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笠澤實驗初級中學 李 乂
主問題,讓語文教學如此簡單——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主問題”設計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笠澤實驗初級中學 李 乂
“主問題”是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核心,堪稱“脊梁骨”。在中學語文課堂中,設計好主問題,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有利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和探究,同時也能將教學的重難點凸顯出來,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能確保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中學語文 主問題 設計
與之前課堂上細碎的問題相比,主問題是教師備課的智慧結晶,是經過概括、提煉、加工而成的有序問題、導向問題和科學問題?;诖?,每次在設計主問題時,我都會立足于文本,讓每一個主問題都能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幫助學生逐步深入文本,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領會字里行間的深意,并最終體會文章主旨,做到舉一反三。借助主問題,教學就可以順水推舟,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充分的提高。
學習就如同登山一樣,如果一上來就翻越高山、險山,未免讓人望而卻步,不敢接受挑戰(zhàn);相反,從比較容易的階段起步,讓學生初步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而后再逐步加大難度,學生的潛能也會被激發(fā)出來,課堂的探究氛圍會持續(xù)下去?;诖?,我會從整體上把握語文教材,確保主問題設計由淺入深,層次分明,遵循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切忌好高騖遠、毫無章法。
在《皇帝的新裝》皇帝人物形象分析中,我遵循從整體感知到細節(jié)分析,再到深化理解的思路,設計了如下主問題:
第一,細讀課文,請你用“我從……看出皇帝是一個……的人”句式來概括皇帝這一人物形象。(從整體上把握人物形象)
第二,這篇課文主要運用什么方式來刻畫皇帝這一形象。(體會手法)
第三,請你為皇帝寫一段建言,使用兩種以上修辭手法。(拓展延伸)
在教學中,學生們在這三個主問題的引領之下,對皇帝這個形象的理解從單一、片面走向立體、全面。就拿第一個問題為例,有的學生說,我從皇帝每天都要穿新衣服看出他是一個特別臭美的人。(認識比較淺顯)有的接著說,我從皇帝派大臣去查看新衣服的進展,看出他是一個多疑的人。(開始深入)還有的接著說,我從皇帝明明看不到新衣服卻裝作看到,看出他是一個虛偽、虛榮的人。(接近核心)。主問題讓學生找到了方向,回答思路清晰。
循序漸進,是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主問題的設計亦是如此。學生們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邏輯合理的主問題,思維得到激活和發(fā)散,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透過字面理解到文章的情感和思想。
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fā),學習是學生自我生成和建構的過程。基于此,中學語文老師在設計主問題時要尊重學生的實際,充分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知識,以其“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水平為問題設計的出發(fā)點,讓主問題成為一個連接已知和未知的中介,且富有啟發(fā)性,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得到新的提高和成長。
在《為你打開一扇門》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先通過“作者要打開一扇怎樣的門?作者為什么要打開這扇門?作者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這三個主問題來解讀課文。這些問題的設計思路與學生之前在學習此類課文時的思路雷同,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讓學生更容易展開探究之旅。學生們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原來作者說的這扇門指的是文學之門。之所以要打開這扇門是因為親近文學,能讓一個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第二個主問題非常適合在教學中展開,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說自己讀《千萬個為什么》讓自己知道世界多奇妙,增長了見聞;有的說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自己知道一個革命者的本色,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還有的說讀了《論語》知道了為人處世之道……至于最后那個問題,學生們直接從第二段中找出來。
主問題的切入點體現(xiàn)了語文老師的匠心獨運和對學情的準確把握,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這樣一來,學生在解讀文本時,就能將已有經驗融會貫通,在學習中融入自我,在探究中提高自我。
主問題的設計要做到有的放矢,即緊扣教學目標,最好是一擊即中。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語文授課既要層次清楚,也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難點。很多簡單的問題,我們能看到,學生也能看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文本特點,設計出生成性的主問題,讓學生通過主問題這條主線的指引能由表及里,真實有效的思考,從整體到局部細節(jié),從語言到內在情感思想。
在《蘇州園林》一課的教學中,我從“蘇州園林的特征”這一主問題開始延伸,又分別設計了“圍繞這一特征,文章介紹了哪些景點?作者是怎樣介紹的?”這兩個問題,便于學生抓住文本的核心——凸顯蘇州園林的圖畫美、藝術美、和諧美和自然美。學生們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這三個問題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讀完課文之后,我發(fā)現(xiàn)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這個見解比較獨特);有的說,蘇州園林和故宮等皇家園林確實不同,蘇州園林是一步一景,將“自然”自然植入,而皇家園林則講究對稱和恢弘氣勢,真是各有特色……主問題確保了課堂活躍而高效。
學生完成了主問題,就相當于完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板塊,其在對語言的把握、概括,對信息的提取,對文章結構的梳理和對文章手法等方面的解讀能力自然也會逐步提高。
總之,設計主問題,既要務實,也要創(chuàng)新,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透過主問題,更快的抓住解讀文本的要領,理清文章的脈絡,找到與文本對話的切入點,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并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作為中學語文老師,我定會遵循主問題設計的原則和細節(jié),推動課堂教學科學有序的展開,做到自主、高效、高質。
【1】李榮美.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J】.中國培訓,2016(14)
【2】劉冬梅.平等對話 巧妙引導——初中語文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