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愛晶
分層教學 全面收獲
文/張愛晶
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弱不一,家庭學習環(huán)境也各不相同。在長期的教學摸索與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要想讓一個班級全面發(fā)展,取得較理想的學習成績,教學必須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帶動整個班級的英語學習。
“分層教學”能有效關注后進生的學習 許多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還可以,但部分學生到了高中接觸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高中英語單詞量大,閱讀難度高,于是對英語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對學習英語逐漸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再加上高中階段科目比初中階段多,學習應接不暇,加之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他們會感到被老師冷落,嚴重影響了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教學”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讓這些學生明確自己所處的層次,在屬于他們自己的層次中學有所獲。
“分層教學”能對所有學生有的放矢 鼓勵是開啟學生心理情感大門的鑰匙,學生會在夸獎表揚中不斷進步。我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使得處于最低層的學生都能達到目標,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極大地優(yōu)化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我在備課時事先估計了在各層次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做了充分的準備,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教學對象的分層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后,結合各種測試手段,將學生大致分成三個層次。A層: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方法得當,成績優(yōu)秀;B層:基礎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C層: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欠佳。當然,我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分層是動態(tài)的,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學習成績的變化及時“升層”和“降層”,使自己始終處于最適合發(fā)展的層次。
備課的分層 我在每次備課時都會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查閱相關資料,備課根據(jù)學生的分層情況,確定不同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目標,在知識點的挖掘上既注重培養(yǎng)中等以上學生的運用能力、應變能力,也要照顧到英語薄弱學生的接受能力。
授課的分層 根據(jù)備課要求,我的授課主要著眼于B層學生,實施中速推進,課后輔導兼顧A、C優(yōu)差兩頭,努力為基礎較差的學生實現(xiàn)當堂達標創(chuàng)造條件。
具體做法是: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培養(yǎng)他們自學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讓他們盡快趕到A層的學生;對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淺講多練,查漏補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教師重視的幸福感;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提問簡單的問題或直接從課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就優(yōu)先考慮C層,并輔以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
練習和作業(yè)的分層 在完成課堂練習時,有些同學在四五分鐘時間內(nèi)就完成了,而有的同學則需要十多分鐘才能完成。鑒于這種情況,我將練習確定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形題或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這類問題綜合性很強或是非常靈活。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B、C兩層學生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了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評價的分層 分層評價也是分層施教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實施分層考核,測驗時試卷設計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卷。這種設計方法可使C層學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進而增強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使A、B兩層學生不易滿足,激發(fā)其求知欲。
(作者單位:新疆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