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出色的報業(yè)巨子史量才開辦“申報流通圖書館”的目的、過程、采選圖書與編目標準、服務方式、取得的效果等,贊揚了史量才為民不為己的高尚情操。指出,申報流通圖書館采用簡潔的借閱方式,并且借閱方式多樣,一切從讀者出發(fā)并且創(chuàng)辦以輔導讀者為主的館刊,注重閱讀指導,認真做好各種統(tǒng)計工作,努力使自己的工作符合社會要求,這些工作經(jīng)驗仍然為我們今天的圖書館工作提供著借鑒。
【關鍵詞】 史量才;“申報流通圖書館”;教育意義
若論近代中國歷史上廣為人知,號召力影響力最大的報紙非《申報》莫屬?!渡陥蟆肥侵袊侣勈飞系闹形牡谝粓?,其總經(jīng)理史量才因張謇一句“量才錄用”將原名史家修改為“史量才”。[1]史量才是杰出的商人、著名的教育家和出色的報業(yè)巨子。他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一.二八”的時候他組織了上海市民地方維持會。在會上他說:“我雖年老。但愿生前不做亡國奴,死后不做亡國鬼”,[2]“國有國格,報有報格,人有人格”[3]是他高貴人格的具體體現(xiàn)。
史先生曾說:“文化斯彰,民教以成,民德以立……凡申報六十余年來論政事,搜史料兢兢業(yè)業(yè),排日無間與之者,亦正盡其發(fā)揚民智之能事而已。然報為史家之別裁,編年之一體,能同期經(jīng)而不能窮其緯,必也使人民得熏沐文化以盡其長,由之日篤,治道由之日宏也;[4]則于申報六十周年,別謀所以輔導之者,于是復有流通圖書館之確立。創(chuàng)辦本館是與申報互為經(jīng)緯,殊途同源,合力文化?!笔废壬歉F苦出身,深知道窮人沒錢讀書的困苦,他一生致力于新聞事業(yè),尤其注重文化教育,在開始籌備申報流通圖書館時,曾有人提議用“量才”二字做圖書館的名稱,但史先生覺得不妥、深不以為然,于是反復向大家闡明了本館的緣起。史先生認為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政治,第三是辦報??梢娛废壬鷮τ诮逃闹匾暋S谑潜阌辛松陥罅魍▓D書館。經(jīng)過緊張而短暫的籌備,該館于1932年1 2月1日在上海繁華的商業(yè)中樞—南京路慈淑大樓大陸商場三樓(今南京東路新華書店樓上)正式對外開放, 并聘請李公樸為館長。雖然上海學校林立,但因環(huán)境的限制,很多成年人或青年人并沒有求學的機會。全上海工商界的店員工友學徒工,其數(shù)量之巨大,達到了驚人的地步,這些失學者對于知識的渴望,就像干涸的土地需要雨水的滋潤。對于他們來說這無異于沙漠中的綠洲。無論是就他們將來的生活而言,或是工商界業(yè)務的利益而言,更遠一點,就整個社會的福利而打算,利用他們的閑暇時間,使他們能得到一點讀書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一些基本的常識,以增進他們的生活技能,能夠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另外,上海是一個紙醉金迷的繁華市場,一切不正當?shù)膴蕵泛拖?,都可以使一個有用的青年走向墮落的深淵。在上海影戲院、酒店比比皆是,游戲場更是觸目可得,每一個人都是需要活動的,沒有一個正當?shù)幕顒訄鏊?,就有可能做不正當?shù)幕顒?,小之浪費時間與精力,大之影響社會國家,而為害群之馬。就這點而言,利用他們的閑暇時間,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給他們讀書的機會,引導他們對讀書的興趣,為大眾為社會服務,何樂而不為呢!
