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前軍 王月紅
鳥欲高飛先振翅
——壺關縣“第一書記”集中培訓側記
□ 崔前軍 王月紅
2015年12月23日至25日,壺關縣委組織部組織全縣“第一書記”進行了集中培訓。這次培訓規(guī)模大,294名第一書記除20多名因事因病請假外,全都參加了培訓。組織部長、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優(yōu)秀村支部書記和優(yōu)秀第一書記逐級登臺授課,一級講給一級聽;課程內容設置了農村基層黨建、信訪、黨風廉政建設等專題,針對性強;不但有宣誓,而且有現場交流,多數第一書記提高了認識,學會了方法,找到了工作突破口。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段堯剛作為管理第一書記的第一責任人,作了開班講話,全面闡釋了第一書記承擔的“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維護和諧穩(wěn)定、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五項工作任務,應該做到的“三個主動”,即主動學習政策、主動開展調研、主動協調兩委關系,處理好“三種關系”,即與村干部的關系、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的關系、與派出單位的關系,增強“三種能力”,即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指導工作的能力、幫助村干部提高素質的能力,做好“三個表率”,即一心為民的表率、親力親為的表率、廉潔奉公的表率。
店上鎮(zhèn)黨委書記閆志斌代表鄉(xiāng)鎮(zhèn)黨委,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第一書記講解了開展農村工作的方法選擇、應該注意的事項,重點講解了店上鎮(zhèn)加強支部建設的“選能人、發(fā)展經濟,推強人、解決紛爭,育新人、后繼有人,用高人、強基固本”措施及效果。
晉莊鎮(zhèn)晉莊村支部書記張衛(wèi)明是縣委2015年樹立的4個“優(yōu)秀農村帶頭人”之一,他代表農村支部書記為第一書記上了生動的一課。他說,農村的大事小情,沒有一件事不與第一書記相連,沒有一項工程不與第一書記相關,沒有一項決策不經第一書記、黨支部作出,沒有一項規(guī)劃不是第一書記、黨支部主導。第一書記的工作,第一工程是抓黨建,第一關系是搞好“兩委”關系,第一服務是惠民生,第一要務是促發(fā)展,第一責任是保穩(wěn)定。他講的“用‘一諾兩評兩述職’管住村干部,用‘四議兩公開’管住村中大事,用黨員聯戶、群眾評價管住黨員,用‘五化十規(guī)定’管住財務”使得第一書記們大開眼界。
優(yōu)秀第一書記講給第一書記聽。縣委組織部安排了省、市、縣優(yōu)秀第一書記現身說法,面對面地講,手把手地教,有思路,有措施,有團結干部的辦法,更有克服困難的方法,很受第一書記們的歡迎。
為了強化第一書記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培訓中,縣委組織260多名第一書記作了鄭重宣誓。誓詞如下:
我作為一名第一書記,向縣委鄭重宣誓,并保證做到言行一致:本人就任第一書記期間,服從黨的領導,牢記組織重托,維護班子團結,維護群眾利益,扎根農村,服務群眾,勇于開拓,敢于擔當,大膽創(chuàng)業(yè),清正廉潔,誠實守信,率先垂范,為建設小康壺關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課余,第一書記就宣誓談了自己的看法。來自山西旅游質檢所、現任橋上鄉(xiāng)下石破村第一書記馬海蘭說,宣誓,讓我責任回歸到位。原來,我還打算單位工作、駐村工作兩兼顧,這次培訓宣誓,讓我明白了不能兩兼顧,只能以村里工作為主。我要在任期內,建好支部班子,推動精準扶貧,多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樹立我們旅游部門的良好形象。
來自壺關縣委辦、現在店上鎮(zhèn)山后村任職的張慶利說,宣誓這種形式非常好,它能讓我們這些第一書記釋放正能量。做群眾工作,凡是能用說服教育手段的,就不用強行手段;能由黨員承擔的,就不動用群眾;黨支部能放權的,就不收權;能分權的,就不集權;能公開的,就不搞“暗箱操作”;能集體議決的,就不搞個人說了算。
來自長治市住建局、現任五龍山鄉(xiāng)大端村第一書記的姚建軍說,這次培訓前,我依靠單位黨組織和同事們的支持,為村上37戶107口人發(fā)放了110袋面和食用油,為老百姓辦了一些實事。這次宣誓,讓我感到自己做的還很不夠,我要如同誓詞說的那樣,為建設小康壺關做出更大的貢獻。
現場交流采取自愿報名和組織選擇相結合的辦法,選擇了12名省、市、縣各個層次的第一書記,用一個下午,進行了現場工作交流,取得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良好效果。
來自省檢察院、現任五龍山鄉(xiāng)迎樂村第一書記任銳交流時說,任職以來,我?guī)椭l(xiāng)黨委、政府建立了一個網站,就是“長治壺關五龍山休閑度假旅游”網站,將全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旅游資源、土特產品對外介紹,提高了五龍山的知名度。幫助村民發(fā)展18個大棚種植“康乃馨”,并加大網上宣傳力度,提供相關服務和銷售信息,幫助村民打開了鄭州市場。引資30多萬,擴大了村上“烏雞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規(guī)??蛇_到2萬只以上。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明白了第一書記的首要任務是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農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改變農村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帶領黨員干部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
來自山西省第二建筑設計院、現任橋上鄉(xiāng)紫團村第一書記李志鋼說,我一是要做能做的事。多做能實現的小事,少說辦不到的大話。要緊扣“精準扶貧”這根弦,充分調動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適當“輸血”,最終培育農村自我“造血”的功能。二是說該說的話。我所在的村支部無活力,脫貧乏力。要唱好“強化基層組織”這個調,把黨和政府脫貧致富的路線方針傳下去,把農村黨員隊伍帶起來。同時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給村里黨員做出榜樣。
來自長治市國土局、現任百尺鎮(zhèn)高崖頭村第一書記宋琪說,我在高崖頭村的四個月,主要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做了幾項工作:組織部分村干部到長治市郊區(qū)大辛莊學習取經。建章立制定規(guī)矩,做到了“三個一支筆”:會議記錄一支筆,學習活動一支筆,簽到制度一支筆。自籌資金,制作了村上第一塊黨建工作板面,在村里顯著位置(路燈上)制作了精神文明口號、標語。組織黨員開展了一次黨日活動。集中部分黨員到長治縣農產品物流園區(qū)和長子縣生貴式大棚基地、蘑菇種植園參觀學習。我要爭做一名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第一書記。
來自壺關縣國土局、現任店上鎮(zhèn)淙上村第一書記侯苗利說,我到村后,以開展黨員“三亮”(亮黨員身份、亮服務承諾、亮工作作風)活動來克服我村黨員的“三怕”(怕開會選支書、怕上頭分任務、怕舉手說意見)思想,以“三明”(明職責、明權利、明三務)和“輸新血”來強化我村的支村“兩委”和后備力量,以“村里無小事”的態(tài)度關心村里每戶群眾和每一件事。短短四個多月,村里從“弱、鬧、告”變成了如今的“強、穩(wěn)、好”,得到了縣委組織部的好評和鎮(zhèn)黨委的認可。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