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劍鋒
【摘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立足于“做中學”和“學中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設計合適的項目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應對針對學生的設計進行完整合理的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設計水平。
【關鍵詞】設計 評價 改進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75-02
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以來,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作為一門新課程,通用技術旨在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立足于“做中學”和“學中做”。然而,多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非常注重學生的“做”這個環(huán)節(jié),卻往往忽略了“學”這個環(huán)節(jié)。原因很簡單,只要設計一個簡單的項目,讓學生去按照項目要求去“做”,就可以達成“做”的教學目標,還能顯示教學成果。而“學”這個目標就比較困難了,既要讓學生學會動手,又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這是一個比較困難過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的能力是我們很多教師現下最為困難的一件事情。經過幾年的教學,我發(fā)現充分利用“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的能力。
“設計的評價”在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中是屬于第三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很多人會按部就班的按照課程的安排,在上到這一課時才介紹這一節(jié)的內容。而在這之前,學生都是先進行實踐操作,等作品都做好之后,才開始進行設計的評價工作。通過教學,我發(fā)現之前的設計由于缺乏規(guī)范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的作品設計多隨意性,設計的作品有的實用性差,有的脫離了實際。如:制作中比例不協(xié)調、選材缺乏科學性、連接和固定出現問題等。對此,我認為應該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作用,設計的評價應貫穿于設計的全過程和結果,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評價在設計項目確定時的作用。
設計項目在確定之前,必須要對項目的進行論證,如何論證呢?就是要發(fā)揮評價的作用。首先要評價項目的必要性。例如有學生跟我提出一個項目:設計一個收集雨水的裝置。收集雨水有什么用呢?如果沒有評價就去研究,就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其次就是要評價項目的可行性。有些項目內容本身應該是非常不錯的,但我們的同學有沒有這個能力來進行研究呢?這里就要求我們進行一下評價。例如:有同學說想設計一輛盲人開的汽車。項目本身沒問題,但考慮到目前高中階段知識水平就不太實際了。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其它方面來評價項目,如:項目的科學性,項目的創(chuàng)新性,項目的有效性等等。確定設計項目是設計的開始,但如果沒有好的評價就可能讓設計走入死胡同。
二、評價在設計過程中的作用。
很多人都認為評價應該是在作品做完之后才進行的一項工作,其實不然,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才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在設計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評價,就不會有好的設計過程。設計過程評價的內容包括:(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2)分工是否合理。(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4)各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jiān)督、改進措施。我們現在很多學生在設計過程中不注重評價,想到哪做到哪,也沒有好的時間和成本控制,結果作品隨意性很強。在整個設計過程的每一個階段中,無論是方案的制定還是制作的過程,我們都應該牢固樹立評價意識,沒有良好的設計過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設計成果。
三、評價在設計結果中的作用。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將設計的評價放在設計的成果上,一件設計好不好就看最終的作品有沒有達到我們的設計要求。在這里,科學的設計評價方法更是尤其重要,怎樣的方法才是科學的呢?我們要先確定產品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的確立是科學評價一件作品的關鍵。例如:對于一個日常用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功能、形態(tài)、效率、創(chuàng)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價格比、美學因素,對社會、環(huán)境、資源的影響以及市場應用前景等方面。當然,由于設計的目標和內容不同,設計評價的標準也就不同,有時可以有所側重。評價標準的制定應當客觀、明確,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設計的評價目的往往不是為了甄別作品,而是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見、共同研討,進而完善設計方案。即使是從參與設計成果的評價出發(fā)而進行的評價,也離不開設計的交流。因此,設計的交流貫穿于設計的全過程,是設計評價的基礎。
總之,充分發(fā)揮設計評價在設計的各個過程中的作用,可以讓設計更加理性,少走彎路,當然,無論是對設計的哪個過程進行評價,都應建立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評價者首先應對設計過程和設計方案的各個細節(jié)進行準確的判斷、說明、闡述。只有在事實確定的前提下,評價才會有效,才不至于失真。
通用技術課程是涉及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圍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提高能力訓練的實踐,我們還要對學生“授之予漁”。通過不斷完善評價體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設計思想和設計原理,才能更好的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作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我們一定要接受挑戰(zhàn),抓住機遇,不斷從實踐中積累經驗,走出一條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之路。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通用技術培訓手冊》.江蘇教育出版社.
[3]高中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4]程勝.新課程課堂教學探索系列合作學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