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莉
(東北大學軟件學院,遼寧沈陽110819)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中哥特文學元素解析
崔曉莉
(東北大學軟件學院,遼寧沈陽110819)
斯蒂芬妮·梅爾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自出版以來深受全世界廣大讀者喜愛,這部充滿青春浪漫的愛情小說中隱藏著眾多傳統(tǒng)哥特文學元素。美國哥特小說興起于18世紀末期,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哥特元素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眾多美國文學作品之中,成為當代作家創(chuàng)作的美學來源之一。《暮光之城》系列小說從場景描寫、情節(jié)設置以及主題和人物塑造方面都融合了哥特元素,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哥特文學與現(xiàn)代小說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暮光之城》;哥特文學;吸血鬼
美國女作家斯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創(chuàng)作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第一部《暮色》(Twilight)發(fā)表于2005年。之后的2006至2008年,梅爾陸續(xù)發(fā)表了《新月》(New Moon)、《月食》(Eclipse)和《破曉》(Breaking Dawn)。小說講述了17歲女孩貝拉(Bella)因為家庭變故搬到父親居住的小鎮(zhèn)福克斯,結識了來自吸血鬼卡倫家族的愛德華和狼族的雅各布。雖然貝拉和愛德華互相愛戀,但他們屬于不同族群,兩人的愛情之路充滿荊棘。貝拉身上的特殊香氣時時引誘愛德華的嗜血本能,但為了愛情,他壓抑著自己的欲望;而貝拉想要和愛德華永遠在一起,就必須跨越人類與吸血鬼之間的藩籬;此外他們要面臨吸血鬼與狼人的種族宿仇,與雅各布的三角戀情,以及與其他吸血鬼家族的斗爭。該系列小說情節(jié)緊張、扣人心弦,一出版就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僅在美國銷量就已超過5 000萬冊,全球銷量突破8 500百萬冊。誠然,《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成功離不開青春靚麗的男女主角、纏綿悱惻的三角戀情、用現(xiàn)代時尚元素包裝的吸血鬼傳說和狼人故事以及引人入勝的恐怖懸念。但是細細品味之后,不難看出小說中神秘詭異的場景、恐怖驚險的情節(jié)、人類與吸血鬼和狼族之間的情感糾纏,以及正義與邪惡斗爭的主題等,都具有明顯的哥特小說特征。
根據(jù)西方學者的觀點,“哥特”一詞的真正歷史始于18世紀,有野蠻、神秘、中世紀和超自然等多種意義。
1764年,英國作家霍勒斯·瓦爾普(Horace Walpole,1717—1797)出版了小說《奧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并把副標題命名為“一部哥特小說”,這是一部有著暴力、兇殺、恐怖的作品,由此開創(chuàng)了西方哥特小說的先河。此后,“哥特”一詞成為一種小說題材的名稱,即哥特文學(Gothic Literature)。
自《奧特朗托城堡》面世后大約六十年間,有大量哥特小說面世。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家及作品有:威廉·貝克福德的《瓦塞克》(1786)、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意大利人》(1794)、馬修·劉易斯的《修道士》(1796)、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818)等。
在美國,早期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哥特小說則有查爾斯·布朗(1771—1810)的《威蘭》(1798)等作品。隨后,美國作家中深受英國哥特小說影響的還有薩莉·伍德、伊薩克·米契爾、納撒尼爾·霍桑和愛倫·坡等,其中愛倫·坡的成就最為顯著[1],他的小說在哥特文學發(fā)展中有著繼往開來的地位,代表作有《厄舍古屋的倒塌》《陷阱與鐘擺》《泄密的心》《黑貓》《紅死魔的面具》等。
