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翻轉課堂在我國小學英語本土化實踐中的思考
唐祥林
(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隨著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日新月異,以講授法為特點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變革。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產(chǎn)物,翻轉課堂的引入在我國教育領域掀起了一股熱浪。為使翻轉課堂這一“舶來品”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探析有關翻轉課堂在我國本土化實踐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著手,結合這種教學模式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與現(xiàn)狀,對比揭示出翻轉課堂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期對后續(xù)研究者與實踐者有一定的思考與借鑒意義。
翻轉課堂;本土化;現(xiàn)狀;注意問題
翻轉課堂興起于美國,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Flipped Classroom(顛倒的教室)。由于其一興起就深受教師、學生的喜愛,又有高新技術的支持,因此很快便風靡美國乃至全球。中國也刮起了一股翻轉課堂熱,翻轉的課堂已涉及中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等各個學科。那么,我國在引入翻轉課堂時,是否拿來就用?會不會遇到本土化的問題?這種本土化問題又將涉及哪些方面?這些問題值得我們?nèi)ヌ接憽?/p>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chuàng)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這樣一種教學形式 ”。[1]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而真正使翻轉課堂得到發(fā)展的是美國的“可汗學院”,2007年,薩爾曼·可汗創(chuàng)建了一個“非營利性”的教學網(wǎng)站——用于視頻教學和互動學習的平臺,并且提供在線練習、自我評價以及學習進度跟蹤等學習工具,從而解決了教學視頻制作的難題,推動了翻轉課堂的普及,使得翻轉課堂走出美國,走進了全球同行工作者的視野。
為什么翻轉課堂能在全球迅速蔓延?與我國傳統(tǒng)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到底存在哪些優(yōu)勢?這是每一位翻轉課堂研究者都好奇的問題。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包括知識的傳授和內(nèi)化兩個部分,課堂中以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課后完成家庭作業(yè)。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結構進行了顛倒,由原來的“課間知識講授+課后作業(yè)練習”翻轉為“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作業(yè)練習及問題探討”[2]。由于這種結構性的顛倒,翻轉課堂顯示出其獨有的“魔力”。喬納斯·貝格曼和亞倫·薩姆斯,這兩位翻轉先驅經(jīng)過多年的實驗與研究總結出了翻轉課堂在實踐中的一些優(yōu)勢。
第一,翻轉課堂迎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專注力不集中,對新鮮事物又充滿好奇。翻轉課堂恰好迎合了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符合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教學信息以視頻的形式出現(xiàn)也符合小學生熱衷于新鮮事物的特點。
第二,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為小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大的彈性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把握學習進度,或回看或快進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掌握情況而定,既可以根據(jù)教師安排的學習進度學習,也可以超前學習。這就充分滿足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三,翻轉課堂改變了小學課堂的管理。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中教師需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因為小學生天性好動,稍有分心或吵鬧就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或者影響他人聽課。而在翻轉課堂中,那些搗亂的學生就失去了觀看表演的觀眾,因為“每個學生都忙于自己的活動或合作小組”[3]。分心的同學也沒時間分心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
雖然翻轉課堂自2011年在我國已悄然開始,到現(xiàn)在已開枝散葉,涉及到國內(nèi)各學科和不同年級層。但目前,國內(nèi)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均屬于實驗初級階段,尚未對翻轉課堂本土化的應用和實現(xiàn)方式進行系統(tǒng)研究,所以關于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本土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翻轉課堂畢竟源于美國,美國屬于發(fā)達國家,其“網(wǎng)絡覆蓋率、教學內(nèi)容、學生學習習慣、家長素質等與國內(nèi)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在我國特別是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進并實施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問題也會層出不窮。
首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跟不上的問題。我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已根深蒂固,又特別注重應試能力,學生早已習慣被動的接受學習,而翻轉課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極高,這使得學生一時難以適應。無疑,這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本來英語對于他們來說就很陌生,年紀尚幼的他們注意力不集中,控制力弱,極易導致畏難心理而逃避學習。
其次,教師的表述與實際偏差的問題。眾所周知,小學時期是形成書寫規(guī)范的關鍵時期。而在翻轉課堂的微視頻中,教師的書寫一般是采用手寫板進行的,這與學生接觸的黑板書寫有很大出入,規(guī)范效果也遠不及黑板書寫。因此,這對認識基礎薄弱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會有認識偏差,產(chǎn)生誤導作用。
再次,學生理解層次不同的問題。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父母對于英語熟練程度的差異對于低年級學生課后觀看教學視頻都有較大的影響[3]。有的父母精通英語,對于孩子在觀看視頻出現(xiàn)的問題能較好的解決,而有些父母不懂英語孩子又膽小,學習視頻碰到的問題在課堂中又不敢提,或者礙于面子不提,久之學生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最后,不同學科同時進行翻轉課堂的問題。如果一個學科實行翻轉,學生可能還應付的過來,若多個學科同時翻轉,勢必加重學生的課后學業(yè)負擔。我國翻轉課堂的條件本來就不成熟,在我國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大部分是采取兩節(jié)英語課連上的方式,第一節(jié)課上完后,第二節(jié)自習課留給學生在多媒體教室提前觀看下次課的教學視頻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如果所有科目都需要課后花這么多時間去觀看、學習教學視頻,那么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學習的效果不但得不到保障,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興趣也會慢慢減弱。
