)、滅火機、逃生錘、三角停車標志、三角木、輪胎、燈光、信號等,并將檢查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記錄,歸入臺賬。公司要求修理廠必須嚴格執(zhí)行車輛以及附屬配置的維護規(guī)范,做好維護檢驗記錄,并簽名、蓋章。
1.嚴格執(zhí)行對機務管理人員、駕駛員及維修人員的機務成本考核指標獎懲制度
燃油以百公里消耗量為基準,節(jié)超獎勵按照節(jié)超費用的百分比給予獎懲,每月統(tǒng)計,季度獎扣。材料考核以千車公里消耗費用為考核標準,考核對象為駕駛員和修理人員,這樣既加強了車輛使用者的責任,也強化了車輛維修者的責任,從根本上解決了駕駛與維修兩者之間的矛盾,又能相互制約,從而降低機務成本消耗。同時也制定了材料品質和價格的監(jiān)管制度和領用制度,按照材料價格多少劃分領用權限,并承擔相應責任。
2.規(guī)范日常管理
(1)車速控制。近幾年來,公司部分老舊車輛由于車型關系存在油耗大,材料損耗嚴重的現象。為了使車輛保持經濟時速同時又能大大降低違法超速現象的發(fā)生。經公司討論研究決定通過科技手段對部分老舊車輛進行發(fā)動機限速處理,這樣有效地提高了車輛節(jié)能降耗效果,也提高了公司安全效益。同時對車況較好車輛更是利用GPS實時監(jiān)控,嚴格控制車速,防止超速帶來油耗增加及安全風險的提高。
(2)材料控制。公司制定汽配材料管理制度、汽配材料領用制度等相關細則,對車輛的維修配件,必需逐步實行統(tǒng)一管理,特別是車輛的安全部件、潤滑系統(tǒng)和三濾零部件。
在材料采購方面,根據生產需要編制批量采購和總成件采購計劃單。本著貨比三家的原則,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做好合格供方的選擇,計劃單經經理室同意后按單采購。嚴格執(zhí)行進貨檢驗手續(xù),所有采購回來的配件,進庫時必須核對數量、價格、質量,發(fā)現有假貨和質量問題的供方要及時匯報,拉入黑名單,并做出退貨及賠償事宜。
另外,嚴格執(zhí)行領新交舊制度(領取新材料必須上交舊材料)。修理工憑派工單領料,由庫管員填寫領料單,領料人簽實名,材料出庫必須按車號、修理項目對號入座,帳、物相符。未用材料及時退還入庫,退還未用材料時,修理工和庫管員必須同時在場,由庫管員記錄退還材料清單并把退還材料入庫上架,同時修理工簽署實名。如發(fā)現有未使用材料沒有歸還入庫,因此造成的損失由領料人全額賠付,并做出相應處罰。領用大總成件(2000元以上)要經分管領導(檢驗工、調度、值班廠長)簽字同意,并通知車隊。嚴格控制輔助材料的領用,按需發(fā)放,防止浪費或流失。
(3)環(huán)境控制。加強車輛維修保養(yǎng)現場的管理,改變修理臟、亂、差作業(yè)環(huán)境和隨意工具擺放的習慣,以“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管理為基礎,全面落實“三不落地、四清潔”工作要求,減少現場作業(yè)“機物料”的損耗及浪費,同時也提高維修人員的作業(yè)素養(yǎng)。
3.努力實現維修檔案管理電子化
現如今大部分客車維修企業(yè)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紙質檔案管理模式,嚴重制約了機務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也影響了車輛技術管理的信息交流。因此,應當運用信息化技術做好道路運輸車輛技術檔案管理工作。建立信息化模型,實現多部門的網絡端口的對接,保證維修資料、配件信息的上傳下載和信息共享功能。推行車輛維修電子檔案管理技術,用電子檔案管理代替?zhèn)鹘y(tǒng)的紙質檔案管理,實現維修、檢測記錄及質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只有不斷完善機務臺賬建設,集聚案例,每月梳理匯總分析相關數據,發(fā)現問題、及時改進、細化管理,最終達到車輛機務成本總體可控的局面。
總之,機務管理是道路運輸企業(yè)相對繁瑣,細節(jié)性較強的工作。機務工作管理的好壞,關鍵看管理者對工作的細化程度,工作越細化,管理越到位,機務支出成本也越低,車輛整體運營成本越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