盡管哥特小說受到讀者喜愛,但從誕生伊始,“就比美國文學中的任何其他文學形式都引來了更多的評論,或褒揚贊頌、或貶抑謾罵,它所吸引的評論界目光是史無前例的”[2]。古典主義者認為哥特小說內(nèi)容粗俗而野蠻。如,美國著名學者瓦特認為英國哥特小說“沒有多少內(nèi)在價值”;還有學者認為,“由于哥特小說都是平庸之作,可以將其從文學史上一筆勾銷”[3]。
然而,浪漫主義學派卻大力推崇哥特小說,認為它充滿想象力,是古樸、自然的代表。哥特小說描寫對象跳出了一成不變的生活,著重講述非凡的人和事,這些超越現(xiàn)實的素材、豐富的想象力、超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相結合的手法以及對異國情調(diào)的描繪,都對浪漫主義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哥特小說也被劃歸于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稱為“黑色浪漫主義”。
傳統(tǒng)哥特小說通常有較為固定的模式和特征。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1.故事發(fā)生的地點通常是陰森恐怖的城堡、古老神秘的修道院、漆黑寒冷的地下室或玄機暗藏的密室。這些地方一般都遙遠偏僻,平時人跡罕至,甚至有鬧鬼的傳說。此外,哥特小說還會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的渲染來營造小說陰森詭異的神秘氣氛,如烏云密布、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等。自然環(huán)境和天氣的惡劣,對于渲染小說神秘恐怖的氣氛起到了巨大作用。而且故事往往放在中世紀或者其他國家,通過對不同文化和大自然的描寫,使作品充滿了濃郁的異國情調(diào)及對大自然美景的描述。2.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懸念叢生。哥特小說追求驚悚刺激的效果,作品充滿了狂熱奇特的想象力,兇殺、復仇、陰謀等是小說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經(jīng)常運用夢和預言的描寫,增加小說神秘詭異的氣氛,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3.哥特小說常常籠罩神秘怪誕、超現(xiàn)實氣氛,在小說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神秘的鬼怪,具有魔力或者巫術,通過在讀者面前展開現(xiàn)實與超現(xiàn)實的對照,以此來增加小說玄妙詭異的感覺。4.哥特小說產(chǎn)生于對理性至上的新古典主義的反駁,努力使文學基調(diào)轉(zhuǎn)向人的內(nèi)心活動和情感世界[4]。在主題上常常表現(xiàn)正邪斗爭、善惡沖突,以及對人類道德的探索和追問。
對照哥特小說的模式和特征,《暮光之城》系列作品中有著鮮明的哥特式特征:從常年陰霾的天氣到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從有著超能力的吸血鬼和狼人到推動小說發(fā)展的夢境。此外,該系列小說沒有離開“善惡沖突”的主題,這些都表現(xiàn)出它繼承了哥特小說的傳統(tǒng)。
(一)小說發(fā)生的獨特地點、利用自然環(huán)境對小說進行渲染以及對恐怖場景的描寫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中大部分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叫??怂沟男℃?zhèn),“那里幾乎常年籠罩著烏云。這個微不足道的小鎮(zhèn)上雨水比美利堅的任何地方都要多”[5]。這樣的天氣烘托出了整部小說神秘驚悚的氣氛。
由于吸血鬼在太陽光的照耀下,皮膚會像鉆石一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所以,以卡倫為首的吸血鬼一家只能在沒有太陽直射的天氣里外出。當貝拉和愛德華在一起的時候,天氣總是“霧蒙蒙的,超乎尋常,空氣中幾乎到處是煙霧”[5]149。愛德華出現(xiàn)在學校時,“霧差不多已經(jīng)散了,但天色依然陰沉,低低地飄著讓人感到壓抑的烏云”[5]153。
