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這些全新的教學理念,不僅從根本上否定了傳統(tǒng)“一言堂”,灌輸式為主的教學形式,還為我們今后的語文教學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我覺得語文課堂要煥發(fā)生命活力,就必須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出自我的個性。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一方面,能為學生營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比教育簡單的講述而言,利用教學情境,揭示主題,學生更容易入情入境,在樂趣中自主、積極地進行學習活動。
二、調(diào)動多項感官,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
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不可能有高的質(zhì)量和效率。因此,在文本教學中,我會先根據(jù)文本主題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課文。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動口讀,動腦想,邊讀邊想,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在這個過程中,動手勾畫出不明白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fā)揮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放飛學生思維,讓學生互動學習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睂W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知識積累等提出不同的見解。這時教師應因勢利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辯論,給學生留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去思考、去爭辯,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為語文課堂注入活力。
四、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品味成功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熱愛,并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和關心。尤其是對于一些學困生,更要留心觀察,通過適當?shù)囊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勢。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和條件,讓學困生在課堂上獲得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讓課堂上的弱勢群體真正地動起來,使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
總之,要想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必須讓它成為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張揚他們的個性。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