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苗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 610041)
?
老年肺癌患者ICU呼吸道感染防護措施的臨床研究
王苗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 610041)
肺癌; ICU; 呼吸道感染; 防護措施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多見于老年人。ICU老年肺癌患者因病情較重,其住院時間較長,醫(yī)院環(huán)境中病原菌較多且復雜。由于老年患者機體組織器官的退行性改變,其免疫能力下降[2], 同時因為腫瘤疾病對機體的損害和侵襲以及反復的放化療,導致老年肺癌患者在住院期間極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3], 從而引起肺不張甚至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在住院治療期間,ICU老年肺癌患者實施有效的防護措施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非常重要,有效的呼吸道防護護理可以降低老年肺癌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患者積極配合,順利完成住院治療,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預后及生活質(zhì)量水平[5]。本文將60例ICU老年肺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有效的防護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24例,女6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1.65±12.33)歲;吸煙史:男性19例,女性2例;病理類型:鱗癌21例,腺癌8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例。對照組男26例,女4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2.11±12.67)歲。吸煙史:男20例,女1例;病理類型:鱗癌19例,腺癌9例,小細胞未分化癌2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病情危重,年齡≥60歲,所有患者對本次試驗均自愿參與并簽訂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吸煙史及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急危重癥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防護護理措施。
1.2.1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每天 24 h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患者基礎生命體征,每30 min記錄1次,對體溫異?;颊?,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對發(fā)熱患者應引起重視,立即安排胸片、痰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及尿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遵醫(yī)囑立即給予敏感抗生素治療。應注意區(qū)分癌性發(fā)熱與感染所導致的發(fā)熱,癌性發(fā)熱多為持續(xù)高熱,物理、化學降溫及抗生素均不能使體溫下降[6],而感染所致的發(fā)熱應用抗生素后可控制體溫[7]?;颊甙l(fā)熱期間為避免高熱導致脫水應協(xié)助患者多飲水。
1.2.2口腔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口唇及口腔黏膜情況,對口唇干燥、干裂患者涂石蠟油以改善不適,對口腔黏膜出現(xiàn)水腫、潰瘍或充血等情況的患者,應協(xié)助患者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忌食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免造成口腔黏膜損傷及感染,對口腔黏膜損傷嚴重的患者可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以促進黏膜恢復,降低感染機會。
1.2.3控制感染:保持病房干凈整潔,每天應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50~60 min, 嚴格執(zhí)行ICU病房探訪制度;安置床位時應注意將感染患者與非感染患者分開安排;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對化療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白細胞計數(shù)(WBC), 當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WBC)<3.0×109時,應停止化療,當白細胞計數(shù)(WBC)<1.0×109時應將患者安排進入保護性隔離房間[8],化療結(jié)束后48 h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維持粒細胞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nèi),必要時給予靜脈輸入白細胞懸液或者新鮮全血以增加患者免疫力;一旦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患者,應做藥敏試驗及病原學診斷,根據(jù)結(jié)果選擇合理有效的抗菌藥物[9],對因感染導致死亡的患者應注意做好終末消毒。因ICU患者病情較重,患者臥床時間較長,應協(xié)助患者每2 h翻身1次,鼓勵患者主動咳嗽咳痰,對無法主動咳痰或咳痰無效的患者,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指導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或協(xié)助患者拍背咳痰,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化痰藥物或進行超聲霧化吸入治療,以上措施均無法促進患者排痰,可采用電動吸痰。
1.2.4心理護理:因ICU患者病情較重,而且老年肺癌患者因機體退化及疾病影響,患者存在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障礙,同時由于ICU病房探視制度較嚴格,家屬不能隨時陪伴在其身邊,患者常表現(xiàn)出孤獨、悲觀等反應,這些不良心理反應導致患者性格冷淡或暴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不配合態(tài)度,嚴重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與患者積極溝通、交談,認真耐心傾聽患者,安慰患者,語言親切和藹,態(tài)度誠懇細心,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給與滿意回復,對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正確引導,減輕患者痛苦,使患者感到舒心、溫暖,積極配合醫(yī)生接受檢查及治療,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陪同患者度過難關。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將檢驗標準設為a=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1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總發(fā)生率為10%; 對照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8例,總發(fā)生率36.67%, 觀察組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12.88±5.46) d, 對照組(18.92±6.73) d, 觀察組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癌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是肺癌患者常見并發(fā)癥[10],由于放療、化療以及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同時治療的副作用以及腫瘤細胞消退、壞死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毒素物質(zhì)堆積,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ICU患者病情危重?;颊叨嘈栝L期臥床,導致住院期間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概率升高,肺癌患者一旦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若不及時控制,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對ICU老年肺癌患者實施有效合理的防護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并發(fā)呼吸道感染的概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預后,對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水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1]王向東, 楊林東, 梁玉河, 等. 青年與老年肺癌患者臨床特征及其治療與預后的差異性研究[J].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4, 10(27): 994-996.
[2]陳靈駿. 加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療重癥呼吸道感染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10, 10(29): 581-582.
[3]Feng, S. , Chen, R. , Lin. Nasopharyngeal cancer detection based on blood plasma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J].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rofessional Involved with Research,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Biosensers and Related Devices, 2010, 11(11): 1186-1188.
[4]陳國強, 紀勇, 黃斌, 等. 食管癌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 東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0, 6(18): 161-163.
[5]Watanbe A, Nakai Y, Saito J.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spiratory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cer patients[J]. Nippon Kyobu Shikkan Gakkai Zasshi Japa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s, 2010, 30(7): 1366-1368.
[6]李然, 孫艷, 王睿, 等. 222例小細胞肺癌病例分析及合并感染危險因素和抗菌藥物應用調(diào)查[J].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 2010, 1(8): 1211-1214.
[7]涂健銘, 丘熙廉, 許向東, 等. 低白蛋白血癥對住院老年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J]. 醫(yī)學綜述, 2012, 8(61): 472-474.
[8]Spichiger E, Miller Frühlich C, Denhaerynck K. Prevalence of symptoms, with a focus on fatigue, and changes of symptoms over three months in outpatients receiving cancer chemotherapy[J]. Swiss Medical Weekly 2011, 8(141): 855-857.
[9]姜家艷, 羅玉華, 謝壽梅. 老年肺癌患者術后心肺并發(fā)癥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1(16): 743-745.
[10]楊英, 林麗, 張體新, 等. 護理干預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患者不良反應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1, 36(48): 1526-1528.
2016-04-10
R 473.5
A
1672-2353(2016)18-177-02DOI: 10.7619/jcmp.20161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