卡倫一家的住所遠離小鎮(zhèn),周圍沒有別的住戶,房子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掩映在朦朧陰暗的森林中[5]244。貝拉在愛德華離開幾個月后,來到卡倫一家的住所以解相思,她看到的景象是“高高的蕨類蔓延到了屋子周圍的草坪上,簇擁在雪松樹干的周圍,他們甚至爬上了寬敞的門廊,草坪好像被像羽毛一樣的綠色波浪淹沒了一樣……它們有齊腰深?!仗摯┩噶索鋈皇拇皯?,這令人感到恐怖。……它看起來就是適合吸血鬼居住的鬼穴”[6]。
恐怖是哥特小說的顯著特征,小說通過凸顯痛苦、受難和死亡過程給讀者以強烈沖擊,營造出強烈的恐怖感受。《暮色》中,吸血鬼詹姆斯把貝拉誘騙到僻靜的舞蹈教室,在吸食鮮血之前還要折磨貝拉,作者對于此過程的描寫筆觸細膩,場景真實,令讀者印象深刻?!八⒖虛湓诹宋业纳砩希恢荒_正使勁照我的腳踩下去。我聽見了令人作嘔的咔嚓一聲?!鄣梦胰滩蛔〖饨衅饋砹?。他的腳趾在我斷裂的腿上蹭來蹭去,我聽見了一聲慘叫。我驚奇地意識到,這聲慘叫是我自己發(fā)出來的”[5]336。
貝拉和愛德華結婚后懷孕,在生下女兒以后即將死亡,愛德華為了挽救貝拉,把吸血鬼的毒液注入貝拉的心臟,希望能幫助貝拉轉(zhuǎn)變成吸血鬼。在從人到吸血鬼轉(zhuǎn)變的過程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貝拉生不如死的痛苦感覺,使讀者感同身受。貝拉覺得身體里“灼燒的感覺在增強……,直到超過了我曾經(jīng)感受過的一切?!盵7]“我感到火焰背后的脈搏此刻在我的胸腔內(nèi)狂熱地跳動,……火焰越燒越旺,我想尖叫,乞求現(xiàn)在有人來殺死我,……火焰此刻從我的心臟開始不停地向外啃噬,將不可想象的痛苦傳遍我的肩膀和胃部,向上蔓延燙傷我的喉嚨,吞噬我的臉龐。……在一個永無止境的空間里,……只有兇猛的折磨,我無聲地尖叫,懇求死神來臨?!@一刻的痛苦無邊無際”[7]305。
(二)小說風格神秘離奇、懸念叢生,故事曲折跌宕,引人入勝
梅爾對于情節(jié)和結局的安排做了精心設計。小說中種種懸念和巧合使得這個故事像所有的哥特小說一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在《暮色》中,貝拉在學校遇到了愛德華,被他俊美的外表吸引,但是卻發(fā)現(xiàn)愛德華行為古怪:上課的時候他盡量拉開和貝拉之間的距離;他的瞳孔有時是褐色的,有時卻是藍黑色;為了救貝拉,他能單臂阻擋一輛沖撞過來的汽車;他的手指冰冷,仿佛沒有體溫……。這些都成為貝拉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問。隨著謎底的揭開,貝拉知道原來愛德華是一個吸血鬼。
作者在揭開雅各布真實身份的時候也同樣設計了懸念。雅各布比同齡人高大許多,貝拉每一次見到他都覺得他又長高了;他的體溫很高,在很冷的天氣里都不穿或只穿很薄的上衣。貝拉后來才知道,原來雅各布的真實身份是狼族,而且已經(jīng)到了能夠變身的年紀。
在小說里有很多謀殺、復仇等內(nèi)容,血腥屠殺、深仇大恨以及由此引起的密謀、復仇和戰(zhàn)爭貫穿了小說的始終??梢钥闯觯赌汗庵恰废盗行≌f采用的是哥特小說最典型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設置。
貝拉在參加卡倫一家棒球活動的時候遇到了路過的三個吸血鬼詹姆斯、維多利亞和勞倫特,他們和可以依靠動物鮮血為生的卡倫一家不同,他們需要吸食人類血液。詹姆斯被貝拉“甜美”的味道吸引,愛德華對貝拉的保護更引起了他獵殺貝拉的興趣。在他快要得逞之時,卡倫一家人及時趕到,殺死了詹姆斯。
傳統(tǒng)哥特小說經(jīng)常利用對夢和預言的描寫,來增加作品神秘詭異的氣氛,為故事的發(fā)展進行鋪墊。貝拉的噩夢推動了小說發(fā)展,小說中無數(shù)次描寫了貝拉夢境的內(nèi)容,而夢的內(nèi)容恰恰和情節(jié)發(fā)展相契合,對讀者理解小說和預測小說內(nèi)容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暮色》中,貝拉到達??怂规?zhèn),重遇兒時的伙伴雅各布,并且在學校剛剛結識愛德華,她就常常夢見在黑暗的森林里,雅各布和愛德華都在呼喚她,雅各布痛苦地倒在地上,變成一只棕色的狼,愛德華卻露出尖銳鋒利的牙齒。這向讀者傳遞了雅各布是狼族,而愛德華是吸血鬼的信息,并且暗示了狼族和吸血鬼的宿仇以及兩人對貝拉都有愛慕之情?!缎略隆芬婚_始就是貝拉的噩夢,她夢見很多年以后,自己“皮膚柔軟而松弛,形成一道道彎彎曲曲的小的細紋,輕輕地依附在骨骼上;……像一棵干癟的杏樹,……頭上還頂著一團蓬松濃密的白發(fā)……”[6]2而愛德華卻永遠保持17歲的模樣。這個夢反映了貝拉想和吸血鬼愛人長相廝守,對衰老十分恐懼,讓讀者理解了貝拉這樣一個普通女孩,為了愛情甘愿遭受巨大的痛苦從人類轉(zhuǎn)變成吸血鬼。《破曉》中,貝拉和愛德華結婚不久,就夢見吸血鬼孩子,暗示了貝拉將受孕,有自己和愛德華的愛情結晶。
