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宋時期成都的蠶市及游樂活動

    2016-04-07 05:33:04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劉 術

    (四川文理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 巴文化研究院,四川 達州 635000)

    ?

    唐宋時期成都的蠶市及游樂活動

    劉術

    (四川文理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 巴文化研究院,四川 達州 635000)

    摘要:巴蜀蠶桑業(yè)自古發(fā)達,至唐代已形成專門買賣蠶桑之物的市場,名為蠶市。唐末五代,成都蠶市已經(jīng)演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市場,開市期間各種物品都在此交易。宋時,成都蠶市更加繁榮,除了交易商品外,也是成都士庶游樂的場所。

    關鍵詞:唐宋時期;成都蠶市;游樂活動

    蜀地蠶桑業(yè)發(fā)展由來已久,宋人高承《事物紀原》卷八“蠶市”條引五代前蜀杜光庭《仙傳拾遺》關于蜀地蠶桑業(yè)起源的傳說:“蜀蠶叢氏王蜀,教人蠶桑,作金蠶數(shù)千,每歲首出之,以給民家,每給一,所養(yǎng)之蠶必繁孳,罷即歸于王。”[1]454這條文獻雖不可完全作為支撐蜀地蠶桑業(yè)起源的信史來看,但至少可以說明,蜀地蠶桑業(yè)興起歷史之久。隨著養(yǎng)蠶業(yè)的發(fā)展,社會逐漸產(chǎn)生了對養(yǎng)蠶所需的各種生產(chǎn)資料相互交易的需要,這就形成了以桑蠶業(yè)為基礎的蠶桑及相關器物的貿(mào)易市場,即早期的蠶市?!段脑酚⑷A》卷八百八載唐人陳溪說, 蜀漢時期就有蠶市。不知所據(jù)為何,姑置不論。據(jù)《仙傳拾遺》記載,“王(蠶叢氏)巡境內(nèi),所止之處,民則成市,蜀人因其遺,每年春有蠶市也?!盵1]434宋人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鬻龍骨”條云:“蜀有蠶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屬縣循環(huán)一十五處。耆舊相傳,古蠶叢氏為蜀主民,無定居,隨蠶叢所在致市居。此之遺風也。又蠶將興,以為名也?!盵2]956蘇轍在《記歲首鄉(xiāng)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蠶市》一詩中詳細描寫了成都眉山地區(qū)蠶市興旺的盛況,且認為“蠶叢在時已如此,古人雖沒誰敢更”。[3]22舊題元代費著描寫宋代成都歲時節(jié)慶活動的著作《歲華紀麗譜》亦載:正月“五日,五門蠶市,蓋蠶叢氏始為之”。[4]1709以上文獻雖認為從蠶叢氏時代起,蜀地即有蠶市,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能夠證明上述文獻所記觀點的其他信史。我們認為,即使蠶叢氏時代蜀地已有蠶市,也可能是一種相對單一和不定期的基于蠶桑交換的市場,還沒有形成后代“蠶市”的規(guī)模和樣態(tài)。

    唐高宗時,每年春三月在乾元觀、龍興觀、至真觀興辦蠶市,至真觀道士王暉“好為人相蠶種,遙知豐損”。是日,人們蜂擁而至,從而蠶市大興。每年三月三日,“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詣仙觀,祈乞田蠶?!币宦飞?,有人出售符箓,讓人佩戴,以消災求福,祈求一年蠶桑大吉,漫山遍野,穿紅著綠,游人如織。

    較早明確使用“蠶市”這一概念的文獻來自唐德宗時期,南宋王象之的《輿地紀勝》卷一三七《成都府碑記》中有“《蠶市記》,韋南康文”的記載。韋南康,即韋皋,唐德宗貞元初(785)曾任西川節(jié)度使。根據(jù)上述文獻記載,韋皋在蜀地做官時親身感受了巴蜀地區(qū)蠶市的興旺,因此專門寫下《蠶市記》。該文已佚,但從其留下的片言只語仍然可以看出唐德宗時期成都的蠶市已經(jīng)是定期舉行,非常知名,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商人和購物者,“每及上春,以蠶為名……商旅輦貨而至者數(shù)萬?!盵5]卷四十三唐人盧求在唐懿宗大中年間所著《成都記》記載:“三月三日,遠近祈蠶福于龍橋,曰蠶市?!盵6]卷十八207

