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晨?賈鋼濤
【摘 要】 本文認為,為適應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必須從五個方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準入門檻;加強教師進修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扎實推進教師的師德建設。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措施
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北師大考察時,明確提出了好教師的要求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這‘四有更具基礎性、根本性的意義,是立言、立行、立身的準則和操守?!盵1]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1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在人才培養(yǎng)、科研立項、評優(yōu)表彰、崗位聘用(職務評聘)等方面充分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盵2]2015年8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f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明確提出“建設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師隊伍,培育推廣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種教學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盵3]為適應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準入門檻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準入門檻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條件。長期以來,部分高校領導對思政課重視不夠,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致使思政課教師缺編嚴重。為緩解師資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大量聘用非科班出身的教師承擔教學工作任務,除了一些二級學院領導親自上陣之外,也有許多輔導員被客串主講,導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即使是選聘科班出身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大部分高校也沒有就教師的專業(yè)可以從事什么課程做出明確規(guī)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內(nèi)部也出現(xiàn)“萬金油”的現(xiàn)象。[4]為此,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崗位選聘機制迫在眉睫。一是實行嚴格的思政課教師準入機制,堅持德才兼?zhèn)?、專兼結(jié)合、結(jié)構合理的原則,按照政治信仰堅定、業(yè)務能力精湛、師德素質(zhì)較高的標準,保證質(zhì)量,寧缺毋濫,配備足夠數(shù)量和高質(zhì)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本??扑枷胝卫碚撜n專任教師總體上按不低于1:350-400的師生比例配備;[5]二是對入選者按照其學科背景、知識素養(yǎng)、能力特長和潛在優(yōu)勢,明確與其相匹配的崗位,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人才的合理配置,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用人需求。
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修培訓工作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資培訓工作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zhì)的關鍵手段。當前,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鋒日益頻繁,面對此狀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把增強本領意識放到重要位置。首先,在繼續(xù)完善國家示范培訓、省級分批輪訓、學校全員培訓緊密銜接、相互補充的三級培訓體系的基礎上,強化骨干研修、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組織國內(nèi)外考察和研修、中青年教師社會實踐等培訓方式,鼓勵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脫產(chǎn)進修;其次,啟動中青年骨干教師擇優(yōu)資助計劃,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出版資助項目,[6]舉辦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并在骨干研修班中增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名額,重點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教學名師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帶頭人,[7]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同時,運用網(wǎng)絡開展遠程培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網(wǎng)站,促進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網(wǎng)上共享,并充分挖掘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征集、評選“精彩一課”、“精彩教案”、“精彩課件”的活動,制作“精彩一門課”全程教學示范片。[8]運用微信公眾賬號開展微培訓,增強培訓靈活性、時效性,擴大培訓覆蓋面,為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繼續(xù)教育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使高校思政課教師真正做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9]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科學研究水平
隨著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掀起,教師的科研、教研意識和能力已作為考量現(xiàn)代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必備條件。沒有科研作支撐,教學效果也難以保證。提升思政課教師科學研究水平是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的有力保障。思政課教師在搞好教學的同時,應積極從事科研工作,實現(xiàn)教學科研的良性互動。但現(xiàn)實情況是:思政課教師本身缺乏對科研工作的興趣;二是思政課學科的特殊性,科研相對難以出成績。因此,就大多數(shù)思政課專職教師而言,他們認為只要完成基本教學工作后,其他無暇考慮。由于專職思政課教師教學工作量大,從事科研工作的時間相對有限,因此確保思政課教師充足的科研時間是思政課教師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教師參與科研活動,開展校內(nèi)校外學術交流,組織學術論壇,為教師發(fā)表科研成果搭建平臺。鼓勵教師申報科研項目,制定行之有效的科研項目申報機制,暢通由校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課題的申報通道,支持青年教師申報自主課題,進行科研立項,動員中年教師帶動青年教師成長;在校級層面上,重點建設一批有示范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注重人才培養(yǎng),設立思政課專項課題,并確保思政科研人才的名額,堅持滾動支持,促進學科整體平衡發(fā)展。
四、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取得實效,離不開教師的認真?zhèn)湔n,離不開生動新穎的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的有效途徑。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存在單向度的灌輸,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學效果不盡人意?,F(xiàn)代信息社會,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廣泛應用,思政課教師面對的主客體環(huán)境已發(fā)生重大變化,拘泥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顯然無法實現(xiàn)思政課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特別是“90后”學生群體呈現(xiàn)出的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依賴性、自我意識的凸顯等特點,使得思政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面臨的挑戰(zhàn)更加嚴峻。因此,一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運用專題式、問題式教學,借助多媒體視頻、動畫等形式,多維度展示教學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和實踐教學、網(wǎng)絡教學的有效補充作用;二是實施教師聽課互評互學制度。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講授書本中有關內(nèi)容,教師進行提問、點評等方式,促進教學相長,構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10]三是堅持知行合一原則,創(chuàng)新考試考核辦法。在嚴格落實學分規(guī)定基礎上,努力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為學生搭建實踐教學平臺,鼓勵學生深入紅色基地,開展實踐教學。
五、扎實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建設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的內(nèi)在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肩負著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聲音、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使命和責任,而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具體體現(xiàn)在增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的教學過程中。因此,要想做一名受大學生歡迎的好老師,高校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嚴于律己,增強政治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占領課堂的主陣地意識,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和研究,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其次,嚴格管理教師,把好政治關,把政治立場作為教師師德評判的首要標準。在事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上不能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論素質(zhì)、教學水平達不到相應課程要求的,不得繼續(xù)擔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最后,高校要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制度,通過制度管理和機制制約定期考核教師道德素養(yǎng),將道德修養(yǎng)考核情況納入評職稱、評優(yōu)表彰及思政課教師綜合評價考核等環(huán)節(jié),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參考文獻】
[1] 劉川生.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N].光明日報,2015.02.14.
[2][5]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5.01.20.
[3][10] 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
[4] 吳新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2).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yǎng)規(guī)劃(2013-2017)年》教社科[2013]4號.
[7][8] 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學生滿意”的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2).
[9] 張雷聲.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建設關鍵在教師[N].光明日報,2015.02.13.
【作者簡介】
歐 晨,陜西科技大學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賈鋼濤,陜西科技大學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共黨史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