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旭霞
在十幾年的音樂教學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童心世界像一片圣潔的沃土,如果你播下智慧的種子,他便會結(jié)出創(chuàng)造的碩果;如果你埋下希望的枝條,他便會長成理想的參天大樹。而能否達到這個理想的意境,則取決于園丁的耕耘。有了這樣的感悟之后,我是如何開展音樂教學與研究的呢?
一、勤學多練,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為教學工作夯實基礎
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高低,是成功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只有真正地熱愛音樂教育工作,才能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教師要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要有“浮想聯(lián)翩”“舉一反三”的功夫,并且要做到多思考、勤鉆研,在教學中出新、出奇、出新招。古語說得好:“留心處處皆學問”,教師只要細心觀察事物,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學生身邊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高自己彈、唱、跳、舞的能力,就能用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繪聲繪色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來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情感,敲開學生的心扉。在教學中只有做到了課前有準備,課中有變化,課后有反思,科學地安排時間,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才會使好的教學方法發(fā)揮效力,才能通過導、引手段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藝術(shù)人才來。
二、結(jié)合學生實際,靈活運用教法,引導學生步入音樂殿堂
一二年級的學生對樂理知識的了解是很少的,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理解和掌握樂理知識,我認為必須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譜能力。在熟讀教材難點的基礎上,思來想去,從歌曲音的組成入手迅速提高學生識譜能力。例如《粉刷匠》一課,旋律是由do re mi fa sol五個音組成,然后我有目的地指向其中一個音,學生就會唱出那個音。隨后便唱出了《粉刷匠》的旋律,然后我問學生,這歌好不好聽啊?(好聽)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學生一看非常簡單,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了,識譜能力提高了。如果老師把全曲出示在黑板上,學生一看覺得很復雜、很難,就增加了學生的思想負擔,失敗的概率就會增加,不利于學生繼續(xù)學習。
三、運用感官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小學生愛好廣泛,如,他們喜歡唱兒歌,在兒歌中游戲,在兒歌中學習,在兒歌中成長。教師可以運用兒歌,教學生記住那些難記的音樂、概念,學那些平時覺得枯燥無味的樂理知識,例如“■”頓音記號兒歌,“小雞啄米尖尖嘴,頓音記號我們會,彈跳有力時值短,音符跳出很清脆”。再如“∨”換氣記號,“三角口朝上邊,換氣記號記心間:遇到它快吸氣,時間要搶莫等閑”等等。這樣,兒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學生愛讀易記。學生學習的興趣濃,教學效果也比較好。
四、運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經(jīng)常用故事導入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講《粗心小畫家》一課,我就運用了故事導入法:同學們,下面老師講一個故事,請同學們注意聽。從前,有一個小孩,名字叫“丁丁”,畫只螃蟹四條腿,畫只鴨子尖尖嘴,畫只小兔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怎么樣的畫家呀?學生說:“粗心的畫家!”“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這樣過渡自然,學生自己說出了課題。
為了使學生能盡快記住歌詞、節(jié)奏,我就利用快板的形式朗讀歌詞。手做打快板姿態(tài),邊打邊說:“丁丁說他是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這樣學生越說越有勁兒,很快就掌握了歌詞、節(jié)奏。
五、讓學生走進美麗的大自然,讓自然美與音樂美有機結(jié)合
記得在一次音樂教研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方案,目的是使自己的教學不是總跟著別人的腳印走,要在繼承上出奇、出新。這一課,我從美、情、趣出發(fā),把律動、視唱、節(jié)奏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利用觀賞大自然美景進行音樂教學。我是這樣引進課堂的,“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野外去觀賞大自然的美景好不好?”“好!”“雖然外面下著小雨,但我們也不怕,因為正是這小雨滋潤著大地,給大地披上綠裝,才帶來這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色。”邊走邊唱歌,律動《小雨沙沙》,然后出示掛圖,“我們來到了大自然,同學們說說都有哪些大自然美景?”同學們開始說:“遠處有山,近處有池塘,池塘里有荷花,荷葉上有兩只青蛙,池塘邊有五顏六色的花,引來了許多小蜜蜂?!保ㄟ@一段既開闊了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好,那么,青蛙在干什么呢?”(在唱歌)“好,讓我們和青蛙一起來唱歌好嗎?”于是我就把花草部分揭開露出兩聲部青蛙練習曲。學生感覺到新鮮、新奇、感興趣,先合奏,再用豎笛吹二聲部旋律,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然后再讓他們看蜜蜂在干什么?!霸谖宋宋瞬苫勰?!”“好,讓我們來看看蜜蜂是怎么樣采花蜜的?!比缓蟀鸦ú莶糠纸议_露出節(jié)奏型,學生用“嗡嗡嗡”模擬聲來說節(jié)奏,這樣既形象又直觀,把律動、視唱、節(jié)奏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以免基礎訓練部分枯燥無味。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變化多端,而且達到了教學目的,并受到領導好評。
音樂教學方法很多,有待于我們逐步去研究、挖掘和探索。只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就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少的精力,學會最多的知識方法。
新世紀面臨著新挑戰(zhàn),只要我們明確音樂教學目標,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起來,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以美感滲透為核心,加大教改力度,重視音樂實踐,就可以在實踐中獲得經(jīng)驗,解放思想,更新音樂教學觀念,使學生適應新時期的音樂要求、新的挑戰(zhàn)。讓我們音樂同行行動起來,共同開創(chuàng)教育那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金立新.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初探[J].魅力中國,20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