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軍
(建湖縣建陽獸醫(yī)站,江蘇建湖 224751)
簡析鹽城地區(qū)蛋雞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
顧成軍
(建湖縣建陽獸醫(yī)站,江蘇建湖 224751)
飼養(yǎng)蛋雞應該從雛雞飼養(yǎng)就開始做起,從雛雞到到產蛋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都要講究科學。對于廣大養(yǎng)雞戶來說,蛋雞的產蛋性能的好壞,關系到養(yǎng)殖效益。所以,從育成期至產蛋期的管理即產蛋初期的管理關系到產蛋期的經濟效益。因此加強雞群的總體性能,提高產蛋率,加強預產期(產蛋初期)的管理,就成為蛋雞生產中關鍵。
蛋雞;飼養(yǎng);管理
1.1 性成熟
開產的母雞雖然性已成熟,開始產蛋,但機體還沒有發(fā)育完全。
1.2 環(huán)境變化非常敏感
產蛋雞富于神經質,對于環(huán)境變化非常敏感,產蛋期間飼料配方突然變化、飼喂設備改換、環(huán)境溫度、通風、光照、密度的改變,飼養(yǎng)人員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變換以及其他應激因素都對蛋雞產生不良影響。
1.3 產蛋規(guī)律
產蛋母雞在第一個產蛋周期體重、蛋重和產蛋量均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變化,依據這些變化特點,可分為三個時期:產蛋前期、產蛋高峰期、產蛋后期。
2.1 做好轉群工作
在轉群的前3~5d,將產蛋雞舍準備好并消毒完畢,并在轉群前做好后備母雞的免疫和修啄工作。關于轉群時機,由于近年來選育的結果,雞的開產日齡提前,轉群最好能在16周齡請進行,但注意此時體重必須達到標準。
2.2 適時更換產蛋料
當雞群在17~18周齡,體重達到標準,馬上更換產蛋料能增加體內鈣的貯備和讓小母雞在產前體內貯備充足營養(yǎng)和體力。實踐證明,根據體重和性發(fā)育,較早些時間更換產蛋料對將來產蛋有利,過晚使用鈣料會出現(xiàn)癱瘓,產軟殼蛋的現(xiàn)象。
2.3 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保證營養(yǎng)供給
開產是小母雞一生中的重大轉折,是一個很大的應激,在這段時間內小母雞的生殖系統(tǒng)迅速發(fā)育成熟,青春期的體重仍需不斷增長,大致要增重400~500g,蛋重逐漸增大,產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雞的大部分體力,因此,必須盡可能地減少外界對雞的進一步干擾,減輕各種應激,為雞群提供安寧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并保證滿足雞的營養(yǎng)需要。
3.1 飼喂次數和次數
每天飼喂2次,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每天12~14點必須有一定的空槽時間,以防止飼料長期在料槽存放,使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惡習。
每次投料時應邊投邊勻,使投入的料均勻分布于料槽里,投入后約30min左右要勻一次料,這是因為雞在投料后的前10多min內采食很快,以后就會挑食勾料,這時候槽里的料還比較多,雞會很快把槽里的料勾成小堆,使槽里的飼料分布極不均勻,而且常常將料勾到槽外,既造成飼料的浪費又影響了其它雞的采食,所以要進行勻料,并經常檢查見到料不均勻的地方就要隨手勻開。
每次喂料時添加量不要超過槽深的1/3。
3.2 飲水
產蛋期蛋雞的飲水量與體重、環(huán)境溫度有關,飲水量隨舍溫和產蛋率的升高而增多。
產蛋期蛋雞不能斷水,有資料表明雞群斷水24h,產蛋率減少30%,須25~30d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各種原因引起的飲水不足都會使飼料采食量顯著降低,從而影響產蛋性能,甚至影響健康狀況,因此必須重視飲水的管理用深層地下水供做飲用水最為理想,一是無污染,二是相對冬暖夏涼,籠養(yǎng)雞的飲水設備有兩種:一是水槽,另一是乳頭飲水器,用水槽供水要特別注意水槽的清潔衛(wèi)生,必須定期刷拭清洗水槽,水槽要保持平直、不漏水,長流水的水槽水深應達1cm,太淺會影響雞的飲水,使用乳頭飲水器供給要定期清洗水箱,每天早晨開燈后須把水管里的隔夜水放掉。
3.3 揀蛋
3.4 注意觀察雞群加強管理
喂料時和喂完料后是觀察雞只精神健康狀況的最好時機,有病的往往不上前吃料,或采食速度不快,甚至啄幾下就不吃了,健康的雞在剛要喂料時就要出現(xiàn)騷動不安的急切狀態(tài),喂上料后埋頭快速采食。
3.5 注意觀察神態(tài)
發(fā)現(xiàn)采食不好的雞時,要進一步仔細觀察它的神態(tài),冠髯顏色和被毛狀況等,挑出來隔離飼養(yǎng)治療或淘汰下籠。
