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平 王居芳
【摘 要】自國家正式頒布《招標投標法》以來,涉及國家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行招標投標制已成必然。如何適應水利水電建設項目實行招標投標這種競爭性的變化,己經成為參與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的所有潛在投標人的共同課題。一個靈活的富于技巧并具有彈性的投標策略,將有助于投標人降低投標邊際成本,提高企業(yè)中標率。對于一個水利工程的施工單位來說,為了在競爭中獲勝,必須研究投標策略,因為投標的獲勝不僅決定于競爭者實力,而且也決定于正確的競爭策略。
【關鍵詞】招標;投標;投標決策理論;屬性偏好
1.水利工程招投標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招標投標市場己初步得到完善,通過規(guī)范化運作,招標投標行為己較為規(guī)范,各地招標投標市場發(fā)展較先進的地區(qū)相比,水利工程招標投標建設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
1.1 配套法規(guī)建設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中標人的投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2)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即經評審的合理低價中標。為了切實貫徹實施招標投標法及其確定的評標定標原則,不少省市結合實際情況,在制定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以形成較為完整的法律體系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配套的系統(tǒng)工程,但是,還有很多地方的工程建設的招標投標法配套法規(guī)仍不夠健全,市場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力度不夠,配套的改革措施還不完善。目前,還沒有制訂適合各省市實際情況的水利行業(yè)招標投標管理規(guī)定及招標文件示范文本,對評標定標方法、廢標認定等敏感性問題沒有相關的詳細規(guī)定,也沒有引導性和指導性意見。評標定標是招標工作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要體現招投標的公平合理,必須要有一個公正合理、科學先進、操作準確的評標方法。
1.2 資格審查存在的問題
在水利工程招標投標程序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資格審查。資格審查可采用資格預審方式,也可采用資格后審方式。資格預審完全由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運作,而資格后審則由評標委員會進行,這個過程并沒有嚴格按規(guī)定操作,對一些不合格的潛在投標人不能有效排除,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也沒有落實到位。根據調查測算,企業(yè)的投標成本占工程造價的0.5%~1%,工程造價越低,投標成本相對越高,200萬元造價的工程,投標成本約2萬元,對于外地的企業(yè),即使中標,管理成本也較高。因此一些施工企業(yè)不愿參與造價較低、中標概率較小的工程投標,而一個包工頭掛靠幾個企業(yè)圍標,則大幅度降低了投標成本,同時也提高了中標概率。因此借用資質、陪標、“包工頭”掛靠圍標等現象屢禁不止。
1.3 對投標人的監(jiān)督問題
目前,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投標人的監(jiān)督還不夠有效,特別是對于無理由放棄投標以及有借用資質、串標嫌疑的投標人缺乏相應的制約和懲罰措施。例如某工程招標,其中一個標段有五家企業(yè)購買了招標文件,但在開標時,其中一家投標人無故放棄了本標段的投標,另有兩家投標人根本未到,事前也未向招標人進行說明,致使該標段因達不到法定三家而被迫終止開標。之后只能按程序重新發(fā)布公告,重新招標,工程開工時間被拖后了近40天,主管部門對此無可奈何。
1.4 廢標的認定問題
目前,有關招標投標的法律、法規(guī)對廢標的認定辦法還不是很詳盡,還存在“廢標”和“無效標”兩種不同的說法。這兩種說法從概念上講沒有明確的區(qū)分,招標人和招標文件的編制人員自己也提不出詳盡的、合理的認定辦法,專家在評標時爭議很大,不知如何掌握。
國家七部委《工程項目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投標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評標委員會初審后按廢標處理:(1)無單位蓋章并無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權的代理人簽字或蓋章的;(2)未按規(guī)定的格式填寫,內容不全或關鍵字跡模糊、無法辨認的;(3)投標人遞交兩份或多份內容不同的投標文件,或在一份投標文件中對同一招標項目報有兩個或多個報價,且未聲明哪一個有效,按招標文件規(guī)定提交備選投標方案的除外;(4)投標人名稱或組織結構與資格預審時不一致的;(5)未按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保證金的;(6)聯(lián)合體投標未附聯(lián)合體各方共同投標協(xié)議的。