    至唐僖宗時,成都蠶市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唐僖宗乾符六年(879)甲子,(西川節(jié)度使崔安潛)出庫錢千五百緡,分置三市?!焙∽ⅲ骸俺啥汲侵绣骰ü⑿Q器于一所,號蠶市;鬻香、藥于一所,號藥市;鬻器用者號十寶市。”[7]卷二百五十三據(jù)《讀書記數(shù)略》記載:“成都三市,蠶市、藥市、七寶市?!盵8]卷八從文獻記載來看,在唐僖宗時期,成都的蠶市已經(jīng)和藥市、十寶市一并被稱為“三市”,并且崔安潛將捕盜布告張貼于此,很快盜賊之一看到告示后就來自首,可以看出,三市之一的蠶市是非常興旺的,人流量非常大,是成都繁華之所,因此才會將政府告示貼于此處。

    唐僖宗咸通時人陳谿在《彭州新置唐昌縣建德草市歇馬亭鎮(zhèn)并天王院等記》一文中,記載了御史中丞渤海吳公行曾持節(jié)出刺雅安時,于彭州建草市。草市“以蠢為名”,雖不知是否名為“蠶市”,但也是以蠶桑貿(mào)易為主,兼售其他貨物。草市“今則百貨咸集,蠢類莫遺。旗亭旅舍,翼張鱗次。榆楊相接,桑麻漸繁?!薄坝置考吧洗?,以蠢為名,因定日而有知所往。公(吳公行曾)亦約之以期而候之,其日商旅輦貨至者數(shù)萬。珍纖之玩悉有,受用之具畢陳?!盵9]卷八百八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這個“以蠢為名”的市場在每年的“上春”定時舉行,開市期間,商旅車馬百貨甚多,市場規(guī)模巨大。這個市場雖“以蠢為名”,但是所售之物品類多樣,既包括各種與蠶桑有關的貨物,也包括“珍纖之玩”和“受用之具”。由此可見,這種以蠶桑貿(mào)易為主的草市具有綜合性定期集市的性質(zhì)。

    中唐“女冠詩人”盧眉娘與閨蜜卓英英詩詞唱和時,有《和卓英英錦城春望》一詩:“蠶市初開處處春,九衢明艷起香塵。世間總有浮華事,爭及仙山出世人?!盵10]5252盧眉娘生卒年不詳,據(jù)唐人蘇鶚《杜陽雜編》記載,盧眉娘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從南海供入宮中,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入道。從《和卓英英錦城春望》一詩所表達的出世思想可以看出,這首詩應為其入道后的作品,描寫了順宗時期成都的蠶市。

    晚唐詩人薛能在《邊城寓題》詩中曾寫到“蠶市歸農(nóng)醉,漁舟釣客醒”[10]卷五百六十,司空圖《漫題三首》之一亦有“蝸廬經(jīng)歲客,蠶市異鄉(xiāng)人”[10]卷六百三十二,可見蠶市已經(jīng)是繁華之所,在蠶市做買賣的農(nóng)人飲酒至醉,也是失意的“異鄉(xiāng)人”打發(fā)無聊時光,憑依遣懷的去處。這時成都的蠶市已經(jīng)具有了市井的氣息,成了各色人等的匯聚之所,同時也是百業(yè)叢聚之地。

    晚唐五代詞人韋莊有《怨王孫》:“錦里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珰,繡衣長。日斜歸去人難見,青樓遠,隊隊行云散。不知今夜,何處深鎖蘭房,隔仙鄉(xiāng)?!盵10]卷八百九十二這首詞描寫了晚唐成都錦里蠶市的熱鬧繁華,蠶市再也不是一個專門貿(mào)易蠶具、蠶種、蠶桑的地方,而是一個綜合貿(mào)易之地,同時也是一個歌舞宴飲游樂之地。韋莊這首詞的重要意義在于記錄了成都蠶市的一個新變,即蠶市的功能由單一的與蠶桑有關的商品的交換場所向各種商品聚集交易的場所轉(zhuǎn)變,由貿(mào)易向休閑娛樂功能擴展。在中國歷史上,成都蠶市之所以聞名也在于其具有綜合性商品交易會的性質(zhì),同時又是城市休閑娛樂之所。

