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江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288-02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就說明了做任何事,有良好的開端的重要性。那么,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導語,就是一堂課的良好開端,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導話,或使學生感到新、奇,對新課產(chǎn)生興趣,從而很快進入教學情境之中;或使新知識化抽象為形象,學生易于接受,教學效果顯著。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應該怎樣導入課堂呢,為了研究此問題,僅就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四例舉出,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供各位從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同仁切磋。
一、故事導入式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jié)新課的關鍵,如果導入得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導入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就要在新課的講解上下工夫。只有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學生才會跟著老師的步伐學習。比如在設計七年級思想品德《我們需要尊重》一課的導入時,我準備了一個故事。已年逾古稀的臺灣文化大師李敖,在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小學班主任魯榮坤老師面前下跪執(zhí)弟子之禮。這一跪,跪出了人性的高貴,跪出了學生對老師的摯愛深情,在當年的恩師跟前,他仍然是而且永遠是小學生。通過這個名人尊師故事,不僅能讓學生明確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且能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濃厚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可以恰當?shù)匾靡恍┲V語、名言、詩詞名句等。學生出于對諺語名句的興趣,出于對提出名言者的敬仰,不僅能夠深化教學內(nèi)容,濃縮教學要點,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加深對教學要點的理解。
二、情境切入式。
課堂教學是千變?nèi)f化的,并無一定之規(guī)。按照事先備課的內(nèi)容有條不紊的講課,固然沒什么不妥,但靈活利用課堂情境,即興發(fā)揮,找到導課的切入點,同樣也會令課堂生輝,使學生感同深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講七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二課時,恰恰因為前一天學校組織活動,學生交來的作業(yè)整體寫的很差很亂,我沒有訓斥他們,而是表現(xiàn)很理解的告訴他們今天重新好好做。剛說完我覺的一個靈感,我改變了我原來的導課,話鋒一轉說“如果我今天不問你們?nèi)魏卫碛砂l(fā)怒將全班訓斥一頓,你們什么感受?你們有發(fā)怒的時候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跨越代溝》,如何解除同父母之間的誤會?這樣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比事先準備的導課更具針對性、教育性,反映了很強的應變能力。
三、溫故啟新式。
即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對以前所學舊知的回顧、復習過渡到對即將學習新知的教學上來。由于思想政治課基本理論知識之間,特別是同一冊教材內(nèi)部的章、節(jié)、目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因此,安排這種溫故啟新的導語,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新知時,始終保持著與舊知的聯(lián)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舊知識之間連接得自然、順暢。例如,在上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跨越代溝》中“孝敬父母”一節(jié)時,我安排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前一課我們學習了《感激父母》。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來源;父母也是我們生命最好的守護者;父母還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這里,可以先提問,后總結,也可用設問以引導學生共同回憶、復習)。那么,父母的很多想法與我們是一致的嗎?我們愿意把內(nèi)心世界說給父母聽嗎?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父母……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運用這樣的導語,從舊知層層推進到新知,學生接受、掌握的難度就小多了。
四、時事導入式
在教學中運用同學們對時事新聞、事件的報道較感興趣的心理,給學生講一些新聞事件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不失為一種值得嘗試的導入方法。如在講授《用法律維護權益》一課時,我首先給同學們宣讀了一篇關于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時事報道:“據(jù)國家兒童少年‘安康計劃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在消失。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huán)境的受害者?!倍筇岢鰡栴}:“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復雜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可能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在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由此自然而然的導入了新課。
由于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得及時、適度,因此,45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導語是多種多樣的,其作用也各不相同,難以一概而論。究竟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設計、運用何種類型的教學導語,我始終認為,應當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設計教學導語的根本宗旨。切不可一味地為求新求異,舍本求末。總的來說導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起到藝術性的作用。只要掌握導語在教學中的藝術性,我們的教育教學就一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