1.5 評標辦法問題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規(guī)定》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評標方法可采用綜合評分法、綜合最低評標價法、合理最低投標價法、綜合評議法及兩階段評標法。目前,目前水利工程招標使用的評標辦法主要是綜合評分法。根據工程項目的性質不同,詳細分值再進行具體調整。在這種評分法中,有標底招標和無標底招標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評標標底的計算方法不同,進而影響到投標報價的得分值計算結果。
綜合評分法作為評標定標的一種方法(也可稱之為一種游戲規(guī)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對于內容復雜、施工技術要求高的項目,或者軟件、自動化等技術為主的項目招標,綜合評分法還是比較適用的。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此作了很多完善,例如采用復合評標標底,復合系數在開標現場隨機抽取等,但采用綜合評分法,如果設招標人標底,可以有效控制投資,防止投標人漫天報價,但是其最大的缺點是不能排除人為因素。其一,在開標、評標、定標等各個階段,以及標段劃分與組織專家評標打分等環(huán)節(jié),都容易出現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腐敗,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泄漏標底和賄賂專家。招標人標底一旦泄漏,有經驗的投標人容易估算出能拿到高分的報價。其二,評委會在評標審查時,容易受到投標報價得分計算結果的影響,跟著最高報價得分的感覺走。其三,這樣的招標投標辦法,使權力往往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幾個專家的打分就可以影響評標的結果;甚至某個領導的一句暗示性的話就能改變評標結果。其四,招標人在編制標底時,為壓縮投資,盲目壓價,有的招標人編制的標底比批復預算下浮十幾甚至二十幾個百分點,不能準確反映市場價格,更是大大壓縮了施工企業(yè)的利潤空間,為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隱患。
為盡量減少評標方法對評標結果的影響,筆者在招標實踐中又嘗試了兩階段綜合評分法。各部分的評分標準與綜合評分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技術標采用暗標,專家先評技術標,進行賦分,對技術標合格的投標人再其評商務標,最后由工作人員進行匯總,得出投標人最終綜合得分。這種方法既能綜合考察投標人的商務、報價、技術等各項評審指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投標報價高低對專家公平評標的干擾。
1.6 評標專家?guī)斓慕⒑凸芾韱栴}
水利工程招標評標專家分布于全省水利行業(yè)的各個部門,其中很少一部分為退休的老技術干部,一部分為科研、設計、咨詢、管理等部門的技術人員,還有相當一批人為水利部門的領導干部。他們中的很多人平時都忙于自己的日常工作,沒有時間參加評標,還有一批人實際上已脫離了水利技術工作。其中的很多人并不能掌握現在水利設計和施工的新技術、新材料,對國家、水利部等有關招投標法律法規(guī)條款的理解程度也不一致,導致在評標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審查投標文件,不能選擇滿意的施工隊伍。有的專家在評標過程中粗心大意,對投標人的財務報表、工程量清單的算術錯誤等不能很好地進行審查[1]。
2.影響投標對象選擇的因素
為了有選擇地進行投標,一個企業(yè)在進行投標對象選擇的決策之前,必須要從分析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和企業(yè)內部條件入手。企業(yè)的外部環(huán)境包括機遇和風險,即外部的有利和不利條件;企業(yè)的內部條件即企業(yè)的優(yōu)勢和劣勢。選擇投標對象時一般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2.1 承包商方面的因素
包括主觀條件因素,即有無完成此項工程的實力以及對本公司目前及今后的影響:(1)本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特點;(2)本公司的設備和機械,特別是臨近地區(qū)有無可供調用的設備和機械;(3)有無從事過類似工程的經驗;(4)有無墊付資金的來源;(5)投標項目對本公司今后業(yè)務發(fā)展的影響。
2.2 工程方面的因素
包括以下一些:(1)工程性質、規(guī)模、復雜程度以及自然條件;(2)工程現場工作條件,特別是道路交通、電力和水源;(3)工程的材料供應條件;(4)競爭激烈程度。
2.3 業(yè)主方面的因素
主要有:(1)業(yè)主信譽,特別是項目資金來源、工程付款支付能力等;(2)是否要求承包商帶資承包、延期支付等。在實際投標過程中,影響因素是很多的,投標者應該從戰(zhàn)略角度全面地對各種因素權衡比較來進行抉擇。
