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測試
1950年,阿蘭?圖靈發(fā)表論文《機器能思考嗎》,設計了圖靈測試,若超過30%的人無法在5分鐘內分辨出交談對象是人或機器,則認為該機器具有“思考”的能力。這一標準沿用至今。
“人工智能”誕生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電腦大會上,麥卡錫首次提出“人工智能”這個術語,學者們就其基礎問題展開討論,標志著人工智能這門新興學科的誕生。會后,美國形成了3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卡內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IBM公司。
商業(yè)化
1983年“思考機器”公司誕生后,人工智能開始向商業(yè)化進發(fā)。90年代,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游戲軟件等方面有了長足發(fā)展。2011年以來,人工智能領域獲得數十億美元風投。谷歌不惜重金,研發(fā)出智能眼鏡、自動駕駛汽車等。
奇點理論
2005年,美國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提出:2045年奇點來臨,人工智能將完全超越人類智能,引發(fā)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安全性的思考。
人機大戰(zhàn)
1997年,電腦“深藍”擊敗了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2016年3月,阿爾法狗戰(zhàn)勝李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