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889年,高達300米的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塞納河左岸建成,莫泊桑、左拉、小仲馬等300多位文化名流聯(lián)名抵制,他們還組織了一場示威游行,理由是“巴黎不適應這么一個丑陋的鐵家伙”。不過,抵制不久后就消失了,參與游行的莫泊桑后來經(jīng)常到鐵塔的二樓就餐。
2008年,北京為了奧運會修建了鳥巢、水立方和鴨蛋一樣的國家大劇院,很多人痛心疾首,極盡嘲諷挖苦之能事,理由是“北京有故宮和四合院就足夠了,不適應這些太西方、太現(xiàn)代的東西”。不過到了今天,一部關于北京的宣傳片中若沒有這些建筑的影子,你會懷疑地問:“這是最近拍的片子嗎?”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材料是一則有寓意的材料,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如何尋找材料的切入點,是我們準確立意的關鍵。材料一是埃菲爾鐵搭的修建,材料二是北京鳥巢的修建,兩個材料的共性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都經(jīng)歷了原來人們的不理解到理解的變化,從而我們可以提煉出來的立意角度有:與時俱進,克服思想惰性;打破陳規(guī),改變思維定式;勇于接受新事物;創(chuàng)新一開始會讓人稍稍不適,但是最終會被接受;世界被一點一點地改變,這個過程非常微妙和美好。
從選材和文體來看,文章不管從哪個角度選材,都要緊緊抓住一些具體典型的事例來表述,要形象化、典型化、具體化,不要概括、抽象地說。從文體來看,此文可以寫議論文,但要注意觀點鮮明,論證充分;也可以寫記敘文,要注意想象合理,切合主題。
【例文舉隅】
接納萬物之新
@董孟圓
我向來只喜歡“上了年紀”的東西,如電影,如書籍?!皶r間沉淀出經(jīng)典”,我總是這樣覺得。
在我的書柜里,找不到一本“光鮮亮麗”的玄幻小說。打開書柜,撲面而來的是世界經(jīng)典名著,樸實無華的封面,映照出了三代人的敬仰。每有閑暇,我必定會臥在客廳的沙發(fā)上在經(jīng)典中暢游,與堂吉訶德闖蕩世界,與達達尼安智斗紅衣主教,與布恩迪亞上校一起見證馬孔多的興盛衰落。出于名家之手的作品總是吸引著我,讓我不能自拔。我對當代作家的作品不甚關心,對韓寒這些“旁門左道”之人更是不屑一顧。
我漸漸地與時代脫離,然而我竟渾然不知。
我仍舊在經(jīng)典中陶醉,欣賞著在很多人看來早已過時的黑白電影。
朋友恥笑我,認為我是裝腔作勢,或是譏笑我是上世紀遺漏下的孩子。我氣急敗壞,學著古人的模樣,跟他們絕交?!胺凑麄兊闹救げ缓?,來不來往都無所謂?!蔽疫@樣想。
我與這時代切斷了聯(lián)系,我在經(jīng)典中沉醉。
不久,我心中的那份囂張的火焰漸漸熄滅,與之同來的是空虛與寂寞。我十分驚訝:“在經(jīng)典中流連竟會空虛?”我問自己。
我開始審訊自己,審視這多年的生活。
我每天都在幾十年前一位作家想象出來的世界中環(huán)游。但我是生活在幾十年后的人!我不愿意接受新時代的東西,這讓我與同齡人產(chǎn)生不了交集,這種時代的代溝竟會不知不覺地隔開了我與同齡人。這本應是爺爺奶奶與我之間的代溝,可現(xiàn)在竟會在我與其他人之間產(chǎn)生,我驚訝不已。經(jīng)典固是精華,但當代的產(chǎn)物也是我所必須吸收的養(yǎng)分吶!
我開始覺悟,也開始接觸當代的作品。
當我真正捧著韓寒的文章讀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以前的定論是多么無端。他的文字的確沒有名家的凝練、厚重,但他的文字中散發(fā)著的時代氣息,讓我品味到了當代人的悲歡愁喜,而這,又是與經(jīng)典多么不同。
書柜中又添了不少書籍,它們亮麗的外表并未與那些老主人顯得格格不入,相反,新來的客人讓書柜更加和諧。
點評:這是一篇精彩的記敘性散文,文章圍繞“韓寒作品”組織全文,通過“不接”“理解”的情感演變過程,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的運用,描寫了“我”善于接納新事物的心理歷程。文章運用了先抑后揚的手法,讓行文緊湊而又不顯平淡,避免了記敘文最大的誤區(qū)——平鋪直敘,而且使記敘文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