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泉城
21世紀信息化技術迅猛發(fā)展,計算機互聯(lián)網廣泛普及,致使微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師生可以在教室、機房、宿舍進行課前課后學習,使用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資料搜索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微課使課堂教學資源更加豐富,讓學生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本文分析微課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旨在提高我國高職教學的教學質量!
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一種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目的是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微課又名微型課程,以“微視頻”為核心,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網絡媒體形式展示的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它包含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微反思”及“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它們相互促進、補充,使微課在簡短的時間里,達到甚至超過常規(guī)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效果。微課目標單一、內容量少、時間較短、結構良好,是以微視頻為載體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是一種支持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新型課程資源,也是一種新型學習資源。
微課的優(yōu)勢
1.以視頻為主要載體
微課的錄制形式既可以是課堂實錄 ,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形式多樣不受限制。
微課有許多類型,比如講授類、啟發(fā)類、問答類、演示類、討論類、實驗類、表演類、練習類、合作學習類、自主學習類、探究學習類等。目前大多的微課還是以講授類為主,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同時還包含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案、素材、課件、音頻、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制作方便,簡單易用,目的明確。
2.教學內容明確,支持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
微課教學內容剪短,目標明確,常規(guī)微課采錄時間較短,5~10分鐘為宜,最少的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可以根據微課的知識內容、授課對象、應用場景的不同,時間的長短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不要多,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圍繞教學重難點精心設計微課的內容;資源容量較小,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盡量將教學內容精簡,減少學生瀏覽和觀看的壓力。微課可以作為自主學習資源,支持各種類型的教學傳遞平臺,師生可在課前、課中、課后階段運行于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自主觀看學習。高職院校主要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常規(guī)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提高了教師講授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了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給高職教育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3.微課課程內容設計以學生為核心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微課主要開發(fā)者,在設計和開發(fā)微課時需要以學生為核心,在設計微課教學內容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盡量增加微課的易學性;在內容設計上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實用為主,適用為度,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不斷維持學生注意力,以防學生自主學習時產生倦怠情緒;課程內容簡單易懂,設計適當的交互,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有更多的學習主動權,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微課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教學時間短,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方便傳播,知識點針對性強等。微課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傳授知識的方式不僅局限于課堂。微課能夠上傳網絡,便于學生課后下載自主學習。學生還可以通過整理自己的零散時間來進行學習和復習,反復播放觀看微課教學視頻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微課也可以在課上播放,通過在內容中設定相關問題,學生間由此展開討論,師生間由此加強互動,使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
1.課前預習,先學后教
課前預習是幫助學生盡快掌握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根據學生自己的學習需求,自定步調、一次或多次地預習微課,然后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任務、引發(fā)問題或解決遇到的疑惑。微課是一種信息化的教學傳遞,教學資源豐富,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平臺將自己的教育資源進行共享,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平臺自主搜索想要學習的知識,還能夠通過微課平臺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階段的微課學習,可以預先了解知識內容,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特別對于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
2.課中加深,協(xié)作學習
將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引入微課課程,以實際的職業(yè)活動、企業(yè)工作為背景,創(chuàng)設本次課程任務,按照工作崗位發(fā)展的要求進行設計教學內容,新知識點的概括,能力目標的判斷,能力發(fā)展階段的梳理以及大量反復、分步驟的能力訓練,小組合作學習,為小組討論、探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反復操練過程中學生能力得到提高,最終實現(xiàn)高職教學改革目的。
3.課后復習,獨立學習
在學生學習微課后,安排適當的預設任務,以獲取學習對微課內容的掌握程度,為教師的后續(xù)教學決策提供反饋信息。由于學生學習程度具備一定的差異性,部分學生無法順利完成課堂任務,在課后的練習中,經常會遇到某些題目不會做的情況,針對這些題目,教師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將其解題分析錄制成微課,以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自主學習。這部分學生就可以通過學習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微課,及時回顧相關知識或概念,以幫助學生完成課堂任務。這樣一來,微課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提高了教師講授課程的教學效果。
微課在高職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科技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手持移動數碼設備和無線網絡將越來越普及,微課所支持的移動學習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想要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于課堂前后,高職學校的硬件需要檢測維護;在錄制微課時盡量保持周圍環(huán)境的肅靜;講述教學內容時,不要過于拘謹嚴肅,制作微課時帶點輕音樂,能有效緩解學生的緊迫感,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微課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高職專業(yè)課程教學,例如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課程,知識的傳遞需要大量的計算和推理,如果強行使用微課視頻等教學手段來開展課堂教學,勢必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降低教學效果。高職學校各專業(yè)課程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學生也具有差異性,要開發(fā)符合本?;虮緦I(yè)實際的微課資源,無論是對學生學習的提升,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都能發(fā)揮巨大的促進作用,也必將給高職教學注入更多活力。
結束語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變傳統(tǒng)課堂授課模式,目前,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微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高職課堂教學實踐中,其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越來越符合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不同教學階段。常規(guī)情況下,課前階段和課后階段學習的微課,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課中階段學習的微課,主要作用在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啟發(fā),可以通過同學討論、教師指導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在微課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論那種階段,其主要作用都在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別化學習。微課應用于高職教育教學中,為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也是對高職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完善。日后微課的應用也將會更加廣泛,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