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位列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原本是一起貌不驚人的地方冤案。當《申報》偶然將這則奇聞異事登載出來時,恐怕所有人都不會想到,它會發(fā)展為一樁社會關(guān)注度極高且驚動京師的大案。而后更是通過新聞報道、文人筆記乃至電視劇電影的各種記載與改編,成為人盡皆知的傳奇故事。
《申報》我們的報道還是很專業(yè)的!獵奇內(nèi)容并不多!
1874年1月6日的《申報》上,有一則非常吸引眼球的文章,標題是:《記禹航某生因奸謀命事細情》。
此時的《申報》,創(chuàng)立一年有余,銷量數(shù)百。登載的文章要么摘自朝廷的邸報,要么是編輯寫的社論,真正的新聞并不多見。即便有,也多是純粹的奇聞異事,符合事實與否并不重要,能吸引眼球就好。
《記禹航某生因奸謀命事細情》,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禹航這個地方有個書生,從來都是風(fēng)流放蕩,不拘小節(jié)。鄰居家有個婦人是個小家碧玉,很漂亮。書生喜歡她,經(jīng)常跟婦人眉來眼去。書生說,“等我中了狀元,一定要娶你。”書生果然高中,但是婦人是有丈夫的呀,書生就去買來砒霜,交給婦人,婦人就把砒霜混在酒里,讓丈夫喝,丈夫就死掉了。但入殮那天,大家看見尸體開始生疑,又聽說書生和婦人通奸的傳言……
但是,這個頗像是清代版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還真的不是編出來的。禹航即是余杭,文中的書生,就是暗指余杭人楊乃武。《申報》將這個新聞登報,已是楊乃武案發(fā)一個月后了。浙江巡撫楊昌浚已經(jīng)將案件上報給了朝廷。楊乃武斬立決,小白菜凌遲處死,這樣的結(jié)局似乎不可避免了。
然而,轉(zhuǎn)折出現(xiàn)了。首先是《申報》,在登出此事的七日之后,《申報》上又出現(xiàn)了一篇相關(guān)的報道。但是,與第一篇的故事不同,這篇名為《詳述禹航某生因奸謀命事案情》的文章中沒有了奇聞異事,而是開始質(zhì)疑這起案件,提出了幾大疑點。緊接著,第二天報紙上又出現(xiàn)了相關(guān)報道,說楊乃武已在獄中絕食而死,并且說楊乃武是冤死的。第三天,報紙上又說,楊乃武并沒有死,他屈打成招,入獄后憤憤不平,就把食物潑掉了……
就這樣,人們對楊乃武案的興趣被勾起來了?!渡陥蟆芬苍絹碓骄o密地參與到這場案子中來:楊乃武被判死刑,在獄中寫了一份上訴陳詞,《申報》通過關(guān)系得到這份底稿,登載出來;楊乃武妻子進京投遞呈詞,《申報》便呼吁對此案進行徹底調(diào)查;后來,朝廷派高級官員前來調(diào)查,涉案人員前往刑部進行審問,《申報》都有密切關(guān)注,直至最后沉冤昭雪的時刻到來。
從1874年1月6日,到1877年5月7日,3年多的時間,《申報》共發(fā)表了44條消息、18篇論說,8則評語按語、15篇諭折、1份狀子和1則廣告,對此案投入的力度不可謂不大。
但若說《申報》改變了楊乃武案的進程,也許是夸張了。不過,《申報》提供的這個平臺,讓各個群體都可以從這個案子中找到自己希望讀的內(nèi)容。
對于官員,它是消息來源。對于知識分子,這是個言論空間,他們可以撰文質(zhì)疑真相到底是什么,也可以公開討論此事。不過,更多的讀者群體還是普通百姓,楊乃武案對他們而言,就是茶余飯后的談資。
既然談資必不可少,那么獵奇性的內(nèi)容就會出現(xiàn)。1876年4月18日的報紙上,刊登了一篇關(guān)于葛畢氏(小白菜)的一篇文章,文中煞有介事地寫道:據(jù)說,葛畢氏貌美艷麗,被燒紅的鐵絲穿入乳房,用鐵壺裝滿沸水澆遍全身,受了種種極刑,但仍然無損于美貌,而且擅長針線,在監(jiān)獄里仍然做著針線活,用來打發(fā)時間……這些看似親眼所見,其實是取自街談巷議的想像、臆測之語。
