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文 顏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
成都與貴陽交通擁堵原因與治理的對比研究
毛 文 顏
(成都師范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結合成都市與貴陽市交通擁堵的現狀,從交通需求、城市布局、交通管理、道路規(guī)劃等方面,分析了兩市交通擁堵的原因,并闡述了具體的解決措施,有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環(huán)境。
交通擁堵,城市布局,道路規(guī)劃,公共交通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我國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成都作為西南地區(qū)的交流中心,周邊資源向中心匯集,以及城市本身人口密度和車密度的增加,使得市內中心的交通逐漸趨于飽和,最終導致了交通擁堵。
貴陽是貴州省省會,貴州唯一的特大城市,西南地區(qū)重要城市之一,貴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多重功能的綜合以及特殊的地形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同時車流、物流增加,給道路交通帶來了很大壓力。
1.1 交通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
根據交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389萬輛,居全國第二。成都市機動化水平已大大高于其經濟發(fā)展水平,雖然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力度很大,但仍滯后于機動車的發(fā)展水平。目前一環(huán)路上多數路段由于地鐵占道施工大大影響了車輛通行,二環(huán)路上由于高架橋修建后車道減少,車輛擁堵已經成為常態(tài)。據有關資料(近幾十年來發(fā)達國家城市交通機動化的發(fā)展)顯示,當人均GDP達到15 000美元~20 000美元時,汽車擁有率必然達到500輛/千人~600輛/千人。成都市區(qū)道路,特別是老城區(qū)道路網已基本形成,擴容余地已經不大。屆時,龐大的交通需求將使城區(qū)交通需求與供給的矛盾長期存在,并且加劇。
1.2 城市布局不利于城區(qū)交通
成都主要道路為同心圓式布局,目前有一、二、三環(huán)路、繞城高速及第二繞城高速,城市各個方向接受輻射的距離大致相同,越往城中心走,道路越密集,城市越擁堵。目前成都形成攤大餅式城市布局,各個工業(yè)園區(qū)、大學城布置在高新區(qū)、高新西區(qū)、溫江、郫縣、雙流等地,需要各種交通設施與城區(qū)的居住場所進行聯系。所以交通擁堵就集中在早晚高峰時期的進出城交叉口,形成了城內不堵城外堵的現狀。
1.3 公共交通尚不發(fā)達
截至2014年12月,成都公交集團擁有公交車11 245輛,其中空調車10 075輛;出租汽車2 888輛;公共自行車1 200輛。在用公交場站73個,占地約1 470畝。開行公交線路428條,BRT快速公交線路2條,主城區(qū)線網密度達到2.7 km/km2,未達到相關設計標準(3 km/km2~4 km/km2),城市邊緣地區(qū)公交線網密度規(guī)范要求為2 km/km2~2.5 km/km2。成都主城區(qū)公交線網密度還未達到最低標準。早晚高峰時期,部分公交車站??寇囕v擁堵至十字路口,加劇了交通擁堵。公共自行車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區(qū),利用率極低。2010年在高新區(qū)設置40個站點,投放1 500輛自行車。目前成都已開通4條地鐵線路,地鐵線路之間、地鐵線路與公交線路可進行換乘,遠遠不能滿足交通需求。
1.4 道路綜合問題有待改善
管理中有待進一步推廣應用高科技手段。電子眼、監(jiān)控、公交車站LED顯示屏等設施在城區(qū)范圍內已經普遍安裝使用,在城鄉(xiāng)結合部大型公交車站處還有待安裝。
城市支路網系統不完善。
停車難問題加劇交通擁堵。路邊占道停車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使道路交通更加擁堵。
2.1 交通需求和供給矛盾突出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機動車保有量達452萬輛,其中,汽車達到251萬輛。盡管近年來加大了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但是相對于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壓力并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中心區(qū)道路面積率為13.4%,車均道路面積為53.87 m2,市區(qū)人均道路面積僅為5.05 m2,明顯低于國家標準人均道路面積6.0 m2~13.5 m2。城區(qū)路網密度普遍偏低,尤其是次干道及支路路網嚴重不足。
2.2 城市外擴,交通內外聯系導致擁堵
