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肖 凡 周 琦
學習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湖北省學習學研究會田紹文會長訪談錄
□本刊記者肖凡周琦
編者按:秋高氣爽開學季,正是求學問道的好時節(jié)。如何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學習,使他們?nèi)〉美硐氲某煽?,實現(xiàn)人生目標,一直是許多老師熱衷探討求解的難題。為此,本刊記者專門采訪了湖北省學習學研究會田紹文會長,請他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記者:田會長,您好!據(jù)了解,您此前長期致力于語言與邏輯、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等問題的研究,為何近年來轉(zhuǎn)向了學習學的研究呢?
田會長:跨學科研究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吃力不討好。不過,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從前從事教師、記者職業(yè),還是后來成為一個雜志社的社長、總編,我的身份首先都是一名不敢懈怠的學習者——只有時刻加強學習,才能讓我適應新的職業(yè)角色要求,應對伴隨時代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新挑戰(zhàn)。也就是說,學習其實是一名合格的社會人應當自覺履行的社會職責。
同時,正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為何要學習”“怎樣好好學習”等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尤其在資源共享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慕課”的出現(xiàn)更是引起了一場“學習的革命”,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甚至能讓全球不同國家的16萬學生在線共享同一門學習課程——這也是促使我成為一個現(xiàn)代學習學研究者的原因之一。
古人言:“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边@句話對于學習學的啟示就是,我們學習和研究的方式方法也要順應時勢,與時俱進。我在2013年下半年的一次學術年會上,曾提出一個觀點:教育者要以互聯(lián)網(wǎng)的思維來推進學習學研究,使之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相信,這種大規(guī)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的模式在中小學全面推廣開來是遲早的事情。
長期以來,學生都是習慣于在老師的當面教導下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稱為傳統(tǒng)式學習;“慕課”興起之后,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線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可稱為在線式學習;在線學習的同時,由科任老師加以適當?shù)谋匾o導,這便可以稱為混合式學習。這三種方式是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習的三種基本方式。應該說,這三種學習方式各有特色,但從長遠看,我更看好混合式學習方式的發(fā)展前景。
舉個例子,大多數(shù)中小學都不允許學生帶手機進學校,但近來上海一所中學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倡每個學生上課時帶手機。我想,該校一定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對新的學習方式進行探索,如果學生配合得好的話,這種方式應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記者:也就是說,您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習效果能產(chǎn)生一定作用,那您是否建議其他學校也進行這樣的改革呢?
田會長:學習方法得當?shù)拇_能提高學習效果,但學習有法,學無定法,雖然我對這種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抱有期待和信心,卻也不能斷言它適合現(xiàn)階段的每一所學校。作為教育者,只有結合社會、時代的特點和自身的具體現(xiàn)實,不斷學習、研究和創(chuàng)新,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例如,20世紀80年代,著名教育改革家、湖北大學教授黎世法先生經(jīng)過研究和大規(guī)模實驗,提出了最優(yōu)化教學方式“異步教學法”和最優(yōu)學習方法“八步學習法”,在全國29個省區(qū)市5萬所中小學的試驗中均取得巨大成功,榮獲國家教委頒發(fā)的“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30多年來,他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發(fā)展情況,從未放松對這一成果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這才使它持續(xù)煥發(fā)出生命活力,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教育科研成果成了我國第一個走出國門,獲得國際認可的教育品牌。
記者:可是據(jù)不少老師、家長反饋,有些學生很努力,也很聽話地按照老師傳授的方法來學習,但他們的成績就是不如其他同學,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田會長:我當初做老師時,也曾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學生整天埋首學習,卻始終成績平平,而被大量的無用功折騰得精疲力竭——看到這一幕,無論哪位老師,心中一定都會充滿愧疚感和挫敗感。但現(xiàn)在我們必須承認,若非學生存在智力方面的問題,那么原因一定出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而且很大可能是因為其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夠得當,具體包括: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佳,學習過程不高效等等。只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對癥下藥,及時矯正,才能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這其中的重點,就在于老師本身是否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是否了解各種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
我年輕時曾就“教與學的有效性”問題請教過湖北大學教授呂渭源先生,當時,呂先生向我提了一個問題:“2加3等于5,正確嗎?”我回答:“當然正確!”他又問:“那我對你講‘2加3等于5’,還有效嗎?”這下我明白了,當老師講述的內(nèi)容是學生早已熟知的,或者是他們遙不可及的知識時,就算那些知識無比正確,這一場教育的結果都只能算為“無效”。也就是說,老師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運用的學習方式,都應該符合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等素質(zhì)的程度,如此才能實現(xiàn)有效學習。說到這里,我想強調(diào)一點,那就是學習時必須嚴格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用(思)結合、與時俱進等。
記者:您結合切身體會以及時代發(fā)展的實際,對學習方式方法、學習原則等問題作了詳細闡述,非常感謝!相信我們的廣大讀者一定能因此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最后,可以請您對《新班主任》和各位班主任們給出一點指導或建議嗎?
田會長:《新班主任》辦刊時間不長,但辦得較有特色,多數(shù)文章出自一線班主任之手,講理論,重實踐,接地氣,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衷心希望她能越辦越好!
班主任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把教育的陽光雨露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促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這一工作光榮而又艱巨??梢哉f,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尤其難做。但“惟其艱難,才需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希望廣大班主任能堅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守護好自己的一顆愛生之心,做好這項良心工程。
同時,正如古人所言,“學不可以已”,我希望每位班主任都能把學習當做自己的“終身大事”,盡可能多地掌握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學習學等方面的知識,以便能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開展得更順利,讓自己和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獲得幸福!
(責任編輯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