開館之初,館藏圖書為469333冊,開館一個月僅接待讀者365人,為了爭取更多的讀者,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開館僅一個月后,圖書館就致信讀者,希望每一個讀者,能介紹五個人以上加入閱讀。介紹的方法,可將本人的在滬親友的詳細住址,依照圖書館致信后列的表格填明寄來,本館收到后即將書目、章程、申請書等寄去。這一簡單的方法,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選購圖書是圖書館辦館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若選購不慎,小之糜費款項,大則貽誤讀者,所以該館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他們采取了慎之又慎的工作態(tài)度,為此,他們組織了圖書選購委員會,以讀者的需要,為圖書選購的標準,該館印有一種[讀者介紹圖書卡]供讀者隨時來館索取,將自己喜歡或需要的圖書填進去。除讀者介紹圖書外,該館從以下幾種刊物里面選購圖書。一是專家編輯介紹的書目;二是書店目錄;三是各圖書館的目錄;四是刊物上的新書介紹;五是報紙雜志廣告。該館在選擇圖書之前,首先根據(jù)讀者的需要,注意數(shù)量的分配。哲學類占百分之十,文學類占百分之三十,自然科學類占百分之十四。館長李公仆先生曾對圖書采購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大眾化、二是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教育意義、三是負起推動中國文化復興的責任。[5]圍繞著這三點,該館積極開展行動,他們把不適合讀者閱讀的靡靡之書挑揀出來。
當時多數(shù)的圖書館都使用杜威氏分類法,但申報流通圖書館的同人認為分類的方法必須適合本館的環(huán)境,所以該館采用了王云五式的十進分類法,同時為適合本館的藏書情況,該館對王云五式十進分類法還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進。該館的目錄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書本式目錄,一種是卡片目錄。
該館始終把讀者放在第一位。開館不久,該館就接到很多讀者來信,呼吁開辦閱覽室??紤]到讀者的訴求,該館多次召開館務會議討論開辦報刊閱覽室的可行性,最終決定開設報刊閱覽室。1933年3月1日報刊閱覽室正式對外開放,閱覽室中置備了中英日文報紙,其中本阜二十余份,外阜三十余種,雜志周刊月刊季刊一百七十余種,合訂本舊雜志二百四十余冊。為便利讀者,提供人性化的閱讀服務,該館將讀者平日愛讀的刊物在雜志架上陳列,以便讀者的取放。其借閱率較低的雜志,則陳列在藏書柜中,讀者可隨時取閱。
因為史量才是窮苦出身, 深知窮人沒錢讀書的困苦, 他不但不要錢借書給人看。他還能時常督促、指導大家讀書。史量才提出借書不收任何費用。摒棄當時上海甚至是公立圖書館借書收租押金的辦法。該館設有讀者介紹圖書卡,由讀者推薦一些好的圖書和他們所需要的圖書。讀者有時候需要的書籍被他人借去,而該讀者又非閱不可,則可以預定,預訂時,可來館填明預定登記簿,等該書還來,該館便用信件通知讀者,讀者接到信后,即可連同借書證持來借書;如逾一星期后,本館不再保留。團體借書這些方法在當時的社會是先進的,是有著遠見卓識的,是有著讀者至上的心理,這些做法為現(xiàn)在的圖書館開創(chuàng)了榜樣。現(xiàn)在圖書館中的館籍互借業(yè)務和外借處的預約、保留業(yè)務就是延續(xù)了當時的做法。該館為了方便不便到館借閱的讀者,于1933年3月開通了阜內(nèi)郵借圖書的方法,至1934年初又辦理了外阜的郵借,但考慮到書籍在途中來往時,讀者必定有一個時間沒有書看,為解決這一困難,凡是外阜郵借的讀者,一個證號,都領有兩張借書證,以循環(huán)方法,使讀者方便讀書不間斷。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懷,多么執(zhí)著的追求,他們追求的是讀者第一,讀者至上。這可以說是申報流通圖書館對社會做出的一個卓越的貢獻。該館在短短一年內(nèi)發(fā)展的形勢是驚人的。同時,針對一些讀者只是漫無目的和不加選擇地看些無聊的小說書作消遣, 李公樸指出:“我們決不愿意將本館只供作讀者的消遣”,“圖書館所負教育的使命, 非常重大?!?,[6]李公樸認為該館讀者多是未進過學校或中途失學的店員、學徒、工人以及低級從業(yè)員,這類讀者急需一種正確的幫助與指導。為此,該館打破圖書館一貫的只消極的供給讀者以讀物而不予以指示或幫助,而開辟有“讀書指導”作為讀者的良師益友。為了解除讀者在“浩如煙?!