    晚唐五代時期,由于蜀地險阻,較少受到兵火之災,因此,成都仍然一派繁華之象,蠶市也進一步發(fā)展。五代前蜀時期佚名的《五國故事》載:“蜀中每春三月為蠶市。至時貨易畢集,闤阓填委。蜀人稱其繁盛。而建嘗登樓望之,見其貨桑栽者不一,乃顧左右曰:‘桑栽甚多,儻稅之,必獲厚利?!墒茄猿鲇谕?。民懼,盡伐其桑柘焉?!盵11]卷上242可見前蜀時期蜀地蠶市已經(jīng)有了較為固定的時間,即每年三月,各種貨物都集中在蠶市交易,填滿了街市,當時蜀人都認為蠶市“繁盛”。

    五代時期,成都乾元觀及其蠶市因戰(zhàn)爭被毀,“成都乾元觀蠶市,創(chuàng)制多年,頃因用軍,焚毀都盡?!盵12]卷一百一十九661據(jù)五代前蜀時期杜光庭的《神仙感遇傳》記載,五代時期成都學射山通真觀蠶市仍然存在,“一歲上已滿川于學射山通真觀看蠶市?!盵13]卷七十二《茅亭客話》卷五“白蝦謩”條載“蜀將季延秋門內(nèi)嚴真觀蠶市有村夫鬻一白蝦。”[2]卷五據(jù)以上文獻,五代時期成都乾元觀蠶市因戰(zhàn)爭被毀,學射山通真觀及嚴真觀前蠶市仍然較為興旺,在蠶市里可以買到除蠶具之外的其他物品,同時蠶市也是士庶游樂之地。

    五代時期的成都蠶市繼承了唐末蠶市綜合性貿(mào)易與休閑娛樂融為一體的功能,進而在社會上形成了逛蠶市的風氣。這種風氣甚至影響了皇室成員,后蜀后主孟昶的貴妃花蕊夫人在《宮詞》中寫道:“春早尋花入內(nèi)園,競傳宣旨欲黃昏。明朝駕幸游蠶市,暗使氈車就苑門?!盵10]卷七百九十八從以上文獻記載來看,唐五代時期,以成都為中心的蜀地蠶市已經(jīng)兼具綜合性集市的功能,有了較為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逛蠶市成為一項重要的游樂活動。不過,這一時期蠶市的游樂內(nèi)容是觀賞蠶市聚集的四方珍奇百貨,主要限于“逛”、“看”所帶來的感官體驗??傮w來說,唐五代時期成都蠶市的游樂活動還比較單一,直到宋代,這種情況才從根本上改變。

    至宋代,成都蠶市進入了一個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時期。宋初曾任益州太守的趙抃在《成都古今記》中記載了成都著名的“十二月市”,即“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盵14]卷七〇在這“十二月市”中,又以蠶市、藥市、七寶市最為有名,并稱“三市”。

    宋代成都蠶市持續(xù)時間長,開市次數(shù)比前代大為增加,且時間固定。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鬻龍骨”條記載:“成都蠶市,每年春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屬縣,循環(huán)一十五處?!盵2]卷九另據(jù)《歲華紀麗譜》《成都遨樂詩》《歲時廣記》《蜀中廣記》等文獻記載,宋代成都歲時節(jié)慶活動,一年之中從正月五日即開蠶市,在五門和州南門舉行,直到三月底才結(jié)束。

