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蒙立 張林林
推進警務機制改革打造基層警務品牌
——河北省石家莊市綜合警務服務站高效運行5周年
文/閆蒙立 張林林
改革由時代需要而推進,創(chuàng)新由問題倒逼而產(chǎn)生。隨著河北省石家莊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和社會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給公安機關在打擊違法犯罪和創(chuàng)新服務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孫瑞彬上任伊始,就到市公安局視察調(diào)研,提出了“用警于街、震懾犯罪、服務百姓,打造全國最平安省會城市”的工作思路。2011年初,經(jīng)過中共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廣泛論證,決定啟動警務改革,將市區(qū)劃分為110個網(wǎng)格,在網(wǎng)格顯要位置建立了110座綜合警務服務站。
“務必把這件老百姓稱贊的事情辦好。”孫瑞彬書記在綜合警務服務站規(guī)劃建設初期反復叮囑。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大力支持和各級各部門領導的身體力行,為此次警務改革注入了強大動力。財政多方籌措9000萬建設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市編辦一次性解決全部編制并配齊440個科級職數(shù),規(guī)劃、城建、園林、電力等部門一路綠燈審批,市公安局從多警種選調(diào)了2640名優(yōu)秀民警和警輔充實綜合警務服務站,確保110個綜合警務服務站僅用了90天時間就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
作為全國首創(chuàng)的警務改革,沒有成功經(jīng)驗可循。為確保改革成功,石家莊市公安局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反復論證,確立了綜合警務服務站“警務綜合化、警力街面化、工作全時化、覆蓋網(wǎng)格化、服務便捷化”五項改革目標,確立了“反恐應急、接警處警、治安巡控、救助群眾、交通管理、窗口服務、法制宣傳”七大職能,并結合實際,推出了為群眾指路、失物招領、發(fā)放便民愛心傘、提供修車打氣工具、免費供應飲用水和急救藥品等基本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深受各界群眾的歡迎。五年來,先后為群眾指路60余萬人次,通過失物招領網(wǎng)幫助群眾找回丟失物品17785件,發(fā)放便民傘5013人次。
石家莊警務改革的序幕業(yè)已拉開,綜合警務服務站一經(jīng)亮相就備受關注。中央、省市各級領導紛紛蒞臨指導,多家國家級新聞媒體進行了大篇幅、長跨度的持續(xù)跟蹤報道。北京、天津、新疆、西藏、廣西、浙江、江西、武漢等30余省、市的政法機關和兄弟單位更是先后到石家莊市考察學習。北京、武漢、拉薩等十多個大中城市更是仿效石家莊市相繼建成了具有石家莊改革基因的警務站。
然而要檢驗改革的成敗,真正讓群眾滿意,就必須要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享受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
永遠平安是群眾的心愿,就要在推進改革中全力提升群眾的安全感。作為全市公安機關最基層的綜合性戰(zhàn)斗實體,市公安局充分發(fā)揮綜合警務服務站“屯警于街發(fā)現(xiàn)早、動態(tài)備勤反應快、全天值守無縫隙”的優(yōu)勢,著力打造打擊犯罪、反恐處突的“第一梯隊、第一防線”。通過采取網(wǎng)格化、動態(tài)化的接處警模式,構建了以綜合警務服務站為基點,輻射周邊兩平方公里的“出警圈、巡邏圈、防控圈”,出警速度較之以前的15分鐘縮短至3到5分鐘。通過警力下沉,全市22.7%的警力下沉至綜合警務服務站,街面常態(tài)化巡邏警力由原來的240名增加到了660名,有效地擠壓了犯罪空間,震懾了犯罪分子。通過建立多警聯(lián)動的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實現(xiàn)了綜合警務服務站與派出所、警務室和武裝巡邏力量的無縫銜接、高效協(xié)同,先后成功處置各類警情近120萬起,調(diào)處各類矛盾糾紛35萬余起,直接抓獲違法犯罪分子6580名、網(wǎng)上逃犯1200余名,主城區(qū)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6%,街面“兩搶”案件逐年遞減,年均降幅超過16%。
