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芹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輸液室,河南 商丘 476100)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診輸液患者用藥安全及疾病恢復的影響
趙景芹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輸液室,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診輸液患者用藥安全及疾病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擇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輸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急診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均25例。給予對照組急診輸液室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兩組不良反應及治療時間。結果 急診輸液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輸液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利于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縮短治療時間,促進疾病的快速恢復,臨床普及與推廣價值高。
針對性護理干預;急診輸液;用藥安全;疾病恢復
靜脈輸液為臨床常用、優(yōu)先采取的治療手段,具有給藥迅速及起效快特點[1]。但由于急診輸液者病情嚴重,多數患者治療時間緊迫且其臨床用藥較為復雜。因此,在給予輸液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相關用藥不良事件,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病情恢復[2]。為此,臨床給予急診輸液患者針對性護理干預手段,利于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及護理服務水平,促進輸液治療效果的提升[3]。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診輸液患者用藥安全及疾病恢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輸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急診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均25例。對照組:女14例,男11例;平均年齡(43.28±5.81)歲。觀察組:女12例,男13例;平均年齡(42.79±5.05)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急診輸液室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其病情變化、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則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步驟如下:①護理人員充分掌握藥物過敏試驗的方法及準則,并準備相關急救藥物與相關用品。治療前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及用藥史等信息,靜脈滴注起初時,保持20滴/min,觀察其生命體征,如未發(fā)生不良反應,滴注速度調整至正常水平;②心理護理:輸液時陪伴并安慰患者,向其講述可能會伴有的不良反應癥狀及發(fā)生原因,緩解、平穩(wěn)其負性情緒;③健康教育:講述藥物正確使用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意識,告知患者產生不良反應藥物名稱,囑咐其日后治療避免應用該類藥物;④病情監(jiān)測:觀察其生命體征變化,并告知患者若出現異常癥狀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針對不良反應進行評估及判斷,為其制定針對性處理措施。
1.3 評價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急診輸液期間用藥不良反應及治療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良反應
觀察組急診輸液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現象2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8.00%(2/25);對照組急診輸液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現象9例,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36.00%(9/25);急診輸液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711,P<0.05)。
2.2 治療時間
觀察組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7.59±1.39)d,對照組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12.21±3.68)d。觀察組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872,P<0.05)。
靜脈輸液為臨床快速控制病情以及搶救患者優(yōu)先的選取治療方案[4]。因急診輸液室人流量較大且患者病情嚴重,護理工作較為繁重,加之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較為緊急,在此情況下極易引發(fā)護患糾紛及用藥不良事件,引起醫(yī)療糾紛,影響輸液治療的順利進行[5]。鑒于此,綜合評估患者實際情況并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手段,促進其輸液治療滿意度的提升,降低急診輸液中用藥安全隱患,利于其疾病的快速恢復[6]。
本研究對行急診輸液治療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給予患者積極干預,臨床實施中效果理想,有效降低、避免了治療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保障輸液的順利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是一種更具科學性、高效性及安全性的護理模式,通過急診輸液治療前評估患者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及病情監(jiān)控措施,為其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手段。通過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預手段促進患者緊張情緒得以有效安撫,提升治療配合度,利于急診輸液治療的高效實施,并通過對其病情監(jiān)測,提升了急診輸液治療期間治療的安全性及醫(yī)護人員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此外,有效結合健康宣教措施提升患者藥物使用安全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急診輸液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利于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促進提升臨床急診輸液室用藥安全性,降低臨床醫(yī)療糾紛,提升院內服務水平及醫(yī)院口碑影響力。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行急診輸液治療時間少于對照組,表明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促進其病情快速恢復。
綜上所述,急診輸液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利于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縮短治療時間,促進疾病的快速恢復,臨床普及與推廣價值高。
[1] 王海燕,李紅芳,沙 玲.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急診輸液室用藥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6):4518-4521.
[2] 華 潤.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急診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01):61-62,65.
[3] 陳愛珍.補位服務在急診輸液室護患糾紛防范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5):1372-1374.
[4] 王海燕,石崖琳,東張森.基于評判性思維建立的護理培訓在預防急診輸液用藥風險事件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4):3431-3433.
[5] 俞 瑛,李玉梅,沈娟娟,等.護理風險管理在門急診靜脈輸液管理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5,15(05):87-89.
[6] 李 丹.門急診開展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09):1279-1282.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rug safety and diseas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infusion
ZHAO Jing-qi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infusion room, Shangqiu, Henan 4761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rug safety and diseas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infusion.MethodsFifty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in the emergency infusion room of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of emergency infusion room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pplied targeted care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time.ResultsDuring the period of emergency inf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y infusion patient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ine,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disease, and populariz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Targeted care intervention; Emergency infusion; Drug safety; Disease recovery
R47
B
ISSN.2095-8803.2016.15.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