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分別就SPL的Phonitor 2和Phonitor mini進行了報道,它們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耳放,做工精致,設(shè)計嚴謹,推力強勁。其實,對于它們來說,使用技巧也顯得非常重要,好東西用對了,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它的極致性能。
Phonitor2
Phonitor2的面板左半部分最顯眼的地方就是由控制互饋功能的Crossfeed、Angle和Center組成。而在這三者的中間,便是Matrix,它是控制左右聲道互饋的總開關(guān)。而Crossfeed是左右聲道互饋的強度開關(guān),從左邊的Mini到最右邊的MAX一共有六檔可以選擇,越往右,兩個聲道相至滲透的信息越多。Angle則是調(diào)節(jié)用耳機虛擬音箱聲場時,兩個音角的角度,一共有15度、22度、30度、40度、55度和75度。Center是左右聲道互饋之后,混出來的便是Center虛擬的中央聲道,增益為負,從-2.0到-0.3之間有六檔。如果你不確定互饋的效果,那么可以用在Solo開關(guān)中把聲音選到左耳或者右耳單獨響,這時候,你放著音量,再去上面三角形互饋區(qū)的參數(shù),便能清楚的知道聲音的變形。
Phonitor2除了是一個耳放,它還是一臺高品質(zhì)的前級放大器。在前面左下角可以選擇XLR1、XLR2和RCA輸入源切換,而Output則是讓用戶可以去切換讓Phonitor2作為前級放大器,還是耳放來使用。
前面板右半部分,這里有兩個小的UV顯示屏,而它所顯示的強度下面有一個VU CAL的小開關(guān)控制。如果是用于耳放,基本上調(diào)到0就行了。而這個鍵的左邊有一個旋鈕,則是用于控制虛擬中置聲道結(jié)像的位置的。
Phonitor mini
相對于Phonitor 2,Phonitor mini就相對于簡單一些,可以看成是Phonitor 2的簡化版。讓我們來看看SPL Phonitor mini大致的工作情況。要用互饋首先得打開Matrix,然后右邊的Crossfeed的三檔會分別控制互饋的范圍。在Crossfeed互饋低檔上,能聽到這個聲音從左耳和右耳往中間滾,而在最高的high檔上,能聽出來,聲音能滾到中間連成一片。
開關(guān)Matrix,聲音變化非常明顯,打開后聲音被趕到中間,關(guān)閉后兩邊的樂器回到平時聽耳機的感覺。而隨著Crossfeed互饋的強度變化,能明顯聽到聲音往中間擠壓的程度。選擇角度,聲音又會有細微的變化,不同的角度之間的差異很小,并不是很明顯。
而如果你覺得人聲太濃,甚至覺得已經(jīng)影響細節(jié)的表現(xiàn)了,那么可以打開Center的負增益。實際上,這是一個衰減器。耳放模擬音箱互饋,某種意義上講其實就是在不同的聲道里加入另一個聲道的信號(當然并非這么簡單),所以如果互饋效果加得多了聲場就會過于靠前、變窄,甚至導致聲像在中間的聲音過于加強而導致渾濁,使聲音的解析度下降。所以,靠這個旋鈕就可以對聲像中央的信號進行一定的衰減,這樣就能提升聲音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