    《歲華紀麗譜》記載的成都蠶市有:正月五日五門蠶市;正月二十三日圣壽寺前蠶市,此蠶市為張詠新開;二月二日寶歷寺前蠶市,此蠶市也為張詠開設;三月二十七日大西門睿圣夫人廟前蠶市,此蠶市初在小市橋,田況移于廟前。[4]1709-1711田況任成都知府時,“逮忝命守益,柅轅踰月,即及春游,每與民共樂,則作一詩以紀其事,自歲元徂景至,止得古律、長調(diào)、短韻共二十一章”,[15]177即《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其中涉及蠶市的有正月五日州南門蠶市、正月二十三日圣壽寺前蠶市、二月八日大慈寺前蠶市、三月九日大慈寺前蠶市。據(jù)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售農(nóng)用”條引《四川記》云:“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遠村民畢集,應蠶農(nóng)所用?!绷砭硪灰龣枵\文蠶市詩序云:“蜀人二月望日鬻蠶器于市,因作樂縱觀, 謂之蠶市?!盵16]卷一12《蜀中廣記》引《方輿勝覽》云:“成都古蠶叢之國,其民重蠶事,故一歲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蠶器于其所者號蠶市?!盵13]卷五十五從這兩條文獻可知,宋代成都二月八日和二月望日(十五)也有蠶市。巴州“其俗又以三月三日晴雨為蠶先兆,諺云:‘三月三日晴,樹上掛金瓶’,言是歲蠶熟也”。[13]卷五十八唐人盧求《成都記》載:“三月三日,遠近祈蠶福于龍橋,曰蠶市?!盵16]卷十八207而三月三日于龍橋祈蠶福形成的蠶市在宋代成都是否還有,未見文獻記載。但據(jù)《歲華紀麗譜》記載,“三月三日,出北門,宴學射山。既罷后射弓,蓋張伯子以是日即此地上升。巫覡賣符于道,游者佩之,以宜蠶避災。輕裾小蓋,照爛山阜?!盵4]1710-1711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鮮于耆宿”條載:“學射山舊名石斛山,昔張百子三月三日得道上升,今山上有至真觀,即其遺跡也。每歲至是日,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詣仙觀,祈乞田蠶?!盵2]956由此看來,唐高宗時興起的在三月三日在學射山至真觀祈蠶福,在觀外舉行蠶市的習俗一直沿襲到宋代。

    唐五代以來,成都的蠶市已經(jīng)具有了市井的特點。在蠶市中,所售貨物眾多,人們除了買賣蠶桑之具外,還可以交易各種珍奇之物,由此形成了士庶百姓游逛蠶市的習俗。到了宋代,成都蠶市更加繁榮。人流的大量集聚、地點和時間的相對固定等因素使蠶市增加了許多游樂資源,蠶市游樂成了成都士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宴飲

    宴飲是宋人歲時節(jié)慶游樂活動的重要項目。據(jù)《歲華紀麗譜》記載,正月五日五門蠶市,太守“即門外張宴”;二十三日,圣壽寺前蠶市,“太守先詣寺之都安王祠奠獻,然后就宴。舊出萬里橋,登樂俗園亭,今則早宴祥符寺,晚宴信相院;”二月二日寶歷寺前蠶市,“晚宴于寶歷寺”;三月三日,學射山至真觀前蠶市,“宴學射山”,“晚宴于萬歲池亭,泛舟池中”;二十七日,大西門睿圣夫人廟前蠶市,“太守先詣諸廟奠拜,宴于眾凈寺,晚宴大智院?!盵4]1709-1711可見在宋代,成都一年中的每一次蠶市,太守均會攜其僚屬在蠶市所在地舉行宴飲活動。不止是官員,文人士大夫和普通百姓也常在蠶市宴飲。田況《成都遨樂詩》之《五日州南門蠶市》有云:“日暮宴觴罷,眾皆云適宜。”[15]178范成大《離堆行》也寫到其游逛成都蠶市時的宴飲活動:“成都火米不論錢,絲管相隨看蠶市??铋T得得酹清尊,椒漿桂酒刪膻葷?!盵17]卷十八247《歲時廣記》引《四川記》云:“郡守就子城東北隅龍興寺前,立山棚,設帷幕,聲樂以宴勞將吏,累日而后罷?!盵16]卷一12

    (二)游賞

    成都的蠶市是蠶桑交易之所和各種商品匯聚之地,同時也是游賞之地。《歲時廣記》引張仲殊詞云:“成都好,蠶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燈火上紅樓,車馬溢瀛洲。人散后,繭館喜綢繆。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盵16]卷一12蘇轍《記歲首鄉(xiāng)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蠶市》序云:眉之二月望日,鬻器于市,因作樂縱觀,謂之蠶市。蠶市期間“空巷無人斗容冶,六親相見爭邀迎。酒肴勸屬坊市滿,鼓笛繁亂倡優(yōu)獰”,[3]22一派繁華景象,蠶市遨游甚是熱鬧。