在《申報》所講訴的故事里,小白菜只“負責(zé)”引發(fā)人們的獵奇之心,所有的關(guān)注焦點都集中在她的美貌之上——美貌就是有罪的,所以小白菜多半是娼婦,報紙上也有寫道:小白菜“平生濫與人交。據(jù)其自或謂所私者??勺奈逑啤?/p>
從法律上來說,小白菜與此案的關(guān)聯(lián)只在于她有沒有謀殺親夫,但大家更關(guān)注的是,她和楊乃武究竟是什么關(guān)系,到底有沒有奸情。
最后的真相是,并沒有。在刑部折《浙江民人葛品連身死案審明定擬由》中,詳細記錄了楊乃武案的經(jīng)過:葛品連與小白菜借住在楊乃武家中,楊乃武教小白菜念書識字,有時兩人還會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這引起了葛品連懷疑,但并無證據(jù)。后來葛品連身體不適,很快去世,當時醫(yī)生鑒定為痧癥。葛品連母親見兒子死后口鼻處有血水流出,便去往官府要求驗尸。余杭知縣劉錫彤聽聞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流言,驗尸后發(fā)現(xiàn)葛品連生前有中毒的跡象,便將兩人帶去審問,并最終致其在酷刑之下屈打成招。
筆記小說:楊乃武雖然品行不端,但他是我們的人!
楊乃武和小白菜沉冤得雪,但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除當事人和相關(guān)官員,恐怕很少有人能將其中曲折說清楚?!渡陥蟆返淖x者呢,也未必完全了解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畢竟該案拖了三年多,相關(guān)新聞出現(xiàn)在報紙上也時隔了半年之久。
身在信息社會的我們很難想象,在當年若一個普通人突發(fā)興趣,想要研究這個案件,要去哪里找資料。事實卻是,沒有任何渠道:寫有真相的刑部奏折看不到,邸報看不到,而訂《申報》的人又不多,完整保存下來的更少,要去專門的場所檢索又更是大費周張……
所以,到后來,只有各種流言,從故事發(fā)生地開始,慢慢流傳開來。
既然是流言,就沒法進入正史,只能載于文人的筆記小說。在清代,有錢有閑的文人都喜歡寫筆記小說。不過,筆記跟小說這兩個詞,都跟現(xiàn)在的意義不同。筆記,指的其實是用筆去記錄聽聞,而小說,則是街談巷語所說的內(nèi)容,并非是一種文學(xué)體裁。
既然是街談巷語,就無關(guān)真實性了,越傳奇越好。事實上,筆記小說雖然大多是文人自娛,但在市場上是很受歡迎,銷路很好,大家都愛看。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的第一部《灤陽消夏錄》,還未定稿就被書商偷偷拿去出版了。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就這樣走進了筆記小說之中。1916年,余杭人徐珂出版了他的筆記雜談《清稗類鈔》。這本書記錄了許多前朝的掌故,資料來源大多是自己以往的筆記,以及前人出版的日記和筆記資料。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被詳細地收錄進來:“同治時,余杭有葛品連者,早歲喪父,母健而勤,率品連設(shè)肆市豆腐。品連娶畢氏,有姿首,膚瑩白,體輕盈,人因以小白菜呼之……”
然后,故事的另一重要人物——劉錫彤之子劉子和出現(xiàn)了:小白菜與劉子和私通,也跟楊乃武有私情。葛品連不堪小白菜的虐待,吞鴉片而死。葛品連的母親則在劉子和的教唆下將小白菜和楊乃武告到官府,兩人屈打成招……
