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新友
?
葉挺將軍與東江抗日烽火
■ 潘新友
葉挺將軍雕像
葉挺是東江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起人和東江人民抗日武裝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谷諔?zhàn)爭時期,他二次南下東江,喚起東江人民抗日的斗志和義舉,領導東江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殊死的斗爭。
他那愛家愛國的精神和誓與日寇血戰(zhàn)到底的決心和勇氣,影響和激勵著東江人民。在他的召喚、組織和指揮下,東江地區(qū)的抗日烽火在迅猛燃燒,抗日隊伍迅速地發(fā)展壯大,抗日呼聲如洶涌的浪濤,震撼著華南地區(qū),令中國人民欣喜,令日本侵略者震驚,令國民黨頑固派膽寒。
葉挺—這位東江驕子,回到自己家鄉(xiāng)的時間雖然僅有短短的數十天,但已為家鄉(xiāng)的抗日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38年1月15日,葉挺為向華南父老宣傳抗日戰(zhàn)爭的意義,并為籌措新四軍軍費、物資,從漢口乘機到香港。在香港逗留幾天后,即抵達廣州發(fā)動和開展抗日救亡的統(tǒng)戰(zhàn)和宣傳工作,通過《救亡時報》等報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抗日主張,抨擊國民黨不抵抗政策。他說:“對待日本侵略者挑起的侵略戰(zhàn)爭,必須實行堅決抗戰(zhàn),只有堅持抗戰(zhàn),國家民族才有前途,如果一味求和,屈膝退讓,只會使人民淪為亡國奴!我是一個軍人,只想怎樣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絕無放棄抵抗的理由?!焙喍痰囊环胃?,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也表明了他那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
在葉挺的發(fā)動和影響下,東江地區(qū)包括愛國華僑紛紛投入抗日救亡激流之中。香港惠陽青年會即以青年回鄉(xiāng)救亡工作團名義,組織一批有志青年回到東江地區(qū)的惠陽淡水,在惠陽發(fā)動群眾,建立抗日救亡團體,爭取國民黨當地駐軍的支持,舉辦軍事干部訓練班,為建立抗日武裝做準備。隨后,惠陽的淡水常柏田、壩崗、周田、茶園、坑梓等地民眾抗日武裝紛紛成立,其他地方東莞、博羅、寶安、河源等地也建立起各種形式的抗日武裝。從此揭開了東江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帷幕。
2月上旬,葉挺懷著興奮、愉悅的心情離開廣州,返回抗日前線。
1938年10月12日,蓄謀已久的日本侵略者突然登陸大亞灣,企圖通過霸占華南地區(qū)以形成與東北的南北夾擊呼應?;浭≤娬斁皱e判軍情,怠忽職守,國民黨守軍主力大部潰逃,三道防線形同虛設,惠陽(含惠州鎮(zhèn))、博羅、增城相繼失陷,廣州也隨之失守。南粵大地日寇橫行,鐵蹄之下,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無辜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摧殘。
這時身在抗日前線的葉挺,一方面不滿副軍長項英對自己的排擠,意辭去新四軍軍長職務;另一方面也渴望返回南粵,帶領家鄉(xiāng)人民進行抗日斗爭。從9月30日葉挺去電延安轉項英的電詞:“我軍在戰(zhàn)局激變中與各軍關系更為復雜,且部隊整訓實屬繁重,原非我獨立所能處理。”“你離部之期已遠逾去時之約,望即從速南歸?!薄拔覕M下月初赴顧祝同處一行,如能請準假,則返香港觀察各方情形。你何日回,盼即告之?!笨梢娖湓谛滤能婋y以施展才華的那種無奈和對家鄉(xiāng)抗日局勢的掛念之情,不久項英從延安回到新四軍。10月下旬葉挺離開軍部,南下香港后,獲悉故土親人陷于日軍鐵蹄之下,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返回家鄉(xiāng),帶領父老鄉(xiāng)親一道抗擊日寇。當時國民黨第四戰(zhàn)區(qū)及廣東省政府等機構已遷往粵北曲江一帶。但是,珠江三角洲和東江地區(qū)一帶的愛國青年學生和各階層群眾,在中共廣東省委的領導下,正紛紛組織起來,成立了各種抗日救亡團體以至抗日武裝,英勇地投入到抗日斗爭之中。如東莞地區(qū)成立了以王作堯為隊長的東莞模范壯丁隊;葉挺的家鄉(xiāng)惠陽地區(qū)以曾生為隊長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正在組建中;增城地區(qū)成立了以阮海天為指揮的廣東民眾自衛(wèi)團增城縣三區(qū)常備隊等等。葉挺在香港向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廖承志等人表示自己返回廣東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意愿,得到了廖承志等人的支持。
