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坤
備課流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備課是每個老師每日必做的一件事。那么什么是備課?教師在上課前所作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叫做備課?!耙磺袨榱藢W生,一切為學生著想”,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地會學、學會。備課是教師全身心投入的過程,它貫穿于教師的全部教學過程之中。
一、教學目標與定制
如果制定了合適的具體目標,學生和老師就有了正確的奮斗方向。在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中,要遵循大綱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和學生學習情況,制定從單元到課時的目標體系,只要堅持每節(jié)課都經(jīng)過認真思考,就一定能正確地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準確地傳授知識,有效地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二、教學過程與細化
過程的細節(jié)馬虎不得,俗話說得好:細節(jié)決定著成敗,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暴露學生各種疑問、困難、錯誤和矛盾的過程,又是展示學生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chuàng)新成果的過程。因而教師在教案中的預設非常重要,實際上預設本身就是讓學生生成的過程,教師在預設時宜粗不宜細,給學生留下探究的空間。
三、教學方法與選用
預設和教案就像一只無形之手控制著教師的課堂教學,從而使上課變成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方法適合,事半功倍。方法不適合,勞而無功。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和原則,用什么方法教,學生用什么方法學,這是我們在備課中必須考慮周全的問題。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應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宗旨,要求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要充分吸收過去教學中好的經(jīng)驗,結合新課程探究新的教學思路。
四、課堂作業(yè)與優(yōu)制
科學編制和合理布置作業(yè)不僅有利于鞏固、深化、拓展、運用所用知識技能,促進思維發(fā)展,增強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減輕課業(yè)負擔,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什么樣的學生留什么樣的作業(yè),因人而異,促使學生的技能不斷提高。
五、課后反思與整理
課后反思也是一種教學后的備課,教師可以從課后反思中、學生生成的問題中得到知識的積累,可以思考教學中的得失,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機智、課件制作、問題探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因知識儲備不足而引起的尷尬等,因而教學后的備課是為了修正以前的教學行為,也是教學經(jīng)驗的理論化,是下一次教學的預案。因此,這個階段實際上是教師的收獲階段,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速成階段。長此以往,必然會課課有所得,長期成名師。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