因此,對于翻轉課堂這一新鮮教學模式,我們應一分為二地看待。我們在認識、學習這種模式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正確看待存在的問題,若能因地制宜的解決或者避免這些問題,那么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將會如魚得水。
針對前面提到的我國小學英語翻轉課堂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想要將翻轉課堂運用好,就要求教師、引領者對翻轉課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并加以控制。
第一,辯證地看待我國小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差,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他們還沒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較高要求。但是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小時候形成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他們的中學、大學乃至一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的特點本身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我國小學生缺乏相應的英語基礎知識及相應的學習策略,在家里學習相關英語教學視頻難度較大。在美國,部分家長會陪著孩子觀看教學視頻,監(jiān)督孩子學習或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但是在中國大部分家長自己英語知識也欠缺,有的雖然會一點英語但是怕自己的發(fā)音不準等問題也不敢自己教孩子。因此,翻轉課堂在我國本土化應用時也需要根據(jù)我國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特點自主加以調整,不能一股腦地全翻轉。
第二,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有機結合。我國一向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而以講授法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的、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這證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具有其自身優(yōu)勢。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講授法為特點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越來越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一度因為這種“滿堂灌”教學模式而厭學。翻轉課堂應運而生,它不僅能釋放學生的活力,調動學生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目前我國小學生的學習科目并不少,如果每個科目都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占用教師以及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去制作教學視頻和預習,從而加大老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業(yè)負擔。因此,在我國小學英語階段,應對翻轉課堂和傳統(tǒng)課堂進行有機結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情來決定是否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第三,漸進式發(fā)展我國本土化翻轉課堂模式。起源于發(fā)達國家的翻轉式課堂,對網(wǎng)絡的要求相對較高。考慮到我國網(wǎng)絡覆蓋率的實情,特別是欠發(fā)達的農(nóng)村地區(qū)網(wǎng)絡更加稀缺,所以小學階段本土化的翻轉課堂模式推廣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漸進式發(fā)展。
第四,教師全面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翻轉課堂對教師把握學生的學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課堂中老師不再是一味地傳授、講解系統(tǒng)知識,而是對于學生不懂或者難懂的問題集中講解與討論。這就要求老師對于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了如指掌并提前做好知識儲備,對于哪些學生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都要有預見。特別是對于那些基礎不好又不敢提問的學生要更多關注。
我國的小學英語翻轉課堂還處于初步的嘗試階段,在課堂實踐中還有許多待改進之處。但是筆者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翻轉課堂將不斷成熟,也將得到越來越多業(yè)內(nèi)人士的認可,翻轉課堂在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缺陷也將持續(xù)得到改進和完善。
翻轉課堂滿足了小學英語的教學需要,充分調動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英語學習效率。同時翻轉課堂也撼動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根基,挖掘了一批改革舊的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因此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勢必遭到質疑,而翻轉課堂將極有可能會成為未來教學模式之一。但翻轉課堂畢竟是“舶來品”,進入我國的教育體系當中,會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狀況。教育工作者與研究者在翻轉課堂本土化實踐中遭遇各種瓶頸,存在各種問題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多加觀察,善于思考,辯證看待我國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機地結合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漸進式地發(fā)展我國本土化翻轉課堂以及全面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等問題,翻轉課堂在我國必會得到很好的應用。
[1] 張仁賢.翻轉課堂模式與教學轉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
[2] 崔京菁.翻轉課堂及其本土化[J].教師之窗,2013(5):49-51.
[3] 李允.翻轉課堂中國熱的理性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責任校對 龍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03
20160918
唐祥林(1988-),女,湖南永州人,碩士生,主要從事課程英語教學研究。
H315.9
A
1674-5884(2016)11-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