11月下旬,葉挺和廖承志、曾生在香港新新酒家商討成立惠寶人民抗日游擊隊事宜,決定盡快打開東江抗日局面。
當時,中共廣東省委領導人張文彬、廖承志及粵東南特委書記梁廣等遵照中共中央關于在敵占區(qū)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正忙于組織領導人民抗日武裝,苦于缺乏軍事方面的領導骨干。他們都為葉挺返回廣東參加抗日而感到高興并表示十分歡迎。并向國民黨第四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余漢謀引薦。當時余漢謀正因“指揮失當,失守廣州”被蔣介石“革職留任”的處分。余漢謀曾在粵軍與葉挺共事過,素仰他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見葉挺返回廣州抗日,更是喜出望外,認為將有利于自己擺脫困境,便當即委任他為廣東東路游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負責統(tǒng)管東江一帶各方面的武裝力量加以整編,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其實,副總指揮一職是一記虛名,一無場部,二無機構,三無武裝。
以保家衛(wèi)國為己任的葉挺很清楚前面的路多么崎嶇艱險,但為了抗日,他根據中共廣東省委的意圖,毅然肩負起東江游擊指揮的重任,旋即投入到東江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謀劃和組織之中。中共粵東南特委根據廣東省委的指示,迅即抽調了數十人槍交給葉挺,帶到寶安深圳組建總指揮部。時東莞的莞城、太平、石龍,寶安的南頭,惠陽的惠州、淡水等地均已相繼淪于敵手。深圳亦一度淪陷,成為日軍據點。葉挺身邊雖只有幾十人槍,但他毅然選擇了在敵占區(qū)深圳開展工作,在深圳鴻興樓設立了總指揮部;并隨即設置司令部、政治部等機構,以開展工作,擴大影響,安定民心,同時向散處轄區(qū)的東江各地的國民黨散兵及地方團隊發(fā)出通令,要他們前來接受統(tǒng)一指揮,參加抗日。
葉挺
為了加強和充實葉挺所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中共廣東省委和粵東南特委決定以曾生為總隊長正在組建之中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及以王作堯為大隊長的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等部撥歸東路游擊總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作為葉挺所統(tǒng)管的抗日武裝的核心力量。
葉挺為動員抗日,組建抗日武裝及收編各地武裝而不辭勞苦,四處奔走。對于前些時候因日軍進攻廣九線而撤退到香港的一部分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隊員,葉挺通過有關方面,動員他們迅速歸隊。曾生遵照葉挺和廖承志的指示,亦帶領四五十名香港惠陽青年會回鄉(xiāng)救亡工作團團員回到沙頭角,與周伯明帶領的武裝隊伍會合,回到葉挺家鄉(xiāng)惠陽秋長周田村一帶,并于1938年12月2日在育英樓正式成立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
為了進一步收編整頓流散在東江一帶的國民黨士兵及地方團隊,葉挺親自前往寶安龍華等地,會見當地一些團隊頭目,要其接受收編,參加抗日。當他獲悉有1000多名國民黨士兵潰散于香港、沙頭角一帶時,即指示曾生盡快收編。并與廖承志、曾生等人一起會見撤退到香港的國民黨軍隊溫淑海旅劉永圖團第三營營長麻玉標,鼓勵其協(xié)助收編流散的國民黨士兵。
1938年12月10日,經廖承志介紹,葉挺在香港與華僑領袖人物何友逖會面,商討由南洋惠僑救鄉(xiāng)總會與香港惠陽青年會、余閑樂社、海陸豐同鄉(xiāng)會共同組織東江華僑回鄉(xiāng)服務團回家鄉(xiāng)參加抗日救國。何友逖一向十分敬仰葉挺,在葉挺的勉勵下,更加積極地動員廣大僑胞從人力物力和財力各方面支援祖國抗日事業(yè)。葉挺還對香港惠陽青年會回鄉(xiāng)工作團副團長劉宣交待一道任務,要他在香港動員300到500名青年回來,組織一個教導營,參加抗日游擊戰(zhàn)爭。葉挺的意愿是盡快發(fā)動群眾和華僑等力量在短時期內建成一支上萬人的抗日部隊。同年12月24日,葉挺又與張文彬、廖承志聯(lián)合署名,請示中共中央從新四軍抽調干部,支援東江游擊隊,發(fā)展東江戰(zhàn)斗力量。
