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甫
(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六隊 甘肅 平?jīng)觥?44000)
海石灣煤礦瓦斯抽放井施工技術探討
■周正甫
(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六隊甘肅平?jīng)?44000)
海石灣煤礦瓦斯抽放井是特殊工藝井,采用了四級級擴孔工藝,施工過程中相繼攻克了井內(nèi)大塊鐵屑打撈、井眼導通軌跡偏斜等不可預見的技術難題,完成套管變形處理,進行二次固井,順利完井。
瓦斯抽放井四級擴孔套管變形二次固井
1.1位置與交通
瓦斯抽放井礦區(qū)地處蘭州市,東距蘭州市約120km,西距青海省西寧市約110km,京藏高速公路,109國道及蘭青鐵路穿境o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1.2地質概況
該井鉆遇地層自上而下為:第四系,白堊系下統(tǒng)河口群,侏羅系上統(tǒng)享堂群第三組,侏羅系上統(tǒng)享堂群第二組,侏羅系上統(tǒng)享堂群第一組,侏羅系中統(tǒng)窯街群第五組,侏羅系中統(tǒng)窯街群第四組,侏羅系中統(tǒng)窯街群第三組,侏羅系中統(tǒng)窯街群第二組,元古界。
1.3鉆井技術要求
設計井深700m,套管直徑630mm,下入深度700mm。
井身質量:井壁光滑,井底水平位移≤2m,導向孔每鉆進20m測斜一次。
套管及固井質量:使用425#水泥,水泥漿平均密度為1.70g/cm3,固井水泥返高至地面。套管連接牢固無滲漏。
2.1設備配備
根據(jù)大口徑瓦斯抽放井成井質量要求和施工特點,特選用DJZ2000型全液壓頂驅鉆機,該頂驅鉆機相比傳統(tǒng)轉盤鉆機具有:回轉扭矩大,有較強的提升能力;上卸扣加減尺方便,無主動鉆桿立根,鉆進效率更高;大幅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全液壓操作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
DJZ2000型全液壓頂驅鉆機基本參數(shù):
鉆機型號DJZ2000,鉆桿直徑φ89mm,鉆進深度2000米(鉆桿深度)大鉤最大載荷80 T,電機功率160 KW(不含泥漿泵),井架高度28m,水龍頭中心管通徑φ72,頂驅裝置輸出參數(shù):輸出轉速0~300 r/min,輸出扭矩25000~4500Nm。
2.2施工過程
2.2.1導向孔鉆進
導向孔鉆進選用一徑到底的鉆孔結構,為了配合測斜、定向糾偏的需要使用Ф190mmPDC鉆頭,Ф159mm鉆鋌,Ф89mm鉆桿,低固相泥漿的鉆進方法在海石灣傾角大,易垮塌、掉塊、縮徑復雜地層鉆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海石灣煤礦建礦初期在該區(qū)域回填了大量建筑垃圾和工業(yè)垃圾,導致0-20米井段在鉆進過程中發(fā)生嚴重漏失、坍塌掉塊、井底落物,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情況發(fā)生后采取了泥漿堵漏,打撈落物的處理措施,于2012年10月19日恢復正常鉆進。
導向孔鉆進采用測斜精度高,比較先進的JDT-5A陀螺測斜儀隨鉆進隨監(jiān)測,每30米測斜一次,發(fā)現(xiàn)鉆孔出現(xiàn)偏斜情況即采用JDT-5A陀螺定向儀、螺桿鉆具定向糾斜。導向孔工定向糾斜13次,有效克服了地層傾角大易偏斜的難題,保證了井身軌跡準確無誤的打中靶區(qū)。導向孔深度為706.82米,于2012年11月20日完成。
2.2.2擴孔
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6月21日擴孔,歷時210天。
依據(jù)成井目的和下入套管規(guī)格以及設備能力、施工安全因素擴孔采用組合牙輪鉆頭分級擴孔的施工方法。分別為Ф350mm,Ф500mmФ700mm,Ф850mm四級擴孔。
一級Ф350mm鉆頭擴孔使用Ф159mm鉆鋌,Ф89mm鉆桿的鉆具組合,固相泥漿TBW-850/5泥漿泵循環(huán)泥漿滿足了擴孔需要。
二級Ф500mm組合牙輪鉆頭擴孔,隨著鉆頭增大、孔徑增大。鉆頭在井底切削巖石面積增大,鉆具承受的扭矩相應增加,相對孔徑泥漿泵排量不足,泥漿上返速度減小,井底巖屑不能及時清除影響了擴孔進度。針對這種情況及時更換了鉆具,換用Ф203mm鉆鋌,Ф127mm鉆桿,提高了鉆具強度保證了擴孔鉆具的安全。采用三臺TBW-850/5B泥漿泵并聯(lián),有效增加泥漿排量,提高了泥漿上返速度是擴孔速度有了一定提高。
在擴孔施工中雖然出現(xiàn)了幾次鉆鋌脫扣、井底異物、擴孔鉆頭脫落等故障,由于采取措施方法得當處理及時未對工程施工造成影響。
2.3套管下放
瓦斯抽放井下放套管工作于6月29日上午10點開始,至6月30日15時順利下入孔內(nèi)38大根,深度為486.02m。當?shù)?9大根套管下入孔內(nèi)7.33m深度為493.35m時,突然出現(xiàn)套管既不能上提又不能下放的現(xiàn)象,造成井下套管變形卡死。