4.1 減少應激
盡可能維持雞舍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盡可能地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干擾。
4.2 藥物預防
根據雞群情況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投藥或每隔一月投3~5d的廣譜抗菌藥。
當雞群產蛋率由高峰降至80%以下時,就轉入了產蛋后期的管理階段。
(1)雞群產蛋性能漸下降,蛋殼漸變薄,破損逐漸增加。
(2)雞群產蛋所需的營養(yǎng)逐漸減少,多余的營養(yǎng)變成脂肪使雞變肥
6.1 蛋雞的用藥禁忌
蛋雞在產蛋期間,用藥一定要小心,如果管理或用藥不當,輕則會影響其產蛋量,重則將會影響到其終身的產蛋量,更嚴重的還會造成絕產甚至死亡。
6.2 接種疫苗
母雞產蛋期間應停止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疫苗注射,以免引起產蛋量下降和產軟殼蛋。
6.3 科學對癥用藥
對癥用藥是臨床常見的用藥方法。但對一個數百只、上千只的雞群,有時可能出現(xiàn)多種臨床癥狀,很可能造成治療失誤。
6.4 注意科學聯(lián)合用藥
聯(lián)合用藥也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措施,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伍用藥,以擴大藥物抗菌范圍,提高治療效果。而有些養(yǎng)殖戶不了解藥物的抗菌譜和理化性質,常隨意將兩種或多種藥物配合使用。如將青霉素與土霉素配合,青霉素與磺胺類配合,紅霉素與口服補液鹽配合等,這些都是禁忌的。
6.5 濫用藥
有的養(yǎng)殖戶治療畜禽疾病,當使用一兩種抗菌藥療效不佳時,就增加藥物品種,有的甚至增加到5~6種,認為用藥品種多了可產生累加效應。其實有些藥物配合使用,藥效反而會減弱。
6.6 超劑量用藥
有些老養(yǎng)殖戶防治雞病往往加倍用藥,認為這樣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其實這樣容易造成中毒,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中毒現(xiàn)象若能及時停藥,一般不會造成大的損失。而新養(yǎng)殖戶也效仿用藥,常發(fā)生嚴重的畜禽中毒死亡事故。
6.7 頻繁更換藥物品種
這種情況多見于新養(yǎng)殖戶。當雞發(fā)病時,治愈心切,希望
藥到病除,常常一種藥物使用一兩天不見明顯好轉又更換其他品種,結果拖延了病程。
7.1 冬季管理
冬季天氣寒冷氣溫低,光照時間短,冬季的管理要點是防寒保溫、舍溫不低于15℃,防寒保溫的措施:有條件的加設取暖設備;條件差的雞場將雞舍門窗特別是北面窗用塑料膜釘好,由于自然光照時間短,要補充人工光照。
7.2 春季管理
春季氣候逐漸變暖,日照時間延長,是雞群產蛋量回升的階段,但又是大量微生物繁殖的季節(jié),所以春季的管理要點是提高日糧營養(yǎng)水平,滿足產蛋需要,逐漸增加通風量,做好衛(wèi)生防疫和免疫程序,同時做好雞場內的綠化工作。
7.3 夏季管理
夏季氣溫較高,日照時間長,管理要點是:防暑降溫,促進食欲,當氣溫超過28℃時,雞的飲水增多,采食量減少,影響產蛋性能,并且很容易造成體質的下降,影響抗病能力。
(1)設法增強屋頂和墻壁的隔熱能力,減少進入舍內的太陽輻射熱。(2)在窗外搭遮陽棚,或利用黑色編織袋在窗口擋光。(3)入夏前清除舍內累積的雞糞,減少雞糞在舍內產熱。(4)改善通風條件,有條件的雞場可采用縱向通風,舍內有一定風速后,可以在舍內噴霧,利用水的蒸發(fā)來降低舍溫,一般都有明顯的效果??傊?,夏季舍溫最好控制在30℃以下。(5)為使雞群能采食較多的飼料,應盡可能地提早喂料時間,可在早晨6~7點開始喂料。(6)酷暑期間,雞的采食量少,為滿足雞體對能量和蛋白質等的營養(yǎng)需要應該增加飼料的營養(yǎng)濃度,可在飼料中添加吸收利用率高的油脂,單單提高蛋白質含量的方法并不有利于防暑,過多的蛋白質,多余的氨基酸在轉換成能量利用時,會增加雞體的產熱,正確的方法不是提高蛋白質的含量而是提高蛋白質的質量,通過添加蛋氨酸和賴氨酸來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總之蛋雞的飼養(yǎng)必須認真做到科學管理,科學配料,科學防疫等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1] 楊慧芳.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144-145.
[2] 周大康.畜禽環(huán)境衛(wèi)生學[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2.
[3] 楊寧.家禽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