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島的傳說
曾幾何時,腦海里所有關于海盜和寶藏的想象,全部來源于法國作家凡爾納的《神秘島》。可是直到個性如大海一般熱情而又冷酷,和善而又危險的尼摩船長,伴隨著鸚鵡螺號和無價的寶藏長眠于深海, 我仍舊未能勾勒出寶藏具體的模樣。但尼摩船長的吶喊聲卻始終在耳畔回蕩,他說:“在海中我不承認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在塞舌爾的Moyenne 島,同樣流傳著關于寶藏的傳奇故事,當地朋友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在Moyenne島每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島上都傳來陣陣哀嚎,因為這里深埋神秘寶藏,曾有貪婪的海盜在這里為財喪命。但Moyenne島上的主人公不是船長更不是海盜的鬼魂,而是一位名叫Brendon的英國記者。他獲得了幾代塞舌爾人的尊敬與喜愛,當地人甚至把Moyenne 島稱之為“記者島”。但,Brendon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開啟發(fā)現(xiàn)之旅
上午8點,??恐蟠笮⌒〈挥瓮У膍arine charter碼頭,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我們踏上大型雙體帆船,當健壯的水手收回船錨,撐起船帆的瞬間,船開動了,我們的發(fā)現(xiàn)之旅開始了。
兩旁水波瀲滟,水鳥站在枝頭,海天交匯一線,帆船的甲板上,熱戀的情侶們沐浴著海風深情擁吻。帆船的室內,孩子和父母說著鯊魚的故事,享受愜意的親子時光……帆船乘風破浪行駛到海中央突然停了下來,接著導游宣布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我們將要換乘玻璃底船暢游海底,探尋寶藏之謎。玻璃底船的船身全部由加厚玻璃制成,狹長的空間里大約可乘坐15人。透過玻璃,海水的顏色如同王后頸上的祖母綠寶石,人們可以盡情觀賞珊瑚礁以及海里眾多的海洋生物。我們的船如同Rose的海洋之心,在浩瀚的深海里散發(fā)出幽幽之光,引來四面八方的魚群,它們好奇地包圍船底,在玻璃周圍懸浮的水草里尋找食物,而我們恰好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些深海幽靈,它們那樣迷人可愛,雖然它們未能講述關于寶藏或記者Brendon的故事。30分鐘,如同置身巨大的海底世界,又像觀賞了一場精彩紛呈的3D版“深海漂流記”。
午餐時間伴隨著當地人悠揚的歌聲,克里奧人最愛的烤雞和香腸,還有香甜軟糯的椰子糕被整齊地擺放在帆船的吧臺上,帆船午餐在愉悅的酒杯碰撞聲中結束,而記者島在視野中越來越清晰。
揭開“記者島”神秘面紗
“記者島“在塞舌爾海洋公園的核心區(qū)域,島周圍的海水非常淺,所以最后的一小段要換乘橡皮艇才能抵達。記者島上綠樹成蔭,安靜到可以聽到露珠從一片樹葉滴落到另一片樹葉的聲音。島上唯一的小路非常原始, 但每隔一段就會看到一個紅色的引路標志。
我執(zhí)著向前,一棟破舊的木屋映入眼簾,同行的人踏木質臺階而上,窗子上的玻璃會隨著他腳的起落而顫動。我被屋外木頭墻上的舊報紙吸引,褪色泛黃的報紙上一個卷發(fā)的白皮膚男人,赤膊站在海水中,露出非常燦爛的笑容。另一組圖片上他溫柔地抱著一只小獅子,把一只鼬放在肩頭,與樹懶逗趣……還有他與萬里長城的合影,他那樣親切那樣溫暖。圖片旁邊的文字記錄著他一生的足跡,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Brendon Grimshaw”。1962年Brendon來塞舌爾游覽的時候對這里一見鐘情,花8000英鎊買下了這座小島。這里原本一片荒蕪,寸木不存,直到Brendon為它啟動了長達30多年的“愚公移山”式的綠化改造,最終這里枝繁葉茂,成為“塞舌爾”這幅畫卷中的神來一筆。
為了守護這座小島,Brendon放棄了原本在英國的優(yōu)渥生活,在塞舌爾附近的非洲國家找了一份記者的工作。BBC的紀錄片《印度洋的國家》中,曾有一段對Brendon的采訪,鏡頭中年老的Brendon依然保持著整潔與風度,他說也曾有人想要花大價錢購買這座島,改建為豪華酒店,他的回答很簡單“NO?!盉rendon一生到訪過很多國家,在他狹小的木屋里擺滿了他在全世界游歷獲得的紀念品。此外他還喂養(yǎng)了120多只象龜和上百只小斑鳩。每個星期他都會去其他島買回500公斤的象龜飼料和50公斤的大米來喂養(yǎng)這些小伙伴。就像魯濱遜身邊有一個“星期五”,一位名叫Rene的塞舌爾先生算是記者島上的常客,他還曾協(xié)助Brendon在記者島上建造一個微型的教堂。
1987年Brendon的父親于英國離世,Brendon把他也葬在這個島上。埋葬的地點是一個無名墓穴旁邊。他在父親的墓碑上這樣寫道“他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也在一個令人羨慕的年紀離世。致我的摯友,也是我的父親。”他的父親活了92歲。而關于那個無名墓穴,相傳里面躺著的正是貪婪的海盜,他在尋寶時跌下懸崖?;蛟SBrendon相信這世間沒有真正邪惡的靈魂,只有被欲望腐蝕的肉體,所以如此仁慈將其安葬,愿為海盜罪惡肉體禱告,愿對海盜迷路的靈魂救贖。
Brendon終生未娶,與之相伴的唯有慈父之魂。直到2012年他87歲時死去,Rene把他葬在其父親的旁邊。我想不通如此善良又樂觀的紳士為何孤獨終老,或許他的一生的重心都在碧海藍天,一草一木。根據他的遺愿,他死后把這個島還給了塞舌爾,島上120只象龜和藍色斑鳩也由政府來照顧。Brendon在晚年養(yǎng)的那只狗依然活著,如果來這個島上游覽,你一定可以看到它。
很多人說這是一個現(xiàn)代的魯賓遜漂流記,但我卻讀到了Brendon和尼摩船長的相同之處,雖然Brendon買下了這座島嶼,但在他眼中一切生靈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值得被善待的,沒有誰是這里真正的“主子”。Brendon用盡一生訴說對這世界的熱愛,這“熱愛”是今天我們腳下的路,是他用30年種下的樹木,是他用心呵護的小動物……
然而,愛、智慧與奉獻才是這座島上真正奪目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