到這里,劉子和就完全承接了西門慶的角色,整個故事,就跟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沒什么區(qū)別了。當然了,劉子和這個人物,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是編出來的。他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楊乃武與小白菜入獄的情節(jié)。
沖突,也出現(xiàn)了。文人眼中的楊乃武,雖然輕佻好色,但他中過舉人,還是屬于讀書人,喜歡對鄉(xiāng)里的政事發(fā)表意見。楊乃武入獄,就傷了讀書人的臉面。再加上此案有很多疑點,所以文人階層就要出來保護他。他們相信,楊乃武是無辜的,是縣令恨他把持公事,想要借此機會除掉眼中釘。在這種邏輯下,就有了楊乃武和劉子和的沖突。
除了《清稗類鈔》,還有《清代野記》《清朝野史大觀》以及《花隨人圣庵摭憶》都較為完整地記錄了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這些出自文人手筆的故事,邏輯是很一致的。首先,情節(jié)大致相同:通奸、葛品連死、審訊、被冤、真相大白。其次,葛品連這個人,在這四本筆記里都是粗魯而懦弱,他和小白菜的形象,和武大郎與潘金蓮?fù)耆睾?。最后,四本筆記都認定,楊乃武跟小白菜,肯定發(fā)生了不正常的關(guān)系——這在文人眼中,并不是見不得人的事,小說里經(jīng)常寫這樣的情節(jié)。
不過,這樣的寬容,僅限于對楊乃武。小白菜可沒法享受這種待遇——在這幾本筆記小說中,她要么是個與多人通奸的蕩婦,要么就干脆是個妓女。
彈詞和電影:小白菜的地位要提高!她其實是大家閨秀!
文人改編出來的故事,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篇幅較短,看起來不夠過癮。其次就是要么追求意趣,要么過多說教,并不是十分符合大眾口味。而那些不識字的廣大勞動人民,更是不會去買來看。這些人的市場,還是由街頭說書的、唱戲的占據(jù)。
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唱本,自然是有的。不過流傳下來的并不多見。最出名的版本是浙江彈詞藝人李文彬改編的《奇冤錄》,即長篇彈詞《楊乃武》。
彈詞原本是閨閣之中夫人們的消遣活動,大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彈詞里的才子佳人,已經(jīng)不是傳統(tǒng)的《西廂記》故事,而更像是現(xiàn)代的瑪麗蘇小說。比如杭州閨閣之中的女詩人陳端生所著的《再生緣》,就是這樣的彈詞作品:女主角才貌無雙,人人都愛,男人都要爭著娶。但女主角并不滿足,喬裝去應(yīng)考,連中三元,官拜兵部尚書,其后抵御外侮,還被封王。然后,皇帝偶然發(fā)現(xiàn)她竟是女兒身,就想逼她入宮為妃……彈詞的受眾基本是女性,自然要迎合女性心理。
大約在1908年左右,彈詞演員李文彬買到了根據(jù)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改編的唱本,他自行加工潤色,走訪了審案、觀案的諸多人員,還花錢買通官府,看到了關(guān)于此案的大量供詞、筆錄等卷宗,經(jīng)過不斷修改,到1911年,才將這唱本加工編成彈詞。此時,已是民國,已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平反的三十四年后。
彈詞里講的故事,已經(jīng)與今天的故事非常接近了。雖然大體情節(jié)與文人筆記中的描述一致,不過所有人已經(jīng)都不一樣了。
