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勇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分組討論教學法的探討
◎黃小勇
分組討論是現代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分組討論教學法是教師指導學生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有效學習的一種組織教學的方法,本文就分組討論教學法在中學地理課堂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
分組討論法;合作;課堂教學效率
分組討論法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分組討論教學法是教師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廣應用,許多教師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在嘗試運用分組討論教學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筆者認為所謂分組討論教學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圍繞教學中的某一中心問題,通過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動,從而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學習和互相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的一種組織教學的方法。課堂中利用分組討論可以提高有限時間內學生學習、交流、表達的頻度與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優(yōu)勢互補,也有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fā)展。
為此,本人嘗試在自己的教學班里運用地理教學分組討論教學法來提中學學地理課堂效率,努力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探索以上分組討論教學上存在的問題,試圖形成適合自己教學班的有效的分組討論教學法。
由于學生真正掌握用分組討論法來學習需要一個過程,教師也需要有一個自我反思和調整的過程,因此本研究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探索,分為三個階段:嘗試參與階段,熟悉自控階段,默契合作階段。
1、嘗試參與階段。教師首先要學會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有價值的問題,同時設計的問題又要符合學生循序漸進認識規(guī)律。學生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提高老師的鼓勵,逐漸適應參與討論的學習習慣,使一些膽怯的學生能夠或多或少地參與討論。
2、熟悉自控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在討論中既要說,又要聽,使討論能夠有序進行。學生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學會使自己的討論能夠圍繞中心,說在點子上,同時擴大討論的參與面。
3、默契合作階段。教師的注意力要放在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引導,引導討論步步深入。學生在討論中學會通過辯論探究問題,提高討論的探究質量。
1.分組討論的問題要精選:設計討論的問題的前提是一定要緊緊扣住地理課程標準,從知識、能力、情感的三維目標入手。在此基礎上設計圍繞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的問題。經驗證明:設計討論的問題,一要設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二要設計步步深入的問題。
(1)設計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動腦,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地理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不能過于簡單,不假思索就能解決的問題。盡可能把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或趣味性、生活性的問題,或熱點性、規(guī)律性的問題作為討論學習的載體。
(2)問題的設計要步步深入。問題如果難度過高就不可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設計問題時還要注意問題的啟發(fā)性、層次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特別要注意:
①要作一定的引導。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監(jiān)控。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②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討的時間。問題提出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思考,或出現思考障礙,或出現答案不一,此時是開展分組討論的最好時機。如果不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方案,容易造成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2.對不同的問題要實行不同的分組方案:分組的方案有很多種,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景、問題使用不同的分組方式。
(1)同桌式分組。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使用是經?;?,在地圖中要尋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同桌互助,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不同的頁面中,尋找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時,同桌的兩位同學分別翻到不同的頁面,進行對照,可以減少頁面的翻動,而且直觀明了。
(2)按座位并列式分組。對于幾個平行并列的教學內容,按班級座位分組,讓各組負責一項內容開展,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匯報,達到全班學習的目的。
(3)根據觀點辯論式分組。這種分組方式主要運用,人文地理的教學中。根據不同的觀點,對學生分組,小組可以課前搜集資料,課堂上進行辯論。
3.課堂分組討論的形式要豐富多樣:靈活運用分組討論的不同方式是吸引學生參與討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
(1)協商法。討論時,小組成員可以先獨立思考,產生自己的見解或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可保證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2)互補法。在小組中每個成員獨立思考后,隨機決定一位成員陳述自己的意見,其他成員以他的意見為參照,對他的意見發(fā)表見解,最終形成集體意見。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于全班組與組之間的探討,在這種具有團體性質的爭論中,學生們更容易發(fā)現差異,發(fā)生思維的碰撞。
(3)提問法??尚〗M內提問,也可小組間提問,可學生之間點名提問,也可男女生相互提問等等。這樣的方法增強了趣味性,如加入一些競爭機制,則使學生產生較高的積極性,也培養(yǎng)了集體榮譽感。
1.在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既要關注小組整體在合作中所運用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和獨特見解,也要關注每個小組成員在合作中所表現出的參與程度、合作的態(tài)度、合作的過程,并進行積極的引導,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相學習。
2.在地理課上運用分組討論教學法進行教學,需要以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跟上二期課改思想為前提。筆者體會到,教師的教學只是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投入學習的教學情境,同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靈活的引導,教師是教學情境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3.學生要適應分組討論學習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教師實施分組討論教學法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教師要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分組討論教學法也有一個通過實踐反思不斷完善的過程。
總之,分組討論法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意識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對于促進學生學會學習,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較顯著的作用,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1]陳澄《地理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山中學 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