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李紹明) “十二五”期間,永平縣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各項工作成效明顯。
一是各類教育健康發(fā)展。學前教育發(fā)展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全縣有幼兒園48所、在園幼兒(含學前班)5 441人,比2010年增加35所、2 712人,學前一年入園(班)率由2010年的77.14%提高到93.2%,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10年的17.9%提高到69.33%;投資729.93萬元,利用閑置校舍改建幼兒園14所,增設學校附屬幼兒園7所;按計劃逐步開展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建設,水泄鄉(xiāng)、廠街鄉(xiāng)和杉陽鎮(zhèn)中心幼兒園預計年底可完工,縣城幼兒園完成征地、地勘、設計等前期工作。“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提高:2015年,全縣共有小學在校生12 958人,初中在校生6 987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36%,初中階段學齡人口毛入學率達101.65%,小學輟學率為0.87%,初中輟學率為1.34%;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初中畢業(yè)生參加學業(yè)水平考試參考率達91.34%;青壯年人口非文盲率為99.66%,復盲率為0。高中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 318萬元,新建永平二中校舍9 700平方米;已爭取到2 737萬元資金,準備新建永平一中綜合樓、學生宿舍、食堂、浴室共13 544平方米;補充高中教師42人,逐步解決高中教師結構不合理問題;目前,全縣普通高中有40個班2 198人,較2010年增8個班850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0.66%,比2010年提高6個百分點;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2012、2013年高考總上線率超過全州平均水平。努力提高職業(yè)教育辦學水平:2010年以來,投入230萬元,采購了電焊、汽車維修、灶具等設備,添置計算機30臺;新增了焊接、中餐烹飪、汽車應用與維修專業(yè);拓寬辦學渠道,設立云南開放大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教學點,擴大招生范圍;繼續(xù)與大理技校、大理第二職中、大理農校等學校開展校際合作。2015年,永平職中在籍在校學生11個班461人,比2010年增加118人,云南開放大學教育在籍學生480人;每年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等各類職業(yè)培訓3 000人以上。
二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笆濉逼陂g,永平縣多渠道籌集資金,共完成新建校舍124 281平方米,加固維修校舍47 657平方米,投資總額達19 577.43萬元,基本消除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投入1 554萬元,建成計算機網絡教室13間、多媒體教室280間,投影304套,全縣完小以上義務教育學校配齊了理化生及科學實驗儀器和音體美設備;37個教學點實施了“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配備了衛(wèi)星收視系統(tǒng)。
三是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依法對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初級中學和縣屬學校班子進行考核和調整;按政策解決了3 280名中小學代課教師和原民辦教師遺留問題;對取得高、中級教師資格但“評聘分離”未聘任的228名教師,全部聘任到所評職稱崗位;落實鄉(xiāng)村教師生活補助鄉(xiāng)鎮(zhèn)工作崗位補貼人均標準500元/月,在政策規(guī)定范圍內的鄉(xiāng)村教師都得到了生活補助;通過公開考核招聘和考試招聘的方式錄用高中教師42名、中小學特崗教師196名、支教教師10名、定向招聘農村基層期滿高校畢業(yè)生26名、擇優(yōu)招聘大學生村官3人;組織教師參加繼續(xù)教育、“國培計劃”“攜手助學”等培訓9 000多人次。
“五好”學校創(chuàng)建初見成效:深入開展教風好、學風好、管理好、環(huán)境好、質量好的“五好”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規(guī)范學校管理,轉變教風學風,美化育人環(huán)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縣有6所學校被評為州級育人環(huán)境優(yōu)級校,12所學校被評為育人環(huán)境良級校。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強:共投入208.7萬元,添置了校園監(jiān)控等安保設備,為48所學校配備保安73名,55所學校重點部位安裝了監(jiān)控系統(tǒng),最大限度消除了安全隱患;深入開展校園安全和周邊安全環(huán)境綜合治理工作,通過聘請法律顧問、法制副校長,建立社區(qū)、學校聯防機制,實現了校園安全管理的常態(tài)化;全縣有32所學校被評為縣級年度“平安校園”,16所學校被評為縣級年度“先進平安校園”,12所學校被評定為州級“平安校園”,3所學校被評定為省級“平安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