葉挺收編組建東江抗日武裝初具戰(zhàn)斗力后,便主動出擊,英勇抗擊日軍。葉挺與張瑞貫、譚邃三部,分三路圍攻石龍。譚師推進東莞橫瀝橋頭,保安旅長吳道南、東路特務營袁蝦九由龍崗、大沙圩攻克東莞茶山。另一路為葉挺所部由博羅羅浮山抄攻石龍。12月28日深夜,便衣隊攻進石龍,將日軍后方節(jié)節(jié)遮斷。增城、從化之間,31日起發(fā)生激戰(zhàn)。日軍野村、福田、高橋等部隊在太平場、榕樹涌損失慘重。1939年元月6日增城為人民抗日武裝克復。日軍退守新塘、大帽山、石灘。同日石龍鎮(zhèn)內發(fā)生巷戰(zhàn),莞龍公路橋炸斷,東江人民抗日武裝奪取了節(jié)節(jié)的勝利。中共粵東南特委在向省委和中共中央報告稱:“葉挺組建的抗日部隊以及其他抗日武裝隊伍,(在東江地區(qū))英勇抗擊日寇。葉挺任職,地方上太平了?!?/p>
從1938年12月24日,張文彬、廖承志和葉挺三人共同署名向中共中央報告廣東各地抗日武裝部隊及其活動情況發(fā)去的電文:“現在東江一帶敵情又急,東江方面國民黨民團保安隊次第被敵殲滅,東江只有我們游擊隊獨存,西江方面發(fā)展條件亦甚順利?,F在,在我們把握下,部隊計有:東江梁曾部惠陽人民游擊大隊300人;東莞東寶惠邊游擊中隊200人;中山別動隊300人……”可見東江抗日部隊的組建和發(fā)展之迅猛,短短數十天葉挺在張文彬、廖承志等人及粵東南特委的支持下便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頗具戰(zhàn)斗力的隊伍。
正如后來王作堯在《東江一葉》的回憶錄中這樣稱頌葉挺在東江地區(qū)的威望:“東南特委帶來了一個更加令人興奮的消息:葉挺將軍回到廣東來了,擔任東路守備區(qū)游擊指揮部司令,在深圳設立指揮部。目前特委已經派了一些干部去辦公,組織了武裝隊伍擔任警衛(wèi)。這個指揮部不但統(tǒng)一領導曾生同志和我們這邊兩支隊伍,還將把東江一帶各方面的武裝統(tǒng)統(tǒng)管起來,用于抗日戰(zhàn)爭。我們這一輩人,只要稍微關心時局,誰不知道葉挺將軍的大名?他是北伐時鐵軍的名將,破敵如摧枯拉朽的常勝將軍??箲?zhàn)開始,他擔任了新四軍的軍長。如今,在華南局勢緊張的時刻,他回到了被敵人占領的家鄉(xiāng)—東江地區(qū)??梢栽O想,憑他的威望,一定能夠帶動各方面的抗日力量。他振臂一呼,富有革命傳統(tǒng)的東江人民,必然會奮起響應,踴躍相隨,組成一支強大的敵后游擊大軍—一支新的‘鐵軍’”??梢娙~挺在東江的影響和號召力。
戰(zhàn)斗在廣九鐵路兩側的東江縱隊戰(zhàn)士
葉挺在東江的抗日活動,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葉挺領導的新四軍在華中敵后進行卓有成效的抗日活動,已令其十分不安。他十分害怕葉挺在華南組成的抗日部隊,到時又會變成一支“新四軍”,給國民黨頑固派反共構成一個新的障礙,因此必除之而后快。為此,他責令余漢謀即撤銷對葉挺在東江的任命,迫使葉挺離開廣東。中共中央對此十分重視,即電廖承志等人,將中央要葉挺返回新四軍的意圖轉告葉挺。此時,葉挺在東江正如魚得水,實舍不得離開,但深明大義的他還是以大局為重,服從了黨中央的決定,結束了廣東東路游擊指揮部的工作,移交中共粵東南特委。葉挺離開東江前夕,將他一直佩帶在身上的白金錢牌三號左輪手槍和兩匹白馬交給警衛(wèi)隊員蔡國梁,請他轉送東南特委組織部長吳有恒和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曾生總隊長,以此表示鼓勵。后吳有恒又將手槍贈送給戰(zhàn)斗在抗日前線的曾生。曾生配用這支手槍,直至全國解放之后。
12月下旬,葉挺指揮部武裝人員何與成與李燮邦警衛(wèi)連70余人和蔡國梁率領的香港九龍?zhí)曰揞^廠警衛(wèi)排18人先后來到惠陽坪山,編入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組成第一中隊和特務隊,成為東江抗日武裝的一支骨干力量。1939年1月下旬,葉挺離開東江前往重慶,并由周恩來陪同返回皖南新四軍軍部,繼續(xù)領導抗日。
葉挺離開東江之后,家鄉(xiāng)人民謹記葉挺“抗戰(zhàn)到底”誓言,在葉挺抗敵精神鼓舞和影響下,東江地區(qū)抗日武裝不斷發(fā)展壯大,曾生、王作堯率領東江縱隊孤懸敵后,成為華南抗日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