鑒于以上情況為了不使該井報廢,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該井的作用,達到瓦斯抽放的目的。經(jīng)相關人員論證采用筒狀磨鐵鉆頭磨削變形、破裂套管段,導通套管與下部井眼,在下部205.65m裸眼井段下入Φ560×12mm套管,采用兩次固井的方法完井。方案確定后立即開始事故處理工具的購置,加工。2012年7月10日晚9點筒狀磨鐵鉆頭及其他工具運達現(xiàn)場,11日開始事故處理。
相繼攻克了井內(nèi)大塊鐵屑打撈、井眼導通軌跡偏斜等不可預見的技術難題。于2012年9月23日套管變形事故處理完成。9月27日Φ560mm套管順利下放至井底。
2.4固井
由于該井套管的特殊情況采用了二次固井,第一次進行下部Φ560mm套管段進行封固,第二次上部井段反擠水泥封固。一次固井Φ560mm套管段,封固段438.31m至679.13m,段長258.82m,環(huán)容86.7m3,密度1.7g/cm3,注入水泥漿120m3(理論99.67m3),水泥漿上返高度438.31m,固井作業(yè)施工連續(xù)。2012年9月27日11:30開始至28日凌晨1:20固井工作完成。二次固井表套及Φ560mm套管段,采用井口反擠水泥法固井。水泥漿密度1.7g/cm3,擠入水泥漿50m3,固井施工作業(yè)連續(xù),水泥返至地面。2013年10月8日上午10:20至13:30歷時3:10。
3.1井身結構、鉆具組合及鉆井擴孔參數(shù)
3.1.1井身結構
根據(jù)工程技術要求和地質情況,利于施工管理,降低成本以及施工中所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故采用了三級井身結構,導向孔鉆進完成后先使用組合鉆頭擴孔至Ф1200mm孔徑,下入Q235B鋼級,規(guī)格Ф1020×14mm護壁管對上部松散層護壁止水,防止松散層塌坍、縮徑,確保了鉆孔安全施工。然后在基巖中擴孔鉆進,擴孔完成孔徑為Ф850mm下入20#鋼級,規(guī)格Ф630×12mm+Ф560×12mm生產(chǎn)套管。
3.1.2鉆具組合
導向孔鉆進鉆具組合:
Ф190mmPDC鉆頭+Ф159mm鉆鋌4根+Ф89mm鉆桿+方鉆桿
定向糾斜鉆具組合:
Ф190mmPDC鉆頭 5LZ146×7.0LL+Ф159mm鉆鋌 1根+Ф89mm鉆桿+方鉆桿
一級擴孔鉆具組合:
Ф350mm組合牙輪鉆頭+Ф159mm鉆鋌8根+Ф89mm鉆桿+方鉆桿
二、三、四級擴孔鉆具組合:
Ф500mm組合牙輪鉆頭+Ф203mm鉆鋌6根+Ф127mm鉆桿+方鉆桿;Ф700mm組合牙輪鉆頭+Ф203mm鉆鋌6根+Ф127mm鉆桿+方鉆桿;Ф850mm組合牙輪鉆頭+Ф203mm鉆鋌6根+Ф127mm鉆桿+方鉆桿。
3.2鉆井液與護壁
導向孔鉆進使用低固相泥漿,加入適量火堿和磺化褐煤樹脂、磺化瀝青粉等,以達到安全、高效鉆進的目的,有效的攜帶巖屑和保護井壁,具有除砂好,流變性好,配制簡單的特點,可防止地層塌坍,泥皮薄而堅韌。鉆井液密度1.06-1.08g/cm3,粘度18-24s。
擴孔鉆進為較高粘度和密度的泥漿,泥漿材料以膨潤土、CMC、火堿為主,適量加入降失水泥漿材料,主要解決大口徑鉆進的巖屑攜帶和井壁保護問題。鉆井液密度1.14-1.17g/cm3,粘度31-34s。
3.3井身質量控制
該井靶域半徑小,精度要求高,地層傾角大井身軌跡不易控制。為了有效控制井斜達到質量要求在導向孔施工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設備的安裝必須做到底盤穩(wěn)固,鉆塔、鉆機的安裝周正、水平。天車中心、轉盤中心、孔口坐標點三點成一線,并做到了及時檢查。
使用直的鉆鋌和鉆桿鉆進,彎曲的鉆具不下入孔內(nèi),為防止孔斜,操作采用高轉速,低鉆壓。黃土層鉆進壓力為鉆鋌重量的30%,基巖鉆進壓力為鉆鋌壓力的50%。
根據(jù)地層合理調(diào)整鉆進參數(shù),鉆至軟硬換層處或易使鉆孔斜地層時,減小壓力和轉速。使用性能符合的泥漿、合適的泵量,以防沖毀孔壁,擴大孔壁與粗徑鉆具的間隙,巖層傾角較大時,采用減壓鉆進。采用JDT-5A陀螺測斜儀隨鉆進隨監(jiān)測,每30米測斜一次,發(fā)現(xiàn)鉆孔出現(xiàn)偏斜情況即采用JDT-5A陀螺定向儀、螺桿鉆具定向糾斜。
海石灣煤礦瓦斯抽放井是口徑大,深度深,工藝復雜,質量要求較高的特殊工藝鉆井工程。施工中嚴格質量目標,井身軌跡、擴孔口徑、固井質量均達到甲方要求。雖然在套管下放過程中發(fā)生了套管擠毀變形事故,在相關人員不懈努力下成功處理了事故,完成了該井施工,滿足了井下瓦斯抽放的目的。
在今后類似大口徑鉆井工程施工配備相應的鉆井設備及鉆具,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鉆進等比較先進的新工藝,力爭提高鉆井效率,確保施工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減輕勞動強度。
TD82[文獻碼]B
1000-405X(2016)-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