小說中的預言也起到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惣业奈韾埯惤z有著非凡的能力,可以預見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愛麗絲用自己的超能力從詹姆斯手下救出了貝拉;在意大利救回了愛德華;預見了新生吸血鬼軍隊和沃爾圖里家族的進犯,從而讓卡倫一家和狼族能夠提前做好準備。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很好地把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相結合。小說的女主人公貝拉,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相貌不十分出眾,不喜歡熱鬧,不擅長體育運動。這樣一個身無長處的女生,結識的吸血鬼朋友卻個個身懷絕技。貝拉和愛德華的女兒更是個奇跡,這個非人類也非吸血鬼的孩子容貌美麗,長得飛快,學習能力超強,也有自己的特異功能,即可以不用說話,僅憑交換思想和別人交流。雖然作者把吸血鬼和狼人描寫得近乎完美,但并不會讓讀者感到荒謬。西方關于吸血鬼和狼人的傳說由來已久,吸血鬼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雖然梅爾筆下的吸血鬼形象不同于傳統(tǒng)吸血鬼的形象,但是讀者仍然認為吸血鬼俊美的外表、超人的速度和力量是非常可信的。
(三)使讀者也看到了傳統(tǒng)哥特小說一貫表現(xiàn)出的善惡沖突和道德探索
小說中善惡對立描寫十分明顯。吸血鬼卡倫一家與人們心目中恐怖、陰暗、專門以吸食人類血液為生的吸血鬼大不相同。他們不愿意成為獵殺、殘害人類性命的惡魔,通過壓抑、控制自己對人類鮮血的欲望,成為了吸血鬼中的“素食者”,即依靠捕食動物,就可以滿足自己嗜血的欲望。家長卡萊爾甚至“領悟到了他的使命,也是他苦修贖罪的出路,那便是……便是拯救人類的生命”[5]257,他成為了一名醫(yī)生,救死扶傷。而以雅各布為首的狼族,則以保護人類生命免受吸血鬼的危害為己任,他們團結勇敢、正直無私,當面對強敵時毫不退縮,通力合作。毫無疑問,卡倫一家和狼族代表了正義的一方。而吸血鬼詹姆斯、維多利亞和沃爾圖里吸血鬼家族則是邪惡的代表,他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欲望對人類任意殺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正邪交鋒的結果自然是邪不壓正,在戰(zhàn)斗中體現(xiàn)出的愛情、親情、友情、勇敢、忠誠、信任等美德在人類社會中也是被重視和提倡的。
小說中,作者還對生命的意義進行了探索。貝拉和其他吸血鬼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是自己選擇成為吸血鬼的。為了和心愛的愛德華在一起,她在過完18歲生日以后就請求愛德華“轉(zhuǎn)變”她,但是愛德華卻一直拖延,因為他深知吸血鬼雖似“永生”,實際上卻已死亡,沒有心跳、呼吸和血液,沒有睡眠、食欲和體溫,從某種程度上說,似行尸走肉,沒有靈魂,在無盡的歲月中煎熬。而貝拉自己也有猶豫,她擔心無法向深愛自己的父母交待,而且她也害怕“轉(zhuǎn)變”后,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雅各布??▊惣业牧_莎莉也強烈反對貝拉被“轉(zhuǎn)變”,在一次深夜暢談中,她告誡貝拉“你已經(jīng)擁有了一切。你還有整個人生就在你的眼前,我所想要的一切,而你卻打算把它拋棄。難道你不明白我寧愿用我所擁有的一切來換取你現(xiàn)在所擁有的嗎?你有我沒有的選擇,而你卻要做出錯誤的選擇”[8]。
貝拉雖然外表柔弱,卻能對愛情執(zhí)著追求。在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之后,她非常勇敢,不顧他人勸阻要生下孩子。在孕期,她遭受了巨大的痛苦,非人類也非吸血鬼的胎兒令她肋骨骨折,這些都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孩子的憧憬和愛。