3.水利工程項目投標決策方法研究
工程項目招投標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工程交易方式,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工程建設活動的主要競爭形式,而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決策的制訂直接關系到投標的結果一是否能夠中標.,因而采取什么方法來進行投標決策,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關系到整個工程的命運。
3.1 基本決策方法
根據決策態(tài)勢和決策規(guī)則以及決策者偏好信息的獲得情況將多目標決策技術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非劣解的生成技術;第二類是結合偏好的評價決策技術;第三類為結合偏好的交互式生成決策技術。
3.1.1 非劣解生成技術。
向量優(yōu)化問題是一類決策規(guī)則要求每個屬性的值盡可能優(yōu)(包括盡可能大或盡可能?。┑亩嗄繕藳Q策問題。由于多目標決策問題中目標之間的矛盾,多目標決策問題一般不存在通常意義下的最優(yōu)解,即不存在一個這樣的解,在滿足約束條件下,使各屬性分別達到各自的最優(yōu)值。因此,對向量優(yōu)化問題的“解”引入新的概念“非劣解”去代替最優(yōu)解。非劣解也被稱為有效解、非控解、錐最優(yōu)解或Pareto最優(yōu)解。求解向量優(yōu)化問題就是指求出向量優(yōu)化問題的非劣解集。
3.1.2 有限個方案多目標決策問題決策方法。
(1)加性加權法。決策者的偏好用權來描述,即決策者根據每個目標的重要程度,分別設定大于零的加權數。某個目標越重要,其對應的權屬的相對值就越大。對每個方案求它的各個屬性值的加權和。該方法要求決策問題中屬性都是用基數定量描述。對于權重的確定可采用的方法有:和法、根法、特征根法、最小平方法等[2]。
(2)基于理想解得排序方法(TOPSIS)。TOPSIS借助多屬性問題的理想解和負理想解對方案進行排序。所謂理想解是一虛擬的最優(yōu)解,它的各個屬性值都達到個候選方案中的最好的值;而負理想解是虛擬的最差解,它的各個屬性值都達到候選方案中的最差的值。該方法與加性加權法也有很多類似之處,決策者的偏好也用權來描述。但它借助于以多目標決策問題的理想解去排序。
(3)層次分析法(AHP)。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AHP的理論核心是通過分析復雜系統(tǒng)的有關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將系統(tǒng)簡化為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使這些要素歸并為不同的層次,在每一層次,可按其上一層的某一準則或要素,對該層要素進行兩兩相對比較,建立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對應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該層要素對于該準則的權重,最后計算出多層次要素對于總體目標的組合權重;依次下去,,從而得出不同方案或評價對象的優(yōu)劣權值,為決策和評選提供依據。從整體上看,AHP僅是一種測度難于量化的復雜問題的手段。而從實施的過程來看,它又提供了三種研究方法:其一,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分析法;其二,二元相對比較的1~9標度法;其三,排序權重的特征向量法。近些年來,學者們在發(fā)展AHP的理論和推廣AHP在各類問題的應用上完成了許多工作。
(4)序貫消除法(ELECTRE)。ELECTRE是一種淘汰與選擇轉換的算法,即先淘汰部分非劣方案,使決策者可以直接決策,或者把全部備選方案排列成序,從而選出最合理的方案。該方法利用一種更弱的即不具有連通性的偏好關系—“級別不劣于”關系。在ELECTRE法中,通常用一個有向圖來描述方案之間的級別高低關系。圖中的節(jié)點代表方案,有向邊代表與該邊相鄰兩方案之間的級別高低關系。級別高低關系的構造通?;诤椭C性和不和諧性概念的兩次檢驗。利用決策者給出的屬性相對權重構造和諧性指數,比較其與由決策者和分析人協(xié)商制定的和諧性最小值,如果大于則通過和諧性檢驗。在和諧性檢驗中隱含著一個假設,即屬性間的補償總是可以接受的,不管屬性被補償的值是多少。不和諧性檢驗彌補了這一假設的局限性。
(5)網絡分析法(ANP)。網絡分析法是90年代后期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可以處理反饋和依存關系的多目標決策方法,是AHP的一種推廣。網絡分析法的決策原理與層次分析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建立的是網絡結構模型,而后者建立的層次結構模型。由于網絡結構模型要遠比層次結構模型復雜,因此在權重合成方面,網絡分析法應用到了更加高深的數學知識,其中比較重要的概念是超矩陣的應用和分析[3]。
3.1.3 連續(xù)多目標決策問題決策方法。
