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飼養(yǎng)管理要點
育雛前應清理雞舍。進雛前7~14 d,將雞舍內糞便及雜物清除干凈,清掃天棚、墻壁、地面、塑料網等處,并進行沖洗消毒。進雛前3~4 d,對雞舍、飼養(yǎng)設備、用具以及墊料進行熏蒸消毒,24 h后打開門窗通風。準備好育雛所需的設施、飼料、藥品等。消毒時要保持禽舍溫度>20℃,相對濕度達到70%。進雛前在育雛舍內進行預溫、升溫、試溫,使育雛舍達到溫度要求。檢查舍內各處受熱是否均勻,通風是否良好,有無漏煙或倒煙現(xiàn)象。
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功的關鍵。可根據當地氣候適當改變舍溫,育雛舍溫度要求均勻、恒定,切忌忽高忽低。一般要求1~3日齡,34~35℃;4~7日齡,31~33℃;8~14日齡30℃;15~21日齡28℃;22~28日齡26℃,以后保持在20~25℃。育雛舍濕度應保持在前期65%~75%,中期65%~55%。通風是減少腹水癥和呼吸道病的重要措施,但也要注意在通風的同時保證育雛舍溫度,要求<14日齡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14日齡以通風為主,兼顧保溫。光照1~2日齡采取全照,用較強光照;3~7日齡后23 h光照,15日齡后用弱光,18~42日齡也可18 h光照,喂食開燈,食后熄燈,43日齡~至上市23 h光照。適當控制飼養(yǎng)密度,1~7日齡30只·m-2;8~14日齡25只·m-2;3~4周齡20只·m-2;5~6周齡15只·m-2;7~8周齡10只·m-2。飼喂飼料時要少喂勤添,飼喂8 次·d-1,每2 h 1次,每階段更換飼料時要逐漸過渡,切忌突然改變,以防肉雞發(fā)生應激反應。
3.11~4日齡
雛雞飲水中應加入多維葡萄糖5%和電解多維,并在進舍后立即飲水,對運輸路程較遠或存放時間較長的雛雞,進舍后應適當控制飲水。飲水2~3 h后開始喂料,少喂勤添,每2 h 1次。1日齡溫度控制在36~37℃,以后每天降0.5℃,濕度為65%~70%。1~2日齡24 h光照,每15~20 m2配一個40瓦燈泡,3日齡起23 h光照。進雛時需挑選出殘弱雞單獨飼養(yǎng)。
3.25~7日齡
5~7日齡飼養(yǎng)溫度為34~35℃。日喂料8次,白天5次,晚上3次。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或黃芪多糖。更換或增加墊料,停止帶雞消毒。改進通風換氣方式,每2 h通風1 min。7日齡接種疫苗,用新一支H120點眼、滴鼻,同時肌注新一腎傳支二聯(lián)油苗。接種前后兩天不能用病毒藥、氯霉素類、磺胺類、呋喃類等。夜間需觀察有無疫苗反應,如反應嚴重應立即采取措施。
3.38~14日齡
8~14日齡飼養(yǎng)溫度為32℃,每天降低0.5℃,光照也可開始遞減。飲水中加入奧吉星或立克大桿或愛新素或腸克或腸痢獨凈預防壞死性腸類、大腸桿菌、腸毒綜合征和呼吸道病或抗球蟲藥預防球蟲,注意觀察雞群疫苗反應和呼吸道癥狀。及時擴群,飲水加入艾力多或維他速補或黃芪多糖,將飲水換自來水。接種法氏囊疫苗。
3.415~20日齡
15~20日齡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8℃,濕度60%~65%。此階段易發(fā)生呼吸道病、腸炎、球蟲病,可在飲水加入呼立健或奧普欣或愛必先或桿克,預防疫苗應激引起的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及其他腸道病,同時使用抗病毒藥預防法氏囊病。清理糞便,更換墊料,18日齡消毒,加強通風。
3.521~27日齡
21日齡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5℃,以后每天降低0.5℃,光照22 h。飲水中加球凈或球蟲清防球蟲,飼料中添加克感大敗毒散或荊防敗毒散等預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腸桿菌病,觀察采食量、精神及糞便有無異?,F(xiàn)象。21日齡開始全部換料,稱重,并分析生長狀況。
3.628~34日齡
28~34日齡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2℃。28日齡新Ⅳ苗3倍量飲水。30~32日齡階段是大腸桿菌病的高發(fā)期,注意觀察有無呼吸道癥狀和糞便異常,飲水加立克大桿或艾氟寧或呼立健。29日齡開始不限飼,加料前不再空桶,保證隨時吃料,敲打料桶刺激采食,稱重。
3.735~39日齡
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0~21℃,光照22 h。預防非典新城疫、病毒性呼吸道病、腸毒綜合征、球蟲病、腹水癥。39日齡換料。注意溫差,通風換氣,及時更換墊料。注意飲水消毒及環(huán)境消毒。
3.840~49日齡
飼養(yǎng)溫度控制在20~21℃,光照23 h。飲水中加入清瘟敗毒散或荊防敗毒散,預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腸桿菌病。42日齡換料,自由采食,稱重。每兩天消毒一次,注意通風換氣。
(黑龍江省嫩北農場畜牧科,張金;遼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馬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