便捷服務是群眾期盼,就要在推進改革中全力提升為民服務的滿意度。作為全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點項目,市公安局始終把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作為創(chuàng)新目標,不斷拓展完善警務站的便民利民舉措,并于2014年,主動施為,大膽創(chuàng)新,簡政放權,將地市級公安機關戶政、交管、出入境等與群眾最為密切相關的行政事權最大限度地前移至警務站,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目前,全市所有警務站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交通違法行為查詢、監(jiān)控記錄小型機動車(9座以下)交通違法、POS機罰款繳納,60周歲以上人員駕駛本審驗,機動車、駕駛人郵寄地址、聯(lián)系電話信息變更備案,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在56個指定警務站實現(xiàn)了辦理轄區(qū)新出生嬰兒入戶申報登記、死亡戶口注銷登記、戶口的移入登記、出入境業(yè)務的宣傳、咨詢和有關表格領取、犬只準養(yǎng)證申報和年檢等警務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最大限度為人民群眾辦理各類窗口業(yè)務提供熱情周到、快捷便利的服務。先后辦理或者協(xié)助辦理各類證照12516個,接受戶政、交管、出入境等有關咨詢107215人次,快速處置各類交通事故66200余起。
作為全市27件為民實事之一,作為全國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典型單位,市公安局充分發(fā)揮綜合警務服務站“在民身邊、與民為鄰”的優(yōu)勢,結合轄區(qū)特點,推出了一大批便民利民延伸服務舉措,幫助群眾解決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急事難事。他們中有在全國出彩、全省拔萃的視被拐少女如親生女兒的全國最美警察馮志宏;在網(wǎng)上開通微博及時發(fā)布警情提醒、便民信息的“感動省城”楷模呂建江;將群眾散落馬路的現(xiàn)金逐一拾起的市民模范林叢超;下班途中勇救輕生女子的見義勇為標兵馬超;更有兜里常備幾張10元錢隨時救助遇困群眾的“10元帝”楊宏偉;駕警車10余次護送“斷指男”“窒息嬰”“燒傷姐”“難產(chǎn)媽”“垂危弟”等重傷員及時入院的“接力哥”洪墩尚;為方便周邊群眾出行求醫(yī)、繳費辦事而自費制作《省二院警務站群眾服務指南》的“百事通”劉希昌等。他們用真情付出和無私奉獻,讓公安機關從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石家莊市第7次入選全國幸福之城,而一場匯集全國學者、智庫解讀石家莊幸福密碼的高層論壇也同期召開,與會專家緊緊圍繞惠及民生的三大主線,層層解密,探尋石家莊的幸福之源。其中唯一的貫穿于7次全國幸福之城評選、備受全國專家學者贊譽和肯定的主線,就是石家莊市公安局已經(jīng)高效運行5年的綜合警務服務站。
小小警務站,愛民大舞臺。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在石家莊考察時稱贊綜合警務服務站:“把社會管理職能與服務群眾緊密結合了起來,實現(xiàn)了近距離打擊犯罪、零距離服務百姓!”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在視察慰問警務站時更形象地把警務站比喻為“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永不打烊的服務站”。
實踐證明,石家莊市的綜合警務服務站建設,將“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工作思路、“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實現(xiàn)服務”的工作理念、“接地氣、通下情,解民憂”的工作方式融入綜合警務服務站,將綜合警務服務站打造成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工程,是省會公安機關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最好注腳,是省會公安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最好詮釋,是石家莊市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典型!
一座座警務站仿佛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時刻保護著千家萬戶的平安,連在一起又像一條條靜美的河流,處處流淌著警民魚水情深,全市綜合警務服務站的民警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誓詞,不畏艱苦,頑強拼搏,用自己的汗水、鮮血乃至生命鑄成了省會公安的第一品牌、第一窗口、第一形象。
(作者閆蒙立系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黨委委員、巡警支隊政委;張林林系巡警支隊民警)