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學
如何讓小組合作發(fā)揮最大功效
文/王俊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略。合作學習將教學視為動態(tài)因素多邊互動的立體交流過程,而且特別強調生生互動的重要性,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學”上了。但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只重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的問題。為了更有效地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全班學生依據好中差各1-2名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
組長根據合作交流內容,及時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協調小組成員間的關系,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督促幫扶“對子”主動解決知識疑難,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組織合作交流時,最好由學生輪流展示,人人發(fā)言,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對于學困生要降低難度因材施教,可以安排學困生展示問題的一部分或一方面,使其產生成就感,逐步培養(yǎng)自信心。組內認真傾聽、積極補充,組間主動思考、禮貌質疑,教師可以相機指導,促使學生深入討論。
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出適當的學習目標,提前設計好教學案,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把學生在本節(jié)課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解題規(guī)律都編成各種各樣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分配到各學習小組,每組一個或幾個問題,不同的小組可以既有相同的問題又有不同的問題。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集中反饋”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反饋給教師。
教師再根據教學實際,采用靈活方式,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引起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把學生注意力和思維引導到探求新知識上來,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并通過觀察提問的方式了解每位同學對問題的解決程度,遇到共性疑難教師要及時點撥,并且搜集預習中的典型錯例,組織全體同學在展示時進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教師要本著相信人人都是可塑之才、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不斷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防止兩極分化加大,學優(yōu)生夸夸其談,學困生漠然處之;要防止合作交流的內容膚淺,學生缺乏興趣、隨心所欲;要防止合作時間調配不均,虎頭蛇尾,缺乏實效或者漫無邊際、畫蛇添足;要防止小組合作的成果演變成個人才藝展示,學生由合作者演變?yōu)榕杂^者,既沒有對重點知識認真地思考,也沒有對遇到的困惑進行積極地質疑。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習基礎比較差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同學,更應該幫助他們克服障礙;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
教師要把握好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在不忽視對個人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基礎上,更應側重于集體評價和小組合作過程評價。集體評價通常是在一個單元或者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結束后,教師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集中測試,檢測時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閱卷要及時,評分要細致。評卷結束后要對學習小組整體進行綜合分析,既要橫向對比,又要縱向對比,對進步明顯的學習小組和成績突出的學習小組進行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以激勵各小組成員不斷提高合作效率,共同進步。
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口頭上的自評與他評,然后教師再根據課堂合作學習的實際,肯定成績,指出問題,提出要求和希望。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市阿旗天山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