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沐
Wi-Fi:
檢驗天堂的唯一標準
去餐廳不是先點菜,而是先問Wi-Fi密碼;去親戚家吃飯,沒有Wi-Fi就如坐針氈……有人總結(jié):有Wi-Fi的地方就是天堂。有人甚至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下層加上Wi-Fi。言下之意,Wi-Fi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雖然有些夸張,但不得不承認,人們越來越依賴Wi-Fi的現(xiàn)實。其實,依賴Wi-Fi除了資費原因,更多的是一種對人際交往的焦慮,生怕與網(wǎng)上的世界失去聯(lián)系,所以時時強調(diào)存在感。
對于Wi-Fi中毒太深的人,建議關(guān)上Wi-Fi,翹首望天,保持一小時的思考狀。再看看周圍人刷手機的沉迷滿足,像不像在吸毒?
搶紅包:吾不見人,徒見金
這個年,你拿的年終獎縮水了,春節(jié)旅行取消了,隔壁老王的兒子考上大學了,可你并不孤單,因為你還有紅包。來,拿著手機,手指關(guān)節(jié)抖一抖,一秒紅包搶到手。從春節(jié)微信“搶紅包”之役“完勝”之后,身邊瘋搶電子紅包的情結(jié)日益濃厚,“吾不見人,徒見金”,看到紅包有如迅猛獵犬,準確出擊。然而說到底,搶紅包只是一種消遣方式,適度娛樂益腦,過度沉迷傷身。
真人秀:演技登頂秀不停
那些初出茅廬就恨不能攬盡萬千寵愛的真人秀,盡管拍攝場地橫跨都市的燈紅酒綠和村莊的田間地頭,情感路線貫穿始終,但對看電視的人來說,真正想看的其實是“真人”,而不是按劇本來拍攝的花式“秀”。你方唱罷我登場,秀著秀著各路人馬都達到演技巔峰了。不論是明星還是素人,如果你看出他們的“笨拙”,只因百忙之中抽空拍攝;“崩潰”則是來自以身犯險;“傷痛”是出在勇于擔當;“洋相”是由于率性灑脫。
“朋友圈”:
眼花繚亂的指尖“名利場”
起初,“朋友圈”只是一枚單純的移動狀態(tài)收集庫,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逐漸“跑偏”。坊間流傳這樣一句:“朋友圈”生于微信,興于自拍,卒于刷屏。點開“朋友圈”,“名利場”的熱鬧與浮夸呼之欲出,萬千狀態(tài),你總能刷出不一樣的精彩:“哎呀,倫家感冒,吃飽/餓/失戀/考砸/考好了……”然后來張嘟嘟嘴自拍,還有萬年不變剪刀手;從來都是轉(zhuǎn)發(fā)轉(zhuǎn)發(fā)再轉(zhuǎn)發(fā)的心靈雞湯患者,發(fā)喬布斯語錄、馬云傳奇、各種大腕經(jīng)歷、各種職場秘訣、各種成功絕學的營銷哲學大師;“走出熟悉的星巴克,我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經(jīng)身在東京了”的異國他鄉(xiāng)定位狗;每天24小時刷屏,專賣各種韓國、泰國、法國等異國他鄉(xiāng)的名牌包、化妝品、面膜、奶粉的微商狂人……圈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對于“朋友圈”,你要淡然,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計步軟件:較勁成風
健康的生活少不了運動,運動方式雖然不限花樣,但與小伙伴們互相較勁才是永恒的主題。于是,一款可以互相曬成績的計步軟件“微信運動”正中下懷,每天走了那么多路,不去沖個榜首怎么對得起我消耗的體力?為爭得一個榜首,為了獲得“朋友圈”小伙伴的集體膜拜,帶著手機開始了長途跋涉。“朋友圈”上的減重誓言和“微信運動”上的數(shù)據(jù)都逃不過小伙伴們的眼睛,別想偷懶,大伙兒都看著呢!
表情包:
光怪陸離的時代表情
在這個沒有表情包仿佛就不能聊天的時代,不先斗上幾回合“表情”都不好意思開始說話。這么多的“表情”中,不管是默認的還是卡通的,顯然不能滿足我們表達的訴求,因此各路明星紛紛“獻身”,加入豪華表情包系列。語言學專家說,表情符號在全世界的廣泛流行,已經(jīng)掀起了一場對語言學的世紀之戰(zhàn)。一些經(jīng)典的表情符號會不會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的語言呢?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摘自《格言》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