    田況二十一首《成都遨樂詩》中就有五首是其游賞蠶市之所作,其《五日州南門蠶市》云:“游人衒識賞,善賈求珍奇”;其《二十三日圣壽寺前蠶市》云:“人聲混樂音?!盵15]178-179據(jù)《歲華紀麗譜》記載,成都每一次蠶市太守和其僚屬都會同游蠶市。正月五日五門蠶市,太守即在蠶市張宴。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杜氏《壺中贅錄》,張詠將原來蜀中二月二日進行的踏青節(jié)改為游江活動,在寶歷寺前創(chuàng)一蠶市“縱民交易,嬉游樂飲,倍于往歲,薄暮方回”。[16]卷一11范成大《離堆行》寫到其主政成都期間遨游蠶市的情形,“成都火米不論錢,絲管相隨看蠶市”。[17]卷十八247邵雍在《依韻寄成都李希淳屯田》一詩中提醒友人,蜀中甚樂,“花時難得會,蠶市易成歡”。[18]卷九《蜀中廣記》載,“鹽官孔嗣宗,春日與客泛舟,飲于綠蔭下,商民鼔吹隨之,其樂不減于蠶市矣。”[13]卷二十二這條記載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蠶市之樂甚,并不減泛舟春日,飲于綠蔭、絲管相隨之樂。

    宋代成都蠶市開市時間很長,凌晨即開,晚上還有夜市。王禹偁《送馮學士入蜀》有云:“蠶市夜歌欹枕處,峨嵋春雪倚樓時?!盵19]卷七83《梓潼帝君化書》則描寫了蜀中一少女“隨鄰伴遨游蠶市,燈下稠人中迷路”而被惡少所賣的故事。[20]卷三宋人馮山《和呂少蒙蠶市》一詩亦云:“從來歲首爭為市,大半民間已不蠶。幾日笙歌常繼燭,晩春桃李尚仍藍。”[21]卷十一由此可見,宋代成都蠶市已經(jīng)形成了夜市,在夜晚的蠶市里,仍然游人如織,歌樓酒館一派繁華。

    黃休復《茅亭客話》載三月三日學射山至真觀蠶市:“每歲至是日,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詣仙觀,祈乞田蠶。時當春煦,花木甚盛,州主與郡寮將妓樂出城,至其地,車馬人物闐噎?!盵2]956張邦伸《蠶市》:“成都二月起蠶市,游人雜沓爭追歡?!绷馈兑淮缃稹罚骸板\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22]卷中90蠶市期間,成都士庶百姓傾城出游,或祈蠶福,或游賞,與春日的外出賞春結(jié)合在了一起?!妒裰袕V記》引《道教靈驗記》載:“成都賈瓊?cè)龤q時其母因看蠶市,三月三日過龍興觀,因眾齊受祿,遂為瓊受童子祿一階。”[13]卷七十二可見逛蠶市已經(jīng)成為了宋代成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在蠶市里還求得了福祿。

    (三)購物

    蠶桑之物及農(nóng)器。田況在《五日州南門蠶市》和《八日大慈寺前蠶市》詩中,詳細描寫了成都蠶市里所售賣的蠶桑之物,其詩云:“齊民聚百貨,貿(mào)鬻貴及時。乘此耕桑前,以助農(nóng)績資。物品何其夥,碎璅皆不遺。編籋列箱筥,飭木柄銻?!薄八赞r(nóng)桑具,市易時相望?!盵15]178-180《歲華紀麗譜》也載,正月二十三日圣壽寺前蠶市“使民鬻農(nóng)器”。[4]1710可以看出蠶市所賣之物甚多,大小都有,既有蠶桑所需之物,也有各種農(nóng)具。在蘇軾、蘇轍的蠶事詩中,提到了當時蠶市所售賣的各種蠶器,如蠶蔟、蠶紙、蠶箔、蠶筐、桑鉤、桑梯等,同時也售賣箱、篚、、、筥、銻、等農(nóng)用之器。

    符箓。相傳蜀地百姓為了紀念蠶叢氏教人蠶桑,祈求蠶事興旺,每年春天都會舉辦蠶市,祭祀蠶神。蠶市由最初祭祀蠶神,發(fā)展到祈求蠶福,后來道人因此而售賣保護蠶桑的符箓。在蠶市,除了售賣與蠶有關的符箓外,還有其他符箓可以祈求。