貝拉在生產(chǎn)后,變成了吸血鬼,除了身體上的不適和對鮮血的渴望,她的容貌更漂亮,聲音更甜美,擁有了驚人的速度和力量,在卡倫一家的幫助下,她很快適應了新的身份和生活,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和欲望,并且和自己的愛人和女兒在一起。貝拉的執(zhí)著、堅強和勇敢為自己爭取到了幸福的生活。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風格和哥特文學并不完全相同,與主人公具有怪異性格和行為,氣氛神秘離奇、陰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傳統(tǒng)哥特小說相比,該系列小說總的基調(diào)溫馨浪漫,語言生動活潑,讀者可以感受到“朋友間的真正友誼,親人間的相互扶持,愛人間的互相依托”[9]。但是,從小說中部分場景描寫、情節(jié)設置以及主題和人物塑造,可以看出它與傳統(tǒng)哥特小說有著緊密聯(lián)系??梢哉f,哥特色彩成為《暮光之城》系列小說中的隱形力量,使該系列小說廣受好評,大獲成功。
[1]朱振武,王子紅.愛倫·坡哥特小說源流及其審美契合[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92-96.
[2]王曉姝,付景川.從《寵物墓園》看史蒂芬·金的后現(xiàn)代哥特世界[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2):132-139.
[3]侯維瑞.美國文學通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231.
[4]邢楠.《哈里·波特》與英國哥特小說傳統(tǒng)[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5.
[5]斯蒂芬妮·梅爾.暮光之城:暮色[M].覃學嵐,孫郁根,李寅,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08:2.
[6]斯蒂芬妮·梅爾.暮光之城:新月[M].龔萍,張雅琳,李俐,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08:124.
[7]斯蒂芬妮·梅爾.暮光之城:破曉[M].張雅琳,龔萍,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09:303.
[8]斯蒂芬妮·梅爾.暮光之城:月食[M].龔萍,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08:127.
[9]秦嬌嬌.淺析美國小說《暮色》的浪漫主義特征[J].外國文學,2004(1):56-58.
An Interpretation of Gothic Literary Elements in Twilight Saga
Cui Xiaoli
(College of Software,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819)
Twilight Saga,which is written by Stephenie Meyer,is very popular among readers all around the world.When reading the youth romantic love story,many traditional Gothic literature elements will be found in it. American Gothic literature appear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Gothic elements are deep-rooted in many works of American literature,and become one of the aesthetic sources for contemporary writers. Twilight combines the Gothic elements in scene description,plot design,theme and characterization.It shows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othic literature and modern fictions.
Twilight;Gothic literature;vampire
I106
A
1674-5450(2016)03-0103-04
2016-01-09
崔曉莉,女,遼寧沈陽人,東北大學講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責任編輯:趙踐責任校對: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