钡牡浼忻o適從的困難,該館向讀者提供各學科的“書目”、“研究方法”、和“重要書籍提要”,使讀者能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依照需要而開展自己的讀書生活。為了糾正讀者離開實際為讀書而讀書的態(tài)度,為了排斥一些讀者因閑暇無聊而讀書的消極態(tài)度,該館除了在選書的內(nèi)容上嚴格把關,把僅供消遣的圖書隨時檢出加以淘汰外,更加注意讀者的閱讀導向。1933年初該館在申報上開設了[讀書問答]專欄,作為讀者的輔導園地。從1934年11月10日起[讀書問答]改為發(fā)表在讀書生活半月刊上。[讀書問答]專欄開設一年間,李公樸寫了一千八百余封讀者回信,解答廣大讀者提出的各種學術問題,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百科辭書”。量才流通圖書館不僅受到圖書館界的稱贊,更受社會的好評,開創(chuàng)了中國圖書館界的先河,有著其它文化部門無法代替的貢獻。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慘遭不幸,被國民黨發(fā)動派暗殺了。在申報流通圖書館職員代表李公樸先生致辭中說到“……我想我再補充一句,就是繼承史先生的遺志,是繼承史先生‘公的遺志,繼承史先生‘為公而不為己的遺志?!袷废壬粯拥募儩?,盡自己的力量,把圖書館擴大起來,……把我們這種推進文化的工作,擴大到多數(shù)人不識字的窮鄉(xiāng)僻壤去”。申報流通圖書館全體職工化悲痛為力量,同時,為了紀念史先生,申報流通圖書館更名為量才流通圖書館。該館的工作不僅沒有因史量才先生的去世而有所停頓。反而更加擴大。1936年8月量才流通圖書館創(chuàng)刊了《量才流通圖書館館刊 》(后改名為《量才月刊》)。該刊辟有自學經(jīng)驗談、青年習作、介紹與批評、讀者園地、書報介紹、新書月報等欄目,進一步加強了讀者輔導,并且積極開展圖書評論工作, 加強圖書館和讀者的連系?!白x者園地”刊登的讀者來稿《我對量才圖書館的一點感想》中說道:“我對于量才圖書館的認識,已有一年的歷史了。在未認識以前,我的本性是很野的,并且不肯坐在家里,老是東闖西奔的,游戲場電影院,是我唯一的消遣處,除了浪費寶貴的時間和金錢外,所得到的代價,只是一些低級趣味麻木神經(jīng)淫蕩的下流舉動。一切惡劣的印象,使我內(nèi)心感到莫大的恐慌和苦悶?!尤肓肆坎艌D書館,這才開始改變了我的私生活,……尤其是幾本前進的創(chuàng)作,更給我無限的興奮,鼓勵真所謂‘書本是精神的食糧!…。我對于量才圖書館,于是得到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貧苦的,一般失學的有職業(yè)的青年,得到無窮的恩惠。我可以說:這是我們一所公眾的學校!精神的食品公司,沒有錢的有志青年,可以免費入場?!M魑患颖杜Γ∏巴竟饷?!”。另一篇讀者來稿《認清讀書的目的——給借不到舊小說的讀者》中提到“本館以改良業(yè)余生活,灌輸學識,引導失學之成人與青年,對讀書發(fā)生興趣,增進其工作之技能與服務之效能為宗旨……所以本館的性質(zhì),與其他的圖書館有些兩樣。它不是供人專門的一個完完全全的圖書館,同時它也不是給一些有閑的人當做消遣娛樂的場所,它是要來適合一般失學青年的迫切需要,由它的啟發(fā)和引導,使我們不致掉在時代的后面,變?yōu)槁湮檎?。由于這點,本館在選購圖書方面,也就不能越出這‘適合迫切需要的范圍以外了,這樣,至少對于專門研究的讀者和借舊小說作為消遣的人,就有不能顧及的遺憾了”。[7]申報流通圖書館的歷史雖很短暫,規(guī)模也不大,但確像曇花怒放,它在近代和現(xiàn)代的圖書館事業(yè)卻獨有特色及成績。史量才為后人留下一筆了寶貴的財富,申報流通圖書館以及后來的量才流通圖書館都采用簡潔的借閱方式,并且借閱方式多樣,一切從讀者出發(fā)并且創(chuàng)辦以輔導讀者為主的館刊,注重閱讀指導,認真做好各種統(tǒng)計工作,努力使自己的工作符合社會要求,這些工作經(jīng)驗仍然為我們今天的圖書館工作提供借鑒,他服務社會的精神及其圖書館事業(y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龐榮棣.史量才:現(xiàn)代報業(yè)巨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95.
[2] 申報流通他圖書館(第二年工作報告).紀念史量才先生:追悼大會中的講演詞:沈信卿先生.
[3] 張建安.史量才:“人有人格,報有報格”[J].縱橫,2008(11)28.
[4] 申報流通他圖書館(第二年工作報告).紀念史量才先生:史先生寫在本館一周紀念冊上的序.
[5][6] 李公樸.本館的新使命.1933.12.5.
[7] 量才流通圖書館館刊.
【作者簡介】
云麗春(1963-)女,北京人,國家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