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龍
得知《實踐》雜志黨的教育版開設了“我與黨的教育”欄目,許多往事像過電影一樣從眼前掠過,讓我一下子又回到那段難忘的歲月。
2002年8月,我有幸考入當時還名為黨的教育雜志社。報到第一天,編輯部主任就與我親切長談,給我講述了雜志社的光榮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我如何干好黨刊的宣傳工作。他告訴我,前不久雜志社與遼寧《共產黨員》聯(lián)合采訪報道了廷懋將軍之子廷·巴特爾扎根草原28年,從一名下鄉(xiāng)青年、高干子女,成長為牧民群眾的帶頭人、貼心人的先進事跡,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中宣部和自治區(qū)黨委將廷·巴特爾作為“三個代表”重大典型進行宣傳。隨后,他鄭重其事地對我說,現(xiàn)在就布置給你一項重要任務,到錫林郭勒去采訪廷·巴特爾,撰寫一篇“廷·巴特爾效應”的文章。剛上班就接受這么重要的任務,我既感謝領導對我的信任,也感受到巨大壓力。
到了錫盟一見到分管此事的盟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就挨了一通批評,他非常生氣地對我說:“我們早就規(guī)定,不準讓人再來打擾廷·巴特爾了?!薄斑@樣接二連三地來人,給他帶來很大麻煩,耽誤生產不說,連他愛人都累得心臟病發(fā)作了?!?/p>
聽完組織部同志的話,我對他說:“深入報道廷·巴特爾先進事跡是重大任務,但不一定非得打擾廷·巴特爾本人。我可以住到蘇木,先從周圍嘎查采訪,到時廷書記愿意和我聊一聊我就去采訪。但您得先帶我去和他打個招呼?!睂Ψ胶芡纯斓卮饝?。在去廷·巴特爾家的路上,他給我講了很多重要情況,使我對尚未謀面的廷·巴特爾有了初步了解。到了廷·巴特爾家里,組織部同志先跟他解釋了一番,我同廷·巴特爾握手問好,只字不提采訪的事。
組織部同志走后,我就留在了蘇木,每天跟蘇木達到周圍各嘎查采訪。在深入牧民的采訪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牧民群眾勤勞淳樸的品質、牧區(qū)干部為民務實的作風、干群關系的融洽和諧,也深切感受到黨的基層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對我的教育終生難忘。
采訪進行到第五天,一大早,蘇木達就高興地找到我說:“廷書記今天想跟你談談?!蔽伊⒓锤s往廷·巴特爾家中。廷·巴特爾告訴我,他已經知道我在周邊采訪他的事了,令他很感動。這幾天,家里的活兒忙得差不多了,想跟我聊一聊。由于有了之前采訪的鋪墊,采訪進行得非常順利,廷·巴特爾談了很多他的最新感悟和想法。結束采訪已是中午,下午我就搭上順風車,到旗里、盟里繼續(xù)采訪。
那幾天,我一采訪完就認真整理采訪筆記,不斷揣摩文章構思和內容,回來后很快趕出兩篇稿子:一篇是規(guī)定任務,即《廷·巴特爾效應》。文章以述評的形式,對廷·巴特爾事跡在草原深處產生的強烈反響,促進牧民生產理念和生產方式轉變,以及在草原上掀起學比趕超先進的熱潮等方面,作了全面反映。另一篇是根據(jù)和廷·巴特爾談話的記錄稿整理出的采訪實錄《廷·巴特爾坦言話未來》。文章主要反映了廷·巴特爾對父輩的認識、對榮譽的態(tài)度、對今后的打算、對草原后代的期望等,讓讀者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的思想和本色。
這兩篇文章交稿后,受到編輯部主任和雜志社領導的熱情鼓勵和表揚。這是我上班后接受的第一次采訪任務,也是我在“黨的教育”最難忘的一次采訪。此后的日子里,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采訪任務,在深入基層采訪中,我不僅成熟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高了寫作能力,對基層的實際情況也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后來,我離開雜志社入職機關工作,很多都得益于當年雜志社對我的培養(yǎng)與鍛煉。每當想到這些,我都由衷地感謝“黨的教育”—— 我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