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 亂
益智游戲水分多
貓亂
腦力訓練軟件的市場據估計會在2020年達到60億美金,這些聲稱能夠提高智商、改善記憶力的App包括但不限于:Lumosity(以及中國山寨的愛海豚),HappyNeuron,如師通(RossetaStone)旗下的FitBrains,Cogmed和Neuronation等等,面向人群下至兩歲幼童,上至耄耋老人。
他們的說法也不完全是空口無憑,2014年一項包含了20項研究的薈萃分析就認為,訓練工作記憶(或者說是短期記憶,在閱讀、理解和推理中扮演關鍵角色)能提高智商,通俗地說就是提高反應速度,反應越快,人就越聰明。
而在同一年,包括多名認知訓練和老化領域專家在內的70名神經學家聯名發(fā)表了公開信,質疑這些所謂“大腦游戲”的訓練效果缺乏科學證據。它們對認知能力的提升通常局限在部分特定的區(qū)域,而且只能持續(xù)一段時間。更嚴重的問題在于,許多這類研究在選擇被試者上就出現了偏差:有興趣參與認知實驗的人,也許本身就對認知訓練存在好感,或者盲目迷信。
為了證實或者推翻這種想法,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最近做了一個“不懷好意”的研究。他們發(fā)布了兩款設計類似但內容不同的志愿者招募海報,其中一張是充滿積極暗示的“認知增強:大量研究顯示記憶力訓練能夠提升流體智力”,而另一張則對實驗目的只字不提,只說報名參與他們的研究可以獲得至多5個學分。
研究者讓所有同學做了60分鐘的大腦訓練游戲“DualN-Back”,并且在游戲前后測試他們的IQ變化。在這個游戲中,一個方塊不停地在九宮格中跳來跳去,每次伴隨著一個隨機字母的聲音提示,玩家要在方塊位置或者聲音提示與上上次相同時,按下指定按鈕。2008年發(fā)表的一篇論文說,這個游戲能改善工作記憶和流體智力,而在此之前,主流心理學界曾經認為流體智力是很難改變的。
新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沖著“認知增強”來的同學多數獲得了5到10分的IQ提升,而沖著學分來的同學在游戲前后的得分則差不太多。這表明,許多流行的大腦訓練或者認知訓練可能不過是安慰劑效應而已,也就是說信則靈。這個結論發(fā)表在最近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但研究者也提到,安慰劑效應也并非全無用處,也許對信的那撥人來說還真有用,只不過還得進一步評估這個益處究竟有多大。而所有相關研究,如果缺席那個完全不知道自己來干嘛的對照組,得出的結論也必然是不準確的。
聯想到曾經上線不到十天就獲得近萬個五星好評的腦部訓練應用Lumosity,他們聲稱,在一項接近5000人參與的實驗中,用Lumosity訓練的人比玩填字游戲的人獲得了更明顯的認知提升,甚至有助于恢復阿茲海默、中風及腦損傷患者的認知能力,但是卻在今年年初因為虛假宣傳被聯邦貿易委員會罰款兩百萬美金??磥硎菚r候考慮一下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了。
(摘自《南都周刊》2016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