    百貨奇物。在蠶市上,來自各地的人們聚在一起售賣各種各樣的物品,既有蠶具,也有農(nóng)具,還有其他物品,如花木、果實、藥草等,種類繁多,大小都有。《蜀中廣記》引《方輿勝覽》云,“成都古蠶叢之國,其民重蠶事,故一歲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蠶器于其所者號蠶市?!盵13]卷五十五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鬻龍骨”條載成都蠶市“貨蠶農(nóng)之具及花木果草藥什物?!痹摋l還載,蜀中蠶市,有鬻龍骨之人與孫兒“將龍骨齒角頭脊之類凡數(shù)擔”在蠶市售賣,傍晚時分,龍骨售罄。另“王仲璋得一蛇蛻,長五六尺,腹甲下有四尺如雀之爪。胡本立得一龜,小如錢,綠色,背有金線界,成八卦象。鄭伯廣得一小瓢子,如壘,兩皂莢子堅實重厚無有及者。休復亦曾得芝本兩層,抱石而生?!盵2]956可見在蠶市的確可以偶遇神奇的物品,這些奇物的出現(xiàn)更加激發(fā)了人們逛蠶市的興致。

    (四)奇遇

    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九“鬻龍骨”條載,“每蠶市,好事者凌晨而往?;蛴杏錾裣烧?,或有遇靈藥者,或有遇奇物者。耆艾相傳,青城山仙人、隱士多因蠶市接救人爾?!盵2]956在蠶市,人們除了購物外,還期待在其間獲得奇遇,或者遇到來自不遠處的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神仙隱士,或者遇到神奇的靈藥,或者遇到其他神奇之物,凡是這些在蠶市奇遇的事實或者傳言無不吸引著人們游逛于蠶市之間。盡管大多數(shù)人從來沒有過奇遇,但是帶著奇遇的心理在蠶市游玩又何嘗不是一種娛樂活動呢,也許這也是成都蠶市最有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綜上所述,巴蜀地區(qū)蠶桑業(yè)興起較早,但是有文獻記載的蠶桑之物交易的專門場所——蠶市則見于唐代;唐五代時期,成都蠶市逐漸興旺,每年有多處蠶市開市;在蠶市期間,拜蠶神、祈蠶福、購符箓、買賣蠶桑之具和各種農(nóng)具。這時的蠶市逐漸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貿(mào)易市場和士庶游樂的場所。到了宋代,成都蠶市更加繁榮,每年在成都市內(nèi)及周邊都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作為蠶市,相比前代,交易地點更多,交易時間也更長。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宋代成都蠶市的游樂活動更加豐富。人們宴飲、購物、游賞,蠶市儼然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游樂場所。

    參考文獻:

    [1]高承.事物紀原[M].北京:中華書局,1989.

    [2]黃休復.茅亭客話[G]//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3]蘇轍.欒城集[M].曾棗莊,馬德富,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費著.歲華紀麗譜[G]//楊慎.全蜀藝文志.北京:線裝書局,2003.

    [5]楊慎.全蜀藝文志[M].北京:線裝書局,2003.

    [6]陳元靚.歲時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司馬光.資治通鑒:第18冊[M].胡三省,音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8]宮夢仁.讀書記數(shù)略[G]//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9]李昉,等.文苑英華:第五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6.

    [10]彭定求,等.全唐詩[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

    [11]佚名.五國故事[G]//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三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12]張君房.云笈七簽[M].濟南:齊魯書社,1988:661.

    [13]曹學佺.蜀中廣記[G]//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4]楊慎.升庵全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15]袁說友,等.成都文類[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6]陳元靚.歲時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7]范成大.范石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8]邵雍.伊川擊壤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9]王禹偁.小畜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20]梓潼帝君化書[M].道藏本.成都:巴蜀書社,1988.

    [21]馮山.安岳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22]柳永.樂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4.

    [責任編輯文川]

    中圖分類號:K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390(2016)01-0045-04

    作者簡介:劉術(1981-),男,四川宣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宋代巴蜀地方文化。

    基金項目: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先唐巴文化文獻集成與研究”(15BZW057)

    收稿日期:2015-09-15

    衢州市| 蚌埠市| 贞丰县| 通化县| 九寨沟县| 清丰县| 内乡县| 盐城市| 灯塔市| 洛浦县| 临武县| 黑山县| 上蔡县| 宜良县| 双流县| 延津县| 汉阴县| 原阳县| 醴陵市| 洪洞县| 泸州市| 明溪县| 阳曲县| 城步| 五大连池市| 南华县| 镇赉县| 平果县| 巴彦县| 比如县| 招远市| 嵊州市| 宜阳县| 巍山| 开阳县| 横山县| 获嘉县| 天峨县| 望城县| 大同市|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