在解決多目標決策問題時,決策者的偏好并不一定在解決問題之前能一次性地表達清楚。往往需要有決策分析這者尋找出問題的所有(或有代表性的)非劣解,然后由決策者從中選擇一個最滿意的解?;蚴菦Q策者逐步宣布偏好,與決策分析者不斷對話,持續(xù)參與決策過程,在交互過程中逐步獲得決策者的偏好,從而得出最滿意的決策。前一種情況對應的決策方法有目標規(guī)劃。該方法求解問題分兩個階段:第一,根據決策者的偏好結構,通過引進目標函數的期望值和正負偏差變量,并構造達成函數,建立多目標決策問題的目標規(guī)劃模型,從而將多目標決策問題轉化為單目標優(yōu)化問題;第二,根據目標規(guī)劃模型的特點,采用合適的優(yōu)化方法求解,從而獲得決策者最滿意的解。可用的方法有圖解法、單純形法。交互式決策方法中最早的方法之一是逐步進行法(STEM)。該方法以最佳調和解距離理想點有最小的組合偏差為前提去尋找出這個最佳調和解。假設決策者特別厭惡那個最壞的即距離理想點有最大偏差的目標,他把這個最大的偏差作為組合偏差的測度,并選擇一個是這個最大的偏差達到極小的解(即最佳調和解)。
3.1.4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投標決策模型。
投標決策本身就是一個模糊決策過程,模糊綜合評價是應用于這方面的有效工具。該模型首先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列出主要影響因素作為基本指標(即第一層指標)進行整理、組合,得到高層指標(即第二層指標);再對第二層指標進行整理、組合,得到更高一級層次的指標;以此類推,最終得到一個最高級的指標,用以進行決策。然后,運用列表計算法(TJM),根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算出各指標的權重;建立隸屬函數。依據以上步驟所得到的權重集和指數值集,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最后應用一種排序方法,對擬考慮項目的最高一層指標的復合指標值進行排序,做出決策。
3.2 基本決策方法比較分析
非劣解生成技術法思路清晰,易理解,易操作。不過,該模型很多輸入都是由專家評定的,主觀性較大,而且,它假設所有的因素對項目加權和是正影響,沒有考慮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是反方向的。而對于多目標決策方法而言,該模型形式簡單,易于理解,考慮了兩類影響因素對投標的正負影響,但是它的所有參數均來源于承包商的判斷,具有較大主觀性,沒有利用歷史數據,而且統(tǒng)計獲得的參數值具有地域性,這意味著在其他地區(qū)應用該方法時需要較大工作量。
模糊綜合評價的投標決策模型則應用模糊集合理論進行多目標決策,可以在不確定條件下盡量減少決策中的不確定因素,而且模糊數符合人類的思維方式。但是該模型未指出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未考慮投標的歷史數據的作用。在多目標問題的決策過程中,決策規(guī)則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決策者的偏好不同,而采用的決策規(guī)則也不同。采用什么決策規(guī)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決策者的偏好,當然也與決策問題的本身特性有關。由于決策者偏好不同,用以搜索最佳均衡解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決策者的偏好在多目標決策過程中是起著重要作用的[4]。
選擇投標對象的方法很多,應用最廣泛的是專家評分法,但專家評分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專家經驗和工作經驗。本文應用模糊分析法中的模糊綜合評判法,輔以系統(tǒng)工程中的層次分析法,對水利工程的投標對象進行了優(yōu)選,有效地克服了專家評分法的不足,進一步提高了投標決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趯傩蚤g偏好的投標的策略模型是利用信息分析法建立起來的,是種非常適用于承包商實際應用的模型。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蒙特卡羅模擬法能夠克服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能有效地應用于投標中報價的確定,同時能提高投標決策的質量和水平,有助于承包商獲得投標報價中的競爭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魯耀斌等.大型建設工程投標策略及報價調整模型的研究[J].決策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1996,6(4):97-103.
[2] 李建章.風險態(tài)度與密封招標中的均衡投標策略[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12):82-84.
[3] 張凌,阮連法.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投標策略[J].招標投標經濟建筑,2006(9):87-88.
[4] 劉爾烈,錢斌.多因素模糊評價的投標報價決策方法[J].中國港灣建設,2003(6):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