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俏俏
愛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愛的教育更是深入人心。幼兒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成人的呵護,更需要愛的滋養(yǎng),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敢愛、會愛的人。“輕輕聽我說——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設,就是讓幼兒從學會傾聽,學會訴說開始,在充滿愛的氛圍中學會表達,學會愛,提高“愛的能力”。
一、創(chuàng)意設計背景
報紙、雜志上經常有這樣的觀點,現在的青少年,不懂得體貼,不懂得交往,有的甚至連跟家人打招呼都不愿意,越來越冷漠了。我覺得這個是成人的誤解,有這樣的行為,他們之所以沉默,并非他們內心真正自私冷漠,而是不善于表達,這只是一種“愛的能力”的缺乏?,F在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越來越少,隔閡也越來越大。學會溝通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愛的表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不但可以讓對方愉悅,還可以讓自己的自覺和內省提到更高的境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培養(yǎng)人“愛的能力”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幼兒園是個“小社會”,是幼兒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地方,在這個關鍵期打下的基礎,將會影響幼兒一生的發(fā)展。因此,在幼兒期,學會溝通,學會表達,學會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愛是個抽象的概念,要想讓幼兒擁有這些“愛的能力”,我們首先要向孩子傳遞愛,要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再培養(yǎng)幼兒表達愛、付出愛的能力。如何為孩子設計一個能感受愛又能表達愛的渠道呢?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興趣出發(fā),結合家長資源,以“輕輕聽我說——愛心小屋”為載體,開展相關的嘗試和研究。
二、創(chuàng)意目標
(一)引導幼兒及時宣泄自己的情緒,學習用書信的方式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
(二)引導幼兒學習傾聽,學習訴說,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初步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通過“愛心卡片”的傳遞,家長與教師的參與,讓幼兒感受書信溝通方式的有趣和溫馨,使他們在游戲的情境中感知愛、學會愛,提高“愛的能力”
(四)促進老師、幼兒、家長三方面的交流和協(xié)作,增進師幼情、親子情,加強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創(chuàng)意內容
(一)“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設
“愛心小屋”是我們教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一部分。我把它設計成一個大房子的形狀擺放在門邊,可以讓家長、幼兒一到教室門口就可以清晰看到“愛心房”。房子里有許多的窗戶,每個窗戶上都有孩子或老師的照片,表示照片主人的“家”,數量為幼兒人數加班級教師人數。
“愛心小屋”的管理人是每個小朋友、家長和老師,如果看到愛心小屋臟了,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清理,如果有照片掉落或者裝飾脫落,都可以報告老師一起修補。
(二)愛心卡片的內容、制作和流轉方式
1.“愛心卡片”的內容:“愛心卡片”是心型的彩色卡紙,存放在美工角,通過信的方式進行傳遞。當幼兒覺得想寫信了就自己去美工角取一張卡片帶回家,并跟老師一起做好卡片取放記錄(大班孩子自行記錄)??ㄆ系膬热菘梢允墙o班里小朋友或者是老師的悄悄話,可以是生日祝福,可以是做“好朋友”的邀請,可以是道歉信,也可是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鼓勵的話語。
2.“愛心卡片”的制作:“愛心卡片”由需要的幼兒帶回家,由幼兒口述,家長記錄的方式完成,幼兒可以在上面進行裝飾和涂鴉,并署上姓名和日期,于第二天放到想要說悄悄話的小朋友或老師的“家”里。
3.“愛心卡片”的讀取:“愛心卡片”的讀取人一般為教師(特殊情況為家長),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幼兒自由活動時間、飯后活動時間等)查看信件并與收到信的幼兒一起閱讀卡片的內容,一般為教師讀,幼兒聽的方式進行。
回信的內容和制作、流轉方式同上。
(三)“愛心橋梁”的搭建與合作
1.家長須知:在此項活動實施前,我在家長會上提出“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設方案,家長們一致認可,并表示全力配合活動。會上,大家協(xié)商出以下幾點家長在制作和傳遞“愛心卡片”的注意事項:
(1)當幼兒將愛心卡片帶回家時,及時與幼兒協(xié)作完成。
(2)做一名熱心的聽眾,認真傾聽、記錄幼兒的心聲,不干擾、不打斷。
(3)創(chuàng)造安靜、溫馨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一個自由、愉悅的氛圍中自然、暢快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在卡片制作后,及時與幼兒溝通,疏導幼兒情緒。
2.教師須知:在與幼兒共同閱讀卡片的過程中,作為幼兒的“第一讀信人”,教師更注意以下事項:
(1)創(chuàng)設自由、民主的氛圍。讀信時,詢問幼兒,是否可以一起閱讀卡片,是否可以做為讀信人。
(2)以“悄悄話” 的形式進行閱讀,注意閱讀環(huán)境的寬松氛圍和保密性。