金陽新區(qū)距老城區(qū)12 km,不少市民在此居住,相當一部分人在老城區(qū)工作。因此,上下班高峰期跨區(qū)交通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再加上新舊城區(qū)道路基礎設施落后,路幅窄,車道少,路邊占道停車嚴重,公交??空境蔀檐嚵髌款i。
2.3 城市公共交通發(fā)展不足
貴陽公交集團擁有各種運營車輛3 239輛,市、郊線路共159條。由于公交不能滿足交通需求,公交車十分擁擠,服務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民購車,無形中加大了城市車輛的數量,增加城市交通壓力。
2.4 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差
貴陽市的道路交叉口以平面交叉為主,高架橋、立交橋比較少,沒有形成立體渠化交通。多數路口已經封閉,行人只能走地下通道過街,部分市民覺得步行不方便所以購車代步,這是車輛增多的原因之一。
2.5 交通管理和配套設施不完善
城市道路窄,車道少,部分道路在規(guī)劃和配套建設方面不夠完善。最突出的是城市道路上未設置非機動車道,以致電瓶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穿行在機動車道上,增加了交通安全隱患,也使車輛通行減慢。
成都和貴陽都是西南地區(qū)重要城市,地理位置鄰近,地形相近,在交通規(guī)劃、運行、管理中存在不少問題導致城市交通擁堵,也有各自比較好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在進行交通擁堵治理時可以相互借鑒。
3.1 道路規(guī)劃方面
成都市經過近幾年的建設,道路渠化交通形成,高架橋、下穿通道大大提高了主要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時2008年開始設置的公交專用車道保證公共交通車輛在特定時段內(目前成都的規(guī)定是早上7:00到晚上8:00)不受社會車輛干擾能夠正常通行。貴陽市在道路交叉口設置的隔離欄可以禁止行人亂穿馬路,這種措施在青海省會西寧也運用得非常廣泛,使用效果很好。
所以,修建渠化交通、設置公交專用車道、人流量大的地段設置隔離欄、加強地鐵修建及換乘等都是在道路規(guī)劃中很實用的措施。
3.2 交通管理方面
成都市公交系統實行刷卡(次卡)后2 h內免費換乘3次的措施,降低出行成本,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設施出行。同時,多處設置公交充值點,低至1元也可充值,極大方便了市民。目前,成都市區(qū)內已基本安裝使用電子車站牌,方便查看車輛到站情況。除了電子站牌,2010年已推出手機公交查詢系統,方便查詢車輛當前位置,目前已有手機APP掐點等公交,方便市民出行。2014年開始運行定制公交,2015年實現公交全WIFI覆蓋。貴陽市通過交通大數據分析了擁堵時段和地段,為交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意見。這些都是兩個城市可以相互借鑒、推行的有利措施。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每個城市都要面對交通擁堵的問題。隨著科技進步,運用在交通管理、建設上的措施和方法越來越多。每個城市根據各自的城市規(guī)劃和現有交通狀況,都有應對交通擁堵的措施,使城市交通越來越方便市民的生活、工作和出行。
[1] 鐘 明.成都市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初步研究[Z].
[2] 成都市公交集團[Z].
[3] 貴陽市公交集團[Z].
[4] 胡章立,羊 明,蘇 龍.貴陽市交通擁堵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華東公路,2012(1):59-60.
[5] 張 宇,王琳琳,余孝軍.基于大數據的貴陽市交通特性分析[J].北方經貿,2016(1):50-51.
On comparison of reason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reatment in Chengdu and Guiyang
Mao Wenyan
(Chengdu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113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traffic congestions in Chengdu and Guiyang,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traffic congestion in the two cities from the traffic demands, urban layout, traffic management, and road planning, and illustrates the measures, so as to enhance the urban environment.
traffic congestion, urban layout, road planning, public traffic
1009-6825(2016)28-0025-02
2016-07-24
毛文顏(1983- ),女,講師
TU984.1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