小白菜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她不再是無名婦人,在彈詞里,她本是出身金陵的大家閨秀,雖然出身不是望族,但也是名媛。但因為太平軍進攻,她在舉家出逃時不小心與家人失散,被拐賣到余杭,賣給了開豆腐店的人家做童養(yǎng)媳。她天生麗質(zhì),但由于丈夫?qū)嵲诓辉趺礃?,日子也不是很順心,對于生活有更大的憧憬?/p>
而楊乃武則是個用功讀書,空閑時間給人治病的有為青年,他沒有主動去勾引小白菜,而是被人設(shè)套,才與小白菜發(fā)生了關(guān)系。在這之后,他又與小白菜斷絕關(guān)系,因為他要專心讀書,期望能金榜題名。
劉錫彤的兒子劉子和則地位上升,成為男配。在楊乃武專心讀書的時候,他乘虛而入,迷奸小白菜,在引起小白菜丈夫懷疑后,將其毒殺,然后嫁禍楊乃武。
就這樣,故事變成了楊乃武、小白菜、劉子和三個人的故事。楊乃武和劉子和水火不容,楊乃武被塑造成一個與腐敗的官場截然對立的、沒有任何過錯的文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zhuǎn)變,是因為這已經(jīng)是民國,批評前朝已經(jīng)沒有關(guān)系。彈詞的開篇即是:“清朝政治腐敗,管理嘆苦,盡人皆知,楊乃武一案已見一斑?!?/p>
為了渲染清廷的殘暴和腐朽,彈詞又增加了楊乃武姐姐楊淑英滾釘板的情節(jié)。還有后來,沉冤得雪的楊乃武去《申報》工作,因為報道華人與狗的風(fēng)波惹怒清廷,失掉了工作。
這些,都是沒有的事。要告狀先滾釘板,歷史上并不可考。而楊乃武丟掉《申報》的工作,是因為他刊發(fā)的文章惹怒了駐英法公使郭嵩燾,郭最后請了英國律師,準備狀告《申報》?!渡陥蟆分缓孟⑹聦幦?,讓楊乃武離開報館。
李文彬改編的故事,沒有了文人的惆悵和教化世人的使命感,只是在盡力迎合那個時代。有時政新聞?加進去。有新鮮玩意,也加進去——這樣,簽押房的公人夾起了雪茄,劉子和用來勾引小白菜的春藥“乾坤散”則是“二十世紀新發(fā)明,幾國試驗果然靈”。
這本彈詞作品之經(jīng)典,幾乎影響了后來各種改編作品。1930年,第一部根據(jù)此案改編的電影作品《楊乃武與小白菜》上映,正是以這本彈詞為藍本。6月20日,該片在上海中央大戲院首映,開映三天每場座滿。
公映期間,當時的《申報》一直登出該片的廣告,介紹這部電影取材于著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拍攝時間持續(xù)一年之久。廣告上保證,影片中處處滑稽,香艷離奇、引人入勝。
1956年,電影劇作家胡蘇回憶在上??吹健稐钅宋渑c小白菜》,“劇中小白菜與楊乃武曾有過一段真誠的愛情,后來小白菜遭人強行奸污,丈夫又被毒死,她后來在清朝官場中受盡屈辱,一再違心誣陷楊乃武。此案最后因為朝廷高級官員干涉才得以重審,于是觀眾們可以預(yù)料沉冤昭雪只是意料之中的事,已經(jīng)可以離座出場了,然而這時案件忽然急轉(zhuǎn)直下,小白菜依舊咬定楊乃武毒死了自己的丈夫。其中的驚心動魄,使人看得欲罷不能。”
就這樣,電影這種更平民、更大眾的娛樂方式,讓更多人知道了楊乃武和小白菜。后來,更平民、更大眾的電視劇又出現(xiàn)了。上世紀90年代,陶慧敏主演的電視劇版《楊乃武與小白菜》讓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到了2005年的《新楊乃武與小白菜》,小白菜不再軟弱,不再是悲情、苦兮兮的樣子,而是堅強得多,幾乎沒流多少眼淚,而最大的反派劉子和也開始浪子回頭……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隨著傳播媒介的變化,也在不斷“進化”著。
(本文參考:《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真情披露》《文人故事、報刊演義與娛樂劇本》《1877帝國司法的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