(3)在閱讀中,注意師幼互動。關注幼兒的反應,及時解釋幼兒不理解的內容。
(4)鼓勵幼兒及時回信。
(5)將信件整理放入幼兒成長檔案。
四、創(chuàng)意特色
(一)關注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的第一老師,“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建和愛心卡片的傳遞,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幼兒能認真傾聽、訴說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并且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體驗,分享其中的樂趣,因而深受孩子喜歡。
(二)溝通形式深入人心
這也是一個富有新意的充滿愛的交流形式,它是在爸爸媽媽和老師努力創(chuàng)造的溫馨的氣息和氛圍中進行的,幼兒感受著書信溝通的樸素和真摯,同時也感受著家人、老師的關懷和愛。
兒童是天真的,但是兒童遇到的問題未必是幼稚的。許多幼兒面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往往是成人世界面臨的問題,而成人世界面臨的許多問題恰恰是幼兒期未能合理解決的問題。爸爸媽媽與孩子共同制作“愛心卡片”,能讓幼兒對家庭和親人產生依賴和信任,從而增強家庭幸福感。
教師與幼兒“悄悄話”的溝通方式也產生了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它既引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又照顧到孩子的自尊心,教師主動和孩子說悄悄話分享著小秘密,讓幼兒感受到了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拉近了教師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三)可促進多方的情感交流
“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設為師幼之間、幼幼之間、親子之間、家長和老師間開辟一條溝通交流的渠道,使每個人都珍視愛的需要和能力,加速幼兒成為會愛、能愛、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人。這種能力的形成過程,也是孩子們個體社會化的過程。
(四)具有可持續(xù)性
“愛心小屋”的創(chuàng)設可從小班開始一直延續(xù)到大班,這是一項長期開展的溫馨工程。這也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平臺,在初步創(chuàng)設的基礎上還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使幼兒對其始終充滿新鮮感。
五、效果與評估
這個學期,是我們創(chuàng)設“愛心小屋”的第一個學期,總共有82張愛心卡片被取走,有半數以上的小朋友收到過卡片。在這些卡片中有分享秘密的,“我們家的小樹長高了,你來看看吧”;有邀請作客的,“爸爸媽媽不在家,來我家玩玩具,開汽車吧!”有表達祝福的,“祝你天天開心,我的好朋友”!也有向老師提出意見的“老師,我今天舉手了,你沒請我……”。幾乎每張卡片幼兒與家長都有精心制作過,有的還用美麗的圖案或貼圖裝飾過,充分的表現幼兒和家長對愛心卡片的重視和喜愛,也讓收信的幼兒感受到了對方的尊重。有位家長說:“看到別的小朋友制作的卡片這么精美,我們也不好怠慢,有一封回信,我們制作了將近兩個小時呢,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有位家長說:“以前都不知道兒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天天活蹦亂跳的,沒一天安靜,沒想到說要寫信,居然能那么安靜得坐下來?!薄皭坌男∥荨钡玫搅思议L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我們園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她們希望我們班再接再厲,豐富、完善這個創(chuàng)意,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更好的體現我們幼兒園“開心、開朗、開悟”的辦園宗旨。
附:
愛心記錄1:
生平第一封回信
佳佳昨天收到了樂樂的愛心卡片,是邀請信,樂樂希望佳佳在周末她家玩。我把這封信輕輕念給佳佳聽,她非常高興,她在我耳邊說:“好的,我周末去她家玩?!蔽乙草p輕跟她說:“你應該先問問媽媽呀!記得回信??!”下午佳佳帶了一張愛心卡片回家。
第二天早上,佳佳媽媽跟我說,昨天晚上她們費了很大的工夫才寫好了回信。首先是做思想工作,原本已經計劃好周末去看佳佳外婆的,跟外婆也已經說好了,但佳佳把這件事情給忘了。佳佳媽媽讓佳佳自己選擇,到底是看外婆還是去樂樂家。最后,他們商量決定,這個星期先去外婆家,佳佳寫回信給樂樂,希望下個星期再去樂樂家。
接著,她們開始寫回信了,媽媽說,這是佳佳生平第一封回信,很有紀念意義。但是,佳佳自己的回信卻只有一句話,她有些失望,想著是不是應該“潤潤色”呢?后來,她又馬上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她說,既然是她佳佳自己的信,就應該用她自己的話,這樣更加有意義??吹贸?,佳佳媽媽也做了不小的思想斗爭,但最后,她對自己的做法很滿意,還希望我給她把回信復印一份放到佳佳的成長檔案里,我欣然答應。
下午,我打開愛心卡片,卡片邊緣用愛心貼貼紙貼了一圈,上面寫著;
親愛的樂樂:
你好!媽媽說我這個星期要去外婆家玩的,我想下個星期再去你家,好嗎?
佳佳
確實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但也是幼兒最真實最平常的語言。我很欣賞佳佳媽媽的做法,她愛自己的孩子,卻沒有盲目得去愛,而是站在幼兒的角度,給她自由,給他尊重,這種愛,有溫情,更有智慧。
六、新的期盼
“愛心卡片”已然成為一份愛的禮物,給每個收到信的人溫暖和驚喜,它更是愛的橋梁,連接著老師、幼兒、家長的心!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會更好得經營“愛心小屋”,讓它收獲更多的“愛心”,讓幼兒享受愛的同時,學會分享愛,創(chuàng)造愛,使之真正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