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趙謙在海南作瓊臺、布學范,把教化海南作為自己的責任,一時間各類求學的士人隨之而來,使海南文風丕變。
【關鍵詞】趙謙;海南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60-01
趙撝謙(1351—1395),原名古則,后更名謙,浙江余姚人,人稱考古先生。《明史》記載他幼年孤貧,寄食山寺。在佛寺中生活的時光,也是趙謙廣益多師的開端,他一面與廟里的佛教徒學習,一面與學長們四處游學在外。只要一聽說哪里有擅長于某個領域的高人,不論是正值隆冬還是酷暑,趙謙都會前往請教。對他來說,徒步百里求師問道是十分常見的事情。清朝初年著名學者朱彞尊撰寫的《趙謙傳》描述了趙謙四處交友求學的情況:“天臺鄭四表善《易》,則從之受《易》。定海樂良、鄞鄭真明《春秋》,山陰趙俶長于說《詩》,迮雨善樂府,廣陵張昱工歌詩,無為吳志淳、華亭朱芾工草書篆隸,撝謙悉與為友。”廣交師友,使趙謙的學問不但得到提升?!睹魇贰吩u價他:“博究《六經》、百氏之學,尤精六書,作《六書本義》,復作《聲音文字通》?!?/p>
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朱元璋召集詞臣修《正韻》一書,時年二十八歲的趙謙應聘時脫穎而出,雖然大學士宋濂很欣賞他的才華,但仍因其年紀較小為眾人看輕,于是被黜為負責章奏文牘事務的國子監(jiān)典簿。第二年,趙謙因與同僚論事不合,罷職而歸。這期間,趙謙致力于學術,當時學者翕然宗之。
洪武二十二年(1389),朝廷想把以前賢能之士重新啟用,吏部侍郎侯庸認為趙謙應該復用。朱元璋說:“我早就知道他,是等著他年齡大些再重用他?!庇谑擒参恼f:“其所著書,非靜處不能就,其以為教官?!敝x縉明白了朱元璋的話,就接著說:“與其班賢哲于朝廷之上,還不如讓他們施教化于四方?!庇谑侨乌w謙為瓊山縣學敎諭。
于是這位才華橫溢卻不得志的儒者,在遠離故土千里的海南開始了自己的教書生涯。趙謙出任瓊山縣教育的任命一出,當朝學士解縉當即屬文一篇以送行,說:“教官,圣人之木鐸也,吾當賀圣人于南海之濱又增一木鐸矣。”趙謙一到海南,就作瓊臺、布學范,把教化海南作為自己的責任,一時間各類求學的士人隨之而來,使海南文風丕變。對于趙謙的到來,瓊州知府及瓊山縣令都感到十分高興,對他給予了極大的敬重,還特意在縣學之內專門筑起又一座“考古臺”,作為趙謙著述研究之處。當年,追隨趙謙一道來瓊的還有他的一些學生,較為著名的有安徽的王惠、福建的朱繼以及臨川的吳均等。趙謙在海南所收門徒,既有將門子弟,也有“荷戈執(zhí)戟”的黎族后生,可謂是有教無類的典范。清朝雍正年間《浙江通志》稱趙謙任職瓊山教諭期間“慨然以興起斯文為己任,造就后進,一時士類翕然從之,文風丕變”,“黎人皆知向化,稱為海南夫子”。
趙謙有一句關于讀書的座右銘:“士人為學,必先窮理,窮理必本讀書,讀書必本識字,六書明然后六經如指諸掌矣?!毖韵轮?,讀書必須先了解六書,然后才能對讀經明道起到了如指掌的效果。趙謙認為“經史文章,大才累累,皆以明著,惟音韻一事未復于古”,同時認為音韻關系到國家同文之教的大原則,更應重視,所以花了二十年功夫去寫,可見他本人心血之巨。據(jù)趙謙在《趙考古文集》中的“遺言”自述:“嘗兀坐山中,仰而思之,俯而嘆曰,六經諸子、史籍圖記皆以詳悉,歷代有人矣!惟音韻之學世久不明。音韻關乎國家同文之教,不可不明。此《聲音文字通》所以作也?!?/p>
《聲音文字通》問世之后,在當時獲得了不少的肯定。關于該書的地位,還可以從一件軼事中窺其一二。該書被獻于朝廷之后,正統(tǒng)年間,有值守官員竟然夾帶而出,并私下借給了中書舍人姜立剛,導致這一部收藏于秘書閣的典籍失其全集,只剩書目數(shù)篇。這一情況被出身海南的閣老丘濬知道后,痛心之余也異常憤怒,他在所剩殘本中,寫下了這樣的尾批:“盜此者,當身首異處。”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趙謙因病臥床不起。彌留之際,他對守在床前的一眾弟子說:“太虛不能不聚而為人物,人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吾不就當歸吾元?!币淮淖謱W宗師對生死的豁達,從遺言中可見一斑。不久,趙謙在遠離故土的海南與世長辭,終年四十五歲。他的學生不忍老師歸葬浙江,爭相負土扶棺,將其葬于瓊山縣學之鄰,也就是今天的府城高登里附近。
在四庫全書收錄的《趙考古文集》附錄中,記載了一樁趙謙后人在海南的舊事。成化年間,瓊州府定安縣儒學生員吳頀向瓊州姜參政上書一封,言明自己本是趙謙之后。吳頀的信中,說明了趙謙在瓊山去世之后,獨子趙孟時因為孤貧的緣故而不能扶柩還鄉(xiāng),于是葬父【摘 要】趙謙在海南作瓊臺、布學范,把教化海南作為自己的責任,一時間各類求學的士人隨之而來,使海南文風丕變。
【關鍵詞】趙謙;海南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60-01于縣學之鄰。由于趙謙去世之后,家中生活困難,趙孟時只能跟著母親來到定安生活,并從母親的姓氏在此地入籍。此外,吳頀還歷陳了趙謙一家在海南的代傳情況。姜參政看完書信后,將吳頀的姓氏恢復為趙。爾后,趙頀還與先祖的浙江宗親有過書信來往,趙謙在海南遺下的后人,終于實現(xiàn)了認祖歸宗的夙愿。
參考文獻:
[1][明]趙謙.皇極聲音文字通[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207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868.
[2][明]趙謙.六書本義[M].四庫全書22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34.
作者簡介:
卓艷麗(1992-),女,海南保亭人,海南師范大學2012級文學院歷史系本科生,研究方向:蘇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