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為保持原貌,本欄目所選考場作文中 ,對于漏字、錯別字、錯詞、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處理:漏字(含標(biāo)點)的補正,在“( )”內(nèi)用楷體字標(biāo)出;錯別字(含標(biāo)點)、錯詞、病句的更正,在“〔 〕”內(nèi)用楷體字標(biāo)出。
——編者
我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女子,如浩瀚宇宙中的一顆星子,如蒼茫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為了我,低到了塵埃里,開出了一朵花。 她給我的愛,悄然又明媚,影響著我的一生。
母親生性善良,待人熱情,不愛濃妝艷抹,穿著總是那么樸素而整潔,每到過年過節(jié),她總是會做一桌令我垂涎三尺的好菜,再讓我跑上樓扶著鄰居王奶奶過來一起品嘗。 一開始我很不解,媽媽告訴我說:“王奶奶的兒女常年在外地,有時幾年才回來一次,我們要盡自己所能多關(guān)心她?!眿寢屵€說:“能幫到他人,就要盡全力去幫,不能貪圖回報?!笔菋寢層绊懥宋?,讓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
在我的印象里,“父親”是個很模糊的詞。 母親說,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因為賭博拿走了家里所有積蓄,最后跑掉了。 從那時起,母親便用她瘦弱的肩頭,挑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把我養(yǎng)大,供我念書,教我做人。 至今我都無法想象,如此單薄的母親是如何做到的。 是她影響了我,讓我在人生路上備受鼓舞,充滿前行的力量。
因為這份愛,那些風(fēng)雨飄搖的歲月仿佛也明亮了起來。
記得我六歲那年的夏天,斑駁的陽光穿過長滿胡子的大榕樹,地上的果子被孩子們踩得“噼啪”作響。 我因為沒有被選上參加匯演而悶悶不樂,母親似乎察覺到了什么,但她什么也沒說,而是在周末帶我回了一趟老家。 正在我流連于美好壯麗的群山時,母親卻讓我留意腳下的溪流:“別看這只是涓涓細(xì)流,但它照樣能穿透頑石匯成江河。”是她影響了我,讓我懂得平凡也是一種美麗。
那個人影響了我,她就是我的母親。 歲月無聲,但我至今依舊記得那些點點滴滴,讓我感受到一時溫暖、一世情懷。
點評:
用富有詩意的語言開篇,直入主題。
語言質(zhì)樸,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用父親的不負(fù)責(zé)任反襯母親的擔(dān)當(dāng)。
敘事完整,語言簡潔。
寓理于景,說理方式別致。
結(jié)尾總結(jié)全文并點題。
作文考題
請以“那個影響了我的人”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整體評價:
文章緊扣主題,選取最熟悉的人作為寫作對象,從生活小事中選材,既有概括敘述,又有細(xì)致描寫,多方面表現(xiàn)母親對“我”的影響,凸顯母親的人格魅力。文章語言質(zhì)樸而簡潔,以行云流水般的筆觸娓娓道來,情與理蘊含其中,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真情。
(賴積華 評價)
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
——題記
行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往往會被忽略。 獨自一人在喧鬧的都市里行走,注意著從你身邊經(jīng)過的人或事,然而……
早上早早起來和奶奶一起上街賣東西,天空煙霧蒙蒙的,大霧幾乎遮住了所有的路,但沒辦法又不得不去,收拾好之后便跌跌撞撞地出門了。 終于,到了目的地,到那兒之后擺放好東西,看著許許多多的人從我面前走過都沒往這邊看一眼,我就有點失望,跟奶奶說我去逛逛。
一路上,我看見各式各樣的東西,真是精致漂亮,還有美味可口的食物,但由于身上沒帶多少錢,我就只能看看了。 后來我又看到和我家賣同樣?xùn)|西的店,但人家的東西好漂亮,而我們家的東西還不如他們的一半,怪不得人家的快賣完了。 我繼續(xù)向前走,好像不走到盡頭不死心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個要飯的在街角坐著,面前還有一個盆子。 我有點好奇地走過去看了看,盆子里并沒有多少錢,我開始想要不要把我僅有的一塊錢也放進(jìn)去呢?我有點兒猶豫,想到以前我把錢捐給一個人,可后來發(fā)現(xiàn)他是騙人的,這使我內(nèi)心無比糾結(jié)。 這時一個過路人把錢放進(jìn)去,于是我不再猶豫,從口袋拿出錢就放入了他的盆子,他好像很感激,馬上抓住我的手,連聲說“謝謝”。 我的臉不由得紅了起來,為自己剛剛還在想他是不是騙子而感到無比羞愧。 同時內(nèi)心又有點成就感,感受到幫助別人時的快樂。 以后,每次我都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 也會收獲一筆財富,這對我影響極大。
看破紅塵,終有一心?!矂h去“看破紅塵,終有一心?!薄?/p>
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活著的權(quán)利,也有幸福的可能,只是種種不利因素使他們不得不 〔刪去“不得不”〕 淪為貧困人,但他們的本性并不壞。
高貴、富有的人有忙碌的一生,而我寧愿平平凡凡地生活,懷著感恩之心去對待一些人或事,就像那個對我影響極大的人。
點評:
開篇表意不明。
敘事繁冗,與主題無關(guān)的內(nèi)容過多。
語言平淡無味,敘述如記流水賬。
此處應(yīng)是中心事件,但內(nèi)容過于空洞,沒有寫出“對‘我’的影響”。
這兩段與上下文關(guān)系不大,語言也比較費解。
結(jié)尾點題突兀。
題目解析:
這是一個命題作文題。 題目的中心詞是“人”,而修飾語“那個影響了我的”對中心詞做出了明確限制和提示,即:只能寫一個人,并且是一個有影響的人,對“我”產(chǎn)生了影響。 因此,選材時只能選擇一個人作為寫作對象,不能選取多人,更不能寫其他事物。 同時,題目中的“我”就是考生自己,寫作時要從“我”的視角出發(fā),寫出真情實感,體現(xiàn)出那個人對“我”造成的影響。 題目的關(guān)鍵詞是“影響”,由此,可以通過一系列問題確定文章的中心和選材方向,如,誰影響了“我”?這個人的什么行為或品質(zhì)影響了“我”?影響“我”的過程是怎樣的?這種影響讓“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變化?順著這些問題去思考,不難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作文。
作文的落腳點在“人”上,因此具體寫作中要抓住特點寫人。 比如,這個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方面的特點,不妨加以細(xì)致描繪,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選材時要圍繞人物特征選擇典型事件,尤其是要注重細(xì)節(jié)描寫,增加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突出人物對“我”產(chǎn)生的影響。
這一文題比較適合寫成記敘文。
整體評價:
文章記敘了自己幫助乞討者的一次經(jīng)歷,雖然選材源于生活,但由于詳略安排失當(dāng)且語言繁冗平淡,很難打動讀者。具體問題有:事件敘述簡單,缺少對人物的細(xì)致刻畫,對“產(chǎn)生影響”的敘寫不夠具體,與中心人物無關(guān)的內(nèi)容過多,語言冗長繁雜,內(nèi)容空洞,抒情和議論矯揉造作,弄巧成拙。
(賴積華 